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軍強
(廈門大學體育部,福建 廈門 361005)
【武術發展研究】
WMA收視率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茹軍強
(廈門大學體育部,福建 廈門 361005)
文章從W M A賽事當前現狀出發,從武術文化以及傳播學的角度加以分析,運用文獻法和邏輯推理的研究方法,通過對中外武術搏擊賽事的比較,從節目質量、受眾因素和宣傳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影響W M A收視率的原因,并且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開放規則 、提高賽事流暢性和觀賞性、加強直播和穩定播出時間以及從各方面加強國學及傳統武術相關宣傳等對策,以期對中國武術職業聯賽發展有所幫助。
W M A 收視率 因素 對策
隨著WMA首賽季的結束,大眾對于中國傳統武術職業賽事也更加關注。作為一項新興的賽事,WMA的推出,不僅體現了政府和國家電視臺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心和責任,更是中國體育產業一次強強聯手的實踐創新。主辦各方都希望通過WMA的成功舉辦和推廣,重現中國武術的技擊魅力并進一步推向世界,將寶貴的中華武術文化奉獻給全人類。
WMA是一項新興的項目,在傳統武術技擊比賽的職業化以及把傳統武術與現代營銷的相結合上,可以說走出了第一步。然而其收視率卻沒有得到主辦方預期的反映?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約和影響了WMA的收視率呢?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將從不同角度對其加以剖析,并且對其發展策略進行一些探討,以期對中國傳統武術技擊擂臺化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點幫助。
2.1 概念解釋
WMA官方概念界定為:英文全稱WUSHU MASTERS ASSOCIATION,中文全稱為:中國武術職業聯賽。2008年12月30日,WMA由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發起正式宣告成立。WMA由中央電視臺體育節目中心、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獨家組織、運營和推廣,是全面揭示中國武術技擊技法的武術職業聯賽。
2.2 W M A收視率現狀
WMA首賽季比賽于2009年7月26日在黃山開賽,于2009年9月5日首賽季結束。然而觀眾對其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據賽事推廣人阮偉稱,“CCTV-5剛轉播的17場比賽平均收視率為0.3%左右”。但就此而看,遠不及之前的武林大會,所以有必要對其得失加以分析。
根據傳播學的一般理論和規律,參考中國歷史上影響較大和當前國際上比較有影響且收視率較高的武術對抗賽事資料,對影響WMA收視率的因素分析如下。
2.2.1 WMA賽事自身的節目質量對收視率的影響
作為產品的節目本身是收視的客體,實際價值與觀眾對產品的預期價值差異大小直接影響反饋和評價,進而影響收視率。所以節目質量的好壞對收視率的影響舉足輕重,從根本上說可以歸結為節目內容、節目形式和節目傳播手段三個方面。
(1)從節目內容來看,分析當前國際比較受歡迎的一些搏擊賽事不難發現,賽事的激烈性以及觀賞性成為影響節目內容和質量的主要因素。而從大眾對于WMA的質疑和評價來看,多來自于技術層面。一方面,就賽事激烈性而言,搏擊對抗比賽的激烈程度往往同其規則的開放性成正比,比如K-1、MMA、UFC等綜合格斗類賽事,其人氣指數之所以居高不下與其規則的開放性是分不開的。而WMA由于處于剛起步階段,所以其規則開放性遠不及散打、泰拳、空手道等站立格斗技,與綜合格斗類賽事的規則更不能相比,這成為影響其節目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就搏擊對抗比賽的觀賞性角度來看,其動作的明顯性以及比賽的流暢性成為影響賽事精彩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并且直接影響著非業內人士對比賽的認識。如拳擊、跆拳道和空手道比賽,其規則的開放性程度雖然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動作幅度大、美觀、比賽的流暢性好,所以尤其符合非業內人士的觀賞需求,也十分受大眾歡迎。但沒有必要為刻意迎合部分觀眾欣賞影視片的思維,而刻意夸張和突出造型的重要性。這一點在青島響虎與陜西紅狼的冠軍爭奪戰中體現最為明顯,爭議最大的是第四局董亮對陣袁彪,當時紅狼隊的董亮在形勢上一直占據優勢,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是董亮獲勝。但按照規則規定擊中對手的同時必須擺個漂亮的合乎規則的造型,因此,場面占優的董亮最終落敗。
(2)節目形式對收視率的影響也相當重要,新穎的節目形式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據江西電視臺收視分析調查顯示,40%的觀眾搜索頻道都很隨意,感覺好就收看,因而一個新奇而有特色的節目形式是獲得高收視率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一點WMA在節目形式上借鑒了當前一些較有人氣的搏擊對抗賽事,尤其是運動員出場以及頒獎等。但從文化契合角度來看,某些傳統符號與現代方式結合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比如關于比賽服裝,雖然其設計本著把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結合的目的,但許多觀眾并不認同,反饋其設計不能突出傳統武術的風格。
