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廷玉 耿艷芳
(山東省交通技術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4)
后沖拳技術在散手比賽中運用現狀與對策研究
尹廷玉 耿艷芳
(山東省交通技術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4)
散打是武術的對抗性項目,其中沖拳技術最為簡潔實用,為研究沖拳技術在散手比賽中的運用現狀,文章運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國散打運動員在散打比賽中運用沖拳技術的現狀,研究結果發現:我國運動員運用后沖拳次數較多,但存在與其他進攻技術的配合不平衡的問題。文章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以后散打運動的發展提供建議。
競技體育 散打 進攻技術 現狀
拳法具有速度快,有一定殺傷力的特點,因而,在實戰中有相當比例的運用。沖拳和貫拳是拳法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沖拳運用率最高。分析其主要原因:沖拳具有較大的隱蔽性且更易與其它技法組合運用,因而,在實戰中也往往有較多的戰術變化形式;尤其后沖拳,因打擊力度較大,在整個拳法中運用率最高。但后沖拳法在遠距離發動進攻時往往會受到腿法的遏制,近距離時,摔法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拳法的運用。如何提高后沖拳的利用率對取得比賽優勝有著重要意義。
2007年我國男子散打錦標賽11個級別的48名參賽運動員在1/4比賽、半決賽階段和決賽階段所參加的30場共62局的比賽場次為研究對象。
2.2.1 文獻資料法:查閱武術散打技術的書籍以及在中國期刊全文數裾庫檢索文獻。
2.2.2 專家訪談法:通過對散打教學訓練有關的研究專家進行咨詢,了解關于散打沖拳技術的知識。
2.2.3 邏輯分析法:對統計和觀察的資料進行分析。
表1 后沖拳技術的運用的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后沖拳技術的使用次數與運用率在各種拳法使用中是最高的,運用次數達到了453次,可見沖拳技術在散打比賽中是最常見的進攻技術。相反,其它拳法如抄拳、鞭拳等由于技術本身的運用特點,極易受制于腿法和摔法,因此,運用形式單調,運用率也最低。另外,沖拳技術的單一運用無論運用率還是成功率都明顯高于組合運用。這說明在目前散打比賽中沖拳技術的單一運用占有重要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后沖拳單一的動作結構相對較為簡單,更易實施;另一方面,在激烈的比賽中,單一的后沖拳技術運用更易在戰術上進行攻防轉換,也易于裁判評判。后沖拳技術的組合運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散打技術的發展水平和趨勢,但在激烈對抗中,要把后沖拳技術組合運用的到位,無疑需要更高的協調能力和扎實的基本技術,有一定運用難度,規則中規定雙方互踢互打,只要產生擊中效果,就可得分,這樣有利于后沖拳組合技術的發揮,但由于后沖拳組合技術的擊中效果在評判上明顯不如單一動作易于評判,更不用說與摔法相比了。因此,后沖拳技術的組合打法就很難有理想的分值,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運動員更多的采用消極摟抱,而不是積極運用攻擊技術,從而降低了對抗的激烈性和觀賞性,這也是影響其后沖拳組合技術運用率和成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表2可以看出,在得分時機上,后沖拳主要用于搶攻和反擊。顯然,簡潔的結構更容易發動突然襲擊,攻其不備;進行反擊時,也往往由于速度快而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見,后沖拳無論發動突然襲擊或是防守后的反擊都有一定效果。但就總體成功率而言,后沖拳的成功率不高,占整個得分次數的56.6%。究其原因,首先,雙方在比賽中都處于高度戒備狀態,由于腿法等技術的克制,單一的進攻往往很難奏效,不容易得分;其次,后沖拳由于速度和頻率較快,因而在擊打效果上不如摔法和腿法容易判定。故此,成功率較低。
表3 不同級別運動員后沖拳進攻技術綜合運用情況
從各級別散打運動員運用后沖拳技術次數來看,小級別最高,中級別次之,大級別最低。小級別無論是身體的靈敏、協調和速度等方面,還是戰術的運用上相對于大級別都有一定優勢,這樣也更有利于他們發揮出后沖拳的效果。而中級別則居于二者之間。因此,在后沖拳技術運用的數量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實際比賽中,經過多年的發展訓練,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已經比較接近,實力相差并不懸殊,因此在技術的運用次數上雖有差異,但并不過于明顯。從后沖拳技術動作的成功率來看,成功率的高低順序為:中級別、小級別和大級別。其原因在于中級別運動員除在靈敏、協調和速度能力方面與小級別基本相同外,而在力量上卻明顯優于小級別,因而在后沖拳運用擊打時比較容易產生明顯的效果;另外,中級別由于力量、速度等方面的優勢,在后沖拳擊中時更易產生明顯的響聲、振動或位移現象,更加符合清晰有效的評分標準;而大級別則由于身體的協調性相對較差,動作幅度較大,運行路線相對較長,不利于后沖拳的發揮,因此,在實戰中技術運用相對單調,尤其在與后沖拳相結合等協調性要求較高的組合運用上難度更大,成功率也最低。在同級別的對抗中,選手的優勢相對接近,因此各級別運動員在成功率上雖有差別,但并不顯著。同時,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目前各級別的技、戰術水平在總體上基本均衡發展,不同級別的運動員對后沖拳進攻技術的運用相對穩定。
表4 后沖拳與其他進攻技術組合的運用現狀
