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強
(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網絡計劃技術是現代管理學科中比較盛行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網絡計劃方法的核心是:它提供了一種描述計劃任務中各項活動相互間(工藝或組織)邏輯關系的圖解模型——網絡圖。利用這種圖解模型和有關的計算方法,可以看清計劃任務的全局,分析其規律,以便揭示矛盾,抓住關鍵,并用科學的方法調整計劃安排,從而找出最好的計劃方案。
網絡計劃技術是工程項目進度控制的基本手段。在建設工程中,網絡計劃技術主要用來編制建設工程施工企業的生產計劃和工程施工的進度計劃,并對計劃進行優化、調整和控制,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一般來說,網絡計劃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如下特點:網絡計劃技術中各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非常嚴格;網絡計劃技術是控制工期的有效工具,它所提供的時間參數是動態的計劃概念,網絡計劃技術能適應施工條件的變化;應用網絡計劃技術,可以集中精力抓住關鍵工作,就能對計劃的實施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監督;應用網絡計劃技術可以對計劃方案進行優化,得到最優的計劃方案;網絡圖的使用,使計劃變的更具科學性。
單純從網絡計劃技術本身來看。可以說,目前我國網絡計劃技術在理論水平與應用方面同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無幾。但我國由于歷史的原因,施工企業的發展基礎薄弱,職工的知識結構不夠完善,因而,網絡計劃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計劃執行中的監督、控制及跟蹤調整方面,較少落在實處,基本停留在計劃編制上,對執行中的管理抓得很不得力,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企業對實施網絡計劃管理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基本上停留在網絡計劃的編制上,主要作用是應付工程項目的招投標。中標后,按網絡計劃進行控制時,對監督與控制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當進度計劃產生偏差需調整時,又缺少有效的技術管理措施,使計劃停留在按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上,而且很多都靠經驗來完成。
2.2 企業技術管理人員根據擬定的施工方法編制出的網絡圖,往往只能反映整個項目中各道工序之問相互邏輯關系,而對完成承包任務中每項工作所需的持續時間,或者說確定一個合理、經濟的作業時間的估算較馬虎,有的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執行起來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偏差較大,使網絡計劃難以實施,使計劃失去了應有的作用。由于編制深度的不夠,網絡計劃優化就更談不上了。
2.3 企業技術管理人員在進度控制現場跟蹤檢查隨意性比較大,進度數據收集不全面、不完整;進度數據的整理、統計、加工、分析能力差,甚至無專人負責管理。企業缺乏高素質、有經驗的技術管理人員,對網絡計劃技術知識掌握不系統,有的認為網絡計劃的編制過于復雜,不易被掌握和應用,僅依賴于橫道圖管理。
在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的三大控制中(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過程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的進度控制中,涉及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是施工過程階段的進度控制。它不僅涉及工程項目施工的總包與分包單位,材料物資供應部門,設計、建設單位相互協調與配合,而且影響到各單位部門的最終利益的實現。因此施工階段進度控制是建設工程項目進度控制的關鍵。其主要工作內容有以下幾點。
3.1 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的跟蹤檢查。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進度控制工作人員要及時通過基層作業施工進度報表,親臨施工現場檢查實際施工進度,召開現場施工分析會,隨時了解并通報實際施工進度情況。
3.2 收集、整理、統計有關施工進度數據。數據報表一定要全面系統,并加以分析、整理、統計,形成真實有效、能正確反映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相比較的數據資料。
3.3 分析對比,找出工期偏差的原因及對總工期和后續工作的影響程度。影響施工進度的要素眾多,施工條件的變化、施工技術上的失誤、施工組織管理不力、經濟上的糾紛、意外事件的出現等因素,都會影響施工進度,要加以分析對比,找出主要影響因素進行調整。
3.4 分析是否確需進行計劃調整。從施工工期控制角度來說,工作的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超前是有利的,所以進度控制重點是工程進度發生延遲時是否需要進行調整。當然,施工進度提前太多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會影響到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也必須進行適當的調整。
3.5 施工進度調整措施。明確了必須進行施工進度調整內容之后,就應確定在哪些后續工作上采取調整措施。技術上措施主要有:改進施工工藝,縮短施工工藝之間的技術間歇時間;選用先進的施工方法,縮短施工工作時間;采取先進施工機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等。組織上措施主要有:合理劃分施工段,增加施工班組;采取流水施工、立體交叉作業,以充分利用空間爭取時間;另外,也可提高獎金額度,開展勞動競賽來縮短工期。
4.1 遵循建設項目進度控制的原則
進度控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①在保證合同中規定的質量等級和安全生產前提下,進行目標進度控制。②采用動態控制的方法,對工程進度進行主動控制。③在搶工程進度時,不得有損工程質量并保證施工安全。以這樣的原則,保證永不發生工程拖期的施工進度管理。
4.2 保證工期的合理性
進度控制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工期目標,而進度控制的依據又在于工期目標的可行性,即工期的合理性。有經驗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總期望遵循客觀規律,按照網絡計劃科學有序地組織施工。因此,在招投標階段,在簽訂工期承包合同時,應當以科學求實的態度,以現行的工期定額為基礎,綜合分析現場的自然條件和其他環境條件,充分預計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確定一個合理的工期目標,為進度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
4.3 提高網絡計劃編制的技術含量
網絡計劃的編制與實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礎之上的,在編制網絡計劃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是:①要求網絡計劃的編制者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最好能既懂技術又懂管理。②在編制網絡計劃時,要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工作內容及所需周期,切忌主觀臆斷、粗心大意。③在編制網絡計劃時,要綜合平衡各種要素,采用平行交叉作業等方法來縮短工期。
4.4 實施工程進度動態控制
工程項目進度控制方法是把合同工期目標層層分解,以控制循環理論為指導,經常進行目標值與實際值比較和分析,不斷采取措施實行進度動態調整,并協調參加單位之間的進度關系。當出現進度偏差時,糾正措施之一是,在現行網絡計劃范圍內修正輸入,如重新安排資源,重新配置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等,以使工程進展滿足計劃目標。糾正措施之二是,重新修訂一個從現狀到工程項目竣工的新的網絡計劃,并估算所需的各種資源以及重新安排投資,對這個新的網絡計劃還要不斷進行優化,以保證實現所期望的工程目標與進度。
4.5 加強工程監理審核監督制度
監理工程師在審核施工企業的網絡進度計劃時,首先必須基于施工合同,視其是否滿足合同對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二是看施工企業提交的網絡計劃是否根據其已經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法)編制而成。如果沒有合理施工組織方案,則很難對進度計劃中各施工工序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審查。
[1]霍宗浩.網絡計劃技術在建設項目進度控制中的應用.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2]朱平.網絡計劃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研究.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第7期.
[3]俞宗衛,屈江等.網絡計劃技術在施工項目管理中應用問題的討論.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第5期.
[4]張國瑞,張光碧.水電站建筑安裝工程中網絡計劃技術的應用.四川水力發電,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