(3)節目傳播方式對收視率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如今,人們對體育類節目的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現場直播越來越成為人們所矚目的一種節目傳播方式,同時也成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收視率的傳播方式。這一方面,CCTV-5首次把中國傳統武術放在與意甲、NBA等西方體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再黃金時間連續直播,是傳統武術的一次契機。因此,為提高WMA的收視率,應繼續強化現場直播,并且努力擴大直播節目的范圍。
2.2.2 受眾因素的影響
受眾即觀眾是收視的主體,是消費者,所以觀眾因素是影響收視率的主體性因素和內因,包括觀眾的需求、愛好、個性、文化水平、職業、經濟收入。對于傳播者來說,受眾因素屬于不可控因素,但卻是可影響和可引導因素。本文主要從受眾構成、收視動機兩個主要因素來分析。
從受眾構成方面看,受眾群體主要為武術文化的認同者。從WMA組織者的發起意圖來看,強化和追求“文化”的意義,在WMA賽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決定性作用。這里的武術文化主要是指中國傳統武術文化;這里的認同不單單指認可,也包括受傳統武術文化影響者,不僅僅指直接與武術有關的人,也包括間接受武術文化和群體影響的人。大體上將受眾分為三類來分析:
(1)傳統武術文化認同者。這既包括主流傳統武術文化的認同者,也包括亞主流武術文化的認同者。在武術界,現代競技武術領域的一部分人對傳統武術文化是沒有認同的,而傳統武術領域的一部分人也對主流傳統文化本身不認同,而對某一亞文化持認同態度,這集中的表現在新的社會背景下,當前武術領域中的門戶觀念,然而這部分人也都屬于大概率受眾。這類受眾大多頭腦中都有一個關于傳統武術的大體概念,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傳統武術的習練者和愛好者,另外一部分人可能本身不是習練者也不是愛好者但卻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武術之鄉),還有一部分人的認識來源可能是網絡媒體和文藝作品。對傳統武術的概念和預期不同,其收視動機和評價程度必然也不同。對于博大精深的傳統武術來說,對其認識存在盲區是必然的,習練此門派武技的人可能對其他門派知之甚少,所以在觀看其他門派比賽時也屬于“外行”;而對于那些習慣于高飄美的競技套路練習者來說,他們可能更注重比賽美感的追求;隨著浪漫主義武俠小說的盛行,以及由此帶來的影視中電腦科技與武術變現形式的結合,有一部分人對傳統武術的認識還處于飛檐走壁的階段,對于這類人來說,他們可能更傾向于把直播中的情景建構到其觀念中來認識,所以難免出現失望。
(2)傳統武術文化不認同者。尤其是對傳統武術的技擊性沒有認同感的人群,他們大多是一些其他武道文化的認同者,所以大多收看時多會將傳統武術技擊比賽與其他武道項目的賽事(如泰拳、k-1、MMA等)進行比較,以進一步了解或證實其不認同。當今世界是一個十分開放的世界,那個關起門練武的時代已經過去,不同國家和民族武技的流傳速度相當快,習練中國傳統武術已經不是習武的唯一選擇,大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條件以及對武技文化的認同等綜合因素來選擇自己所要習練的武技,所以在我國,練習其他民族武道項目的人數在習武者當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就發展歷史而言,中國武術在世界武林首屈一指,但就武術的職業聯賽歷史來說,傳統武術尚處于起步階段。而與之相反,許多國外武技雖然歷史短暫,但其職業化較早,無論從賽事運營還是推廣傳播都相對比較成熟。傳統武術要推廣到全世界,首先要在國內大力推廣,要讓世界武林認同,首先要讓中國武林認同。而且WMA可能還承擔著與其他國外武技同臺對抗的使命,從這一點來說,必須朝著規則的開放性提高和技法的民族性突出這一方面發展。對于這一部分觀眾來說,就對WMA賽事的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彩的賽事和激烈的對抗是必然要求。
(3)偶然觀眾。這主要指對武術沒有多少認識,但由于偶然因素看到WMA賽事節目的人。現代電視傳媒的進步使得人們收看節目的選擇性更大,許多人往往在搜臺頻道轉換的零點幾秒時間內去選擇一檔節目,所以WMA的賽事必須保持節目連續的精彩性、震撼力和特色,這是抓住這些偶然觀眾眼球的必然要素。
2.2.3 廣告與宣傳因素的影響
廣告與宣傳一向是現代商業活動的先行官,體育賽事更是如此。在一項對影響觀眾收視廣告因素的調查中,感覺好就看的占40%,預告及宣傳片占19%,報紙的預告及評論占10%,戶外宣傳占3%,別人推薦占8%,習慣收看某一頻道的占15%。如此看來,除節目質量以外,宣傳因素是觀眾收看節目的重要作用。相比于之前的武林大會,WMA的前期宣傳和廣告就顯得不足,同為國家核心體育頻道的節目,二者宣傳上的差別就在于前者利用了傳統武術門派多樣性和各門派武術文化多樣性和特殊性的特點,加之每周高頻率的循環播出,所以在“開播三個月即成為CCTV5晚間收視擂主”。相較前者,后者在失去了前者的第一優勢之后,在節目播出頻率上也略有不足。
2.3 對策
針對以上分析,為進一步推廣中國傳統武術以及武術產業,提高WMA的收視率,本文做出以下幾點建議和分析:
2.3.1 進一步提高節目質量,尤其是賽事水平,是提高收視率的基礎和關鍵