從表4可以看出,前踹腿加后沖拳的使用次數與有效率最高,使用的次數70次,有效的次數55次,成功率占78.6%。前踹腿加后沖拳的組合動作體現在力量大、速度快、適應于進攻和堵擊。前踹腿后手直拳都是走直線的動作,踹腿攻擊對方頭、軀干、下肢,直拳主要攻其頭部。對運動員來講,運用這個組合,身體的重心不會改變,還可以隨機反應,再銜接各種動作與防守。這樣才可以更為有效地發揮后沖拳的殺傷力。其次是前提膝假動作加后沖拳,使用次數65次,有效次數49次,成功率是75.4%,這個動作迷惑對方,虛實相結合,所以后沖拳才可以有更高的進攻價值。前邊腿加后手沖拳使用的次數是60次,有效次數42次,成功率70%。該動作指上打下,速度非常快,成功率較高。運動員可以運用自身的協調性盡量發揮潛在的力量。前一個動作是輕巧動作,后一個動作殺傷力大。后沖拳的這個組合也比較容易得分。后低邊腿加后沖拳使用的次數是50次,有效次數是40次,成功率是72.7%。此動作出擊要果斷,速度一定要快,適用于后沖拳的進攻。雙方拼打時,要有意使用后沖拳得分,這樣后沖拳的力量大,效果明顯,不給對方反擊的機會,而自己又能明顯得分。前手格擋加后沖拳使用的次數是38次,有效次數是25次,成功率是65.8%。此動作一般用于迎擊,待對方的動作即將出擊時,迅速出擊,前手格擋與后沖拳是同步的。這種動作具有極強的殺傷力,因為兩種力量同時相向撞擊在一起,更有利于發揮后沖拳在賽場上的作用有的運動員被對手擊暈也是這兩種力量,或者在對手緊逼自己時使用這種動作。前蹬腿加后沖拳:使用的次數28次,有效的次數15次,成功率占53.6%。該動作適合堵擊反擊,蹬腿起動快,破壞對方的動作然后進攻。
做沖拳的動作時,左腳(或右腳)蹬地轉腰送肩的同時左拳(或右拳)旋臂直線向前沖出,力達拳面。蹬地轉腰旋臂的動作要協調統一,后手沖拳完成時,從正面看,向內轉扣的后大腿應垂直于地面,這樣的蹬地才能產生最大的反作用力而傳遞拳面。
后沖拳技術進攻練習時要速度快、力量重、力點準、預兆小、方法巧。速度快是肌肉力量,是基礎,之后掌握用力的技法,這樣才能使力量和速度成正比發展。力點準才能有效地命中目標,需要在訓練中嚴抓動作規格,多打移動靶和固定靶,體會動作的準確性。預兆小即在進攻中減小動作預動,避免多余動作,打后沖拳先動步或先回收,起腿上體先后仰等。方法巧即指攻擊的時機,進攻時要尋找空當,反擊時要有很好的判斷能力。
多加強后沖拳實戰練習,從中積累經驗教訓是檢驗后沖拳訓練成果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強技術水平的有效方法。進行本隊的對抗及和高水平運動員的切磋或參加比賽都是增進技術的有效手段,應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每場比賽開始時,所謂的試探,除了看出對手的習慣動作外,主要是試探這一擊打的距離,了解對手與自己的“距離感”,如要運用后沖拳,可在移動中迷惑對手,用突發性的上步來縮短距離進行擊打。
[1]蔡翔飛,王 謙. 優秀散打運動員特長技術運用訓練的研[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1):127-128.
[2]劉勁松.加大散打肢體打擊效果的力學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1(4):71-72.
[3]于 慧.對我國48~56 kg級高水平男子散打運動員專項運動素質結構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5):122-124.
[4]汝 安,許立群.對散打比賽中無效抱纏現象的分析及判罰建議[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58):61-62.
[5]姚大為.對武術套路與散打兩種運動形式的探討[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1(6):109-112.
[6]毛國富,李 剛,余昌權.散打中下潛抱摔的量化分析及訓練模型構建[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6(6):105-107.
[7]陳志良.散打運動科學研究的基本內容[J].體育科技,1999(1).
[8]朱永光.中國武術散打職業化發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5).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Use of Chong Quan in San shou CompetitionS
Yin TingyuGen Yanfa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Transport Technology,Linyi Shandong 276004)
Sanshou is one item of Wushu,and Chong Quan is a simple and better skill in Sanshou.In order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Chongquan in Sanshou competitons,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the paper does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Chongquan application in Sanda competitions and finds out that:Chinese athletes used more Chongquan frequently,but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it is offensive imbalance with other technologies.For these problems,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Sanda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sports Sanda attack technology current situations
G85
A
1004—5643(2010)02—0051—03
1.尹廷玉(1961~),男,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管理與系統工程。2.耿艷芳(1976~),女,碩士。研究方向:體育管理與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