鄭麗梅
(洛陽理工學院體育部,河南 洛陽 471023)
體育運動功能與高校和諧校園建設
鄭麗梅
(洛陽理工學院體育部,河南 洛陽 471023)
體育運動是高等院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的教學育人實踐中起著重要作用,應該加強高校校園體育設施、體育意識文化、體育行為文化的建設,重新認識和評估體育運動的功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進高校校園體育運動的開展,營造良好育人環境,促進和諧校園建設。
體育運動 功能 和諧校園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并且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在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主要任務之一,這不但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現黨的執政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大學校園是社會的特殊組成部分,其所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在當代的中國社會中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有時對中國社會及文化意識的沖擊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可以稱得上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校園內存在諸多不和諧的現象,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大學校園里的主要不和諧因素,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中存在著“重文輕武”觀念的大有人在;教師超支勞累,亞健康現象普遍等等,這些都給校園產生了不和諧的氛圍。而開展體育活動,配合高校的體育教學目標管理,創建學校師生健康的體育培養目標,對和諧校園的構建乃至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心理和諧與心理健康同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詢網絡,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從而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因此,研究和探討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和諧心理,對于建設和諧校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終極意義上說,和諧校園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處于最基礎地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和諧。
現代教育的基本價值在于教育必須以人為本,學校以人為本的中心任務是培養人、教育人,把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幫助學生成人、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根本使命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建和諧校園就是要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作為教育的目標。創建和諧校園,從根本上說應該著眼于人,堅持一切為了人,把實現人全面發展而自由發展作為建設和諧校園的根本目標,真正把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始終把學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學生的切身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為學生營造“在和諧中生活,在快樂中學習”的良好氛圍。
和諧校園說到底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心理上的和諧,大學生心理和諧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表現,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心理和諧的前提,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和諧的群體內部關系需要大學生以真誠、尊重、寬容、互助為原則,構建生活和諧、學習和諧、心理和諧的同學關系。和諧的心理氛圍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融通,建立一種互敬、互信、互助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能有效地緩解學習壓力,可以使自己生活愉快,心態平和,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良好集體的形成。
用和諧的方法培養人、培養和諧的人。學校應堅持系統性原則和整體性原則,形成心理咨詢中心、教學系統、環境系統、管理系統、自我教育相互支持,五位一體的教育機制。做到教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相結合。校風、校紀、校規已變成學校群體生活中具有心理制約作用的行為風尚,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較為一致的,符合需求的心理和行為。和諧的宿舍文化更是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加強心理和諧教育,落實心理健康普查,端正辦學方向,明確培養目標,重視學生的可塑性,運用心理定勢,并加以正確引導,才能建設一個團結、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制度文化。
學校體育的功能取決于其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特點,以及學校體育與學校其他教育的關系。作為高等教育與體育的結合,大學體育不僅是我國體育事業的基礎和重點,也是人們現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健身、健心、教育、啟智、群育、美育等功能,無時無處不在積極影響著和諧校園的建設。在運動場上,人人平等,自由競爭,公平獲勝。體育在“培養規則意識,促進社會法制觀念的形成”,對增強全社會的法律觀念和法制意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借助體育嚴格、公平競爭的規則可以營造公平競爭的校園氛圍,體育成為構建民主法制、安定有序的和諧校園的紐帶。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漸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通過體育教學讓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培養他們完美的人格,這無疑將成為新世紀我們所面對的重要的課題。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了一個明確且全面的定義:“健康是指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完美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它闡明了人的健康應包括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身體健康包括良好的發育、正常的生理機能及承擔負荷的適宜反應。校園體育運動作為一種行為即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表現形式,由它所構成的體育鍛煉過程,給予人體器官系統以一定強度、量的刺激,使得肌體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等方面發生一系列的適應性反應,從而對肌體產生積極的影響并能有效地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體育運動有助于人們的心理調節,滿足師生員工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通過各種體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鍛煉意志品質,催人奮發進取,培養集體觀念,加強組織紀律,協調人際關系,消除精神煩惱,給人帶來愉悅,使人身心得以和諧健康地發展。