(1)提高節目內容即賽事水平,是提高收視率得基礎。關于觀眾預期,建議做一次比較深入廣泛的市場調查。從首賽季,大眾對于WMA的質疑和評價來看,多來自于技術層面。應充分發揮武術門派眾多的優勢,重新建構賽事的基本技術是當務之急。鼓勵(而非限制)使用不同門派技法,放開把武術技法圈定在某些特定門派30招技法的限制,還原一個真實的武林。規則開放性,可以通過放開頭部攻擊或戴上護頭獲得。提倡使用中國武術特有的一些技擊技術尤其是點打手法,中國武術門派眾多、技擊風格迥異,如果運動員的水平足以展示本門派的技法特點,則本身就為一大亮點。可以戴上分指手套,去掉護甲來展現。尤其是護具方面,去掉護具是職業搏擊的必然,也是今后WMA與其他職業搏擊對抗的基本前提。
(2)豐富節目形式,凸顯文化特色。表現形式上,甚至包括產業的經營理念均可以借鑒k-1。k-1把搏擊對抗比賽以演唱會的現代模式呈現,突出表現運動員的個人要素。在這一方面WMA可以多加入更多的傳統特色文化元素,即以傳統文化的內容借助現代傳媒和表現手段,從文化契合角度把傳統符號與現代方式結合得恰到好處,這也是取得觀眾文化認同和突出中國文化特色的保證。關于比賽服裝,也是觀眾反響較大的一個元素。建議對首賽季運動員“跤服”式風格再次進行改進,突出傳統武術的風格。關于這一點有兩點建議:一是如果仍然走統一服裝的道路,則可以傳統武術特征為主要和根本前提,再強調結合,服裝初評由武術專業人士確定幾類,再評則從選定的幾類中由大眾投票最終確定。第二,WMA對參加比賽運動員的門派歸屬進行分類,然后設計幾類具有門派特色的服裝,運動員可以著本門派服裝出場——這也可以加強運動員的門派觀念以及促進門派武術的發展。
(3)節目傳播方式上仍然走直播道路,盡量選擇黃金時間播出,一旦確定,應穩定節目播出時間,以利于建立觀眾的收視習慣和收視生物鐘;在提高節目質量的基礎上加強節目播出頻數,對經典賽事進行重播。
2.3.2提高受眾的認同感
做好前期包括收視動機、收視偏好、觀眾預期等在內的市場調查;在大眾對于傳統武術的文化認同方面,應加強傳統文化、傳統武術文化、傳統武術知識的傳播,除賽事表現外充分調動傳統武術的其他如健身、防衛等功能,也是加強觀眾文化認同的具體手段。即提高大眾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武術文化的認同,以提高大眾關注率,從而提高收視率。
2.3.3 加大廣告宣傳
應充分利用CCTV-5的優勢資源,做好電視宣傳片,利用新聞等收視率較高的媒介和個別欄目不失時機地做好宣傳,加強報紙和網絡宣傳等直接宣傳,以及充分發揮實體廣告作用;聯系受眾文化認同和預期,推出傳統武術健身和防身等相關的培訓類節目,既增加了參與型收視人群,從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真正推動傳統武術為大眾服務的目的。
(1)提高WMA賽事的節目質量和賽事水平,豐富節目形式要借助現代表現手法來彰顯傳統文化特色,強化直播、選擇黃金時間并且穩定播出時間。
(2)做好前期市場調查,加強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武術文化的普及和傳播,多向引導觀眾的民族傳統文化認同感。
(3)充分利用網絡和媒體資源優勢,借助各種渠道不失時機地做好長期傳統武術普及宣傳及賽事前期宣傳。
[1]李林娜.影響收視率的因素及對策[J].新聞窗,2006(3):60.
[2]王 崗.WMA:中國真正的體育賽事產業起航[J].環球體育市場,2009(5):44-45.
[3]王海崖,馮微微.收視率在電視媒體中的作用及受影響因素[J].視聽縱橫,2003(5):41-42.
[4]李嶺濤.影響觀眾收視行為的因素[J].廣播電視信息,2007(8):58-60.
[5]王 崗.WMA 的文化意義[J].搏擊·武術科學,2009(8):1.
On the Audience Rating of WM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Ru Junqiang
(P.E.Department of Shanmen University,Shamen Fujian 361005)
From the current condtions of WMA competitions,from the view of Wushu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the paper does the comparasion between WMA competitions and other Wushu competitions from three aspects:prgram quality,audience and communication,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o fi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WMA audience rating,and the paper puts for 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opening the rules to improve the fluence and enjoyment of WMA competitions,enhancing live program broadcasting and fixing the program time,enhancing the relevant publication on traditional Wushu and Chines culture,for the purpose of offering some help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Wushu Professional Tournament.
WMA audience rat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G85
A
1004—5643(2010)03—0013—03
茹軍強(1 9 8 2~),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