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捎錢突遭搶劫賠不賠
秦中彥和秦金岑都是河南南陽鎮平縣彭營鄉秦營村農民。2008年5月20日,他們和同村的7個人一起到天津打工,因秦金岑要返鄉收麥,其他幾人就托其把工錢捎回老家。揣著1.84萬元現金(含他自己的工錢5000元),秦金岑坐上返鄉的客車,卻不料遭遇搶劫,所帶現金全部被搶走,案件至今未破。
從工錢被搶到2009年底,秦金岑想盡辦法償還了所捎工錢的一半,余下的不愿再還。“我幫鄉親們捎錢完全是出于好心,這些錢被劫匪搶走,我自己也是受害人,風險應當共同承擔。”同鄉們卻認為:“他答應捎錢,就有責任保管好,咋能讓我們遭受損失?”如果秦金岑再不還錢,他們就要提起民事訴訟。
律師認為,秦金岑捎錢時沒有收取費用,所捎工錢也沒有被自己占有,在這一事件中屬于無過錯。但秦金岑答應幫大家捎錢,對錢的被搶負有償還責任。當前情況下,秦金岑應當把大家的工錢先墊出來,待公安機關破案后,另行向搶劫人追要。秦金岑和幾名農民工之間,不是親屬即為同鄉,關系比較特殊,他們之間的糾紛完全可以通過民間調解組織來解決。建議可先由秦金岑歸還一大部分,其他人放棄一部分。如果案件不破,其他人的一小部分損失就別再要了;如果案件告破,事后再把這部分損失補上。“捎錢時,農民工之間既不打收條也不立字據,秦金岑主動承認了捎錢的事實,說明秦金岑為人誠實,其他人主動承擔點損失也是對他的安慰。”
(據《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