體育活動是一種積極、主動地活動過程,在此過程中練習者必須組織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覺(觀察)、記憶、思維和想象。因此,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從而改善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準確性,促進人體感知能力的發展,使得大腦思維現象的靈活性、協調性、反應速度得以改善和提高。前蘇聯學者科爾加娃用電腦測驗法對出生6個星期的嬰兒進行試驗,結果表明,經常幫助嬰兒屈伸右手指活動能加速嬰兒大腦左半球語言中樞的成就。此外,體育活動還能緩解肌肉緊張和日常生活的緊張,能降低焦慮水平,緩解緊張的內在機制,改善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
體育活動在個體的體育活動中由于體育活動的內容、難度,與其他參加體育的個體接觸,不可避免地會對自己的行為、形象進行自我評價,而個體主動參加體育活動一般都會促進積極自我知覺。同時,個體參加體育活動的內容絕大多數是根據自我興趣、能力等選擇的,他們一般都能很好地勝任體育活動的內容,這有利于增強個體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體育活動中尋求到安慰和滿足。體育競賽具有激烈、緊張、對抗和競爭性強的特點,通過合理的競爭和團隊協作,在成功與失敗中不斷磨煉自己的意志、毅力和心理素質,提高人的心理適應能力,在強烈的情緒體驗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增強學生自信心。
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可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產生親近感,使個體社會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豐富和發展校園文化生活,這有利于大學生忘卻學習、生活帶來的煩惱,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并在體育活動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從而給大學生帶來心理上的益處,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際關系。通過團隊協作和團隊精神,使學生充分體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體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使他們從團結與合作中體會到戰勝困難的勇氣、力量和信心,團隊的凝聚力自然形成。
體育運動技術和運動方式的高置換率,對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積極意義。體育運動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這一動態系統的最大表現是運動技術和運動方式不斷追求最佳效用的有序進程。體育運動的參與者一般總是根據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盡快地實現,他們必須不斷地創造和改造現已使用的運動技術和運動方式,得到功能和效用的最佳。就學校體育教學而言,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項目安排上充分體現全面性和多樣化,那些在某一項目上有較好基礎而在其它方面表現較差的學生肯定不能達到教師要求的體育標準,他們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加強鍛煉,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極有助于學生逐漸形成一種樂于接受其未經歷過的生活經驗和新的思維方式與新的科學知識的心態。同時,體育比賽的瞬息萬變和環境氣氛的變化莫測,也是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競爭環境的一種模擬訓練。
在學校教育中,通過“和諧”去尋求一種秩序,使學校與社會、家庭達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發揮出“育人”的整體效應。“和諧”的基礎是人的全面發展,在促進人的身心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過程中,民族體育以其特有的功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物質上的相互滲透融合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表現得更加引人注目,人們在享受物質文化的生活同時更需要一種精神的東西來填補,對精神文化需求的趨勢會不斷被強化,而體育運動中那種特有的深層價值觀念和信仰,更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時至今日,體育運動不僅僅是一種身體運動,更是一種教育手段,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載體。在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充實體育教學內容,完善體育教育功能上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在高校中開展體育活動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大眾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而且有利于大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
[1]魯漢玲.淺談高校心理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4).
[2]劉 靜,張志民.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3(8).
[3]李 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及其提高的途徑與方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
[4]陳晚清. 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發展[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2).
[5]張力為.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5(4).
On the Fuctions of Sport and the Constrction of University Harmonious Campus
Zheng Limei
(P.E.Department,Luoyang College of Technology,Luoyang Henan 471023)
Spo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campus,plays an improtant role in university student education.So 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 instruments,sport culture,sport activities,and re-evaluate the functions of sport,and use all active facto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 university campus and form a better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sport function harmonious campus
G80-05
A
1004—5643(2010)02—0091—02
鄭麗梅(1980~),女,教師。研究方向:傳統體育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