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麗
(山西洪洞供電支公司,山西 洪洞 031600)
1實施功率因數(shù)提高與無功補償減少線損。及時調整配電線路的功率因數(shù),實現(xiàn)電容器自動補償與隨器、隨機、分散就地補償相結合,提高功率因數(shù)和改變電壓質量,提高配變供電能力和設備出力,降低電能損失,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10kV線路無功補償裝置應選擇距離線路前端三分之二位置處安裝,經過實際測算和運行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對比分析,這樣才真正起到補償效果,達到預期目標。選擇無功補償裝置時,要首先考慮質量好、科技含量高、自動投切及時,反應靈敏的尖端產品。
合理進行無功補償。合理裝設無功補償裝置,解決無功損耗,采用集中和分散安裝,使無功負荷盡量就地平衡,功率因數(shù)達到國家規(guī)定值。特別是要加強用戶無功和低壓無功補償?shù)墓芾恚瑖栏駡?zhí)行力率調整電費政策,充分利用力率調整電費這一經濟杠桿作用,鼓勵用戶加大對無功的投入。安裝在配電線路上的電容器數(shù)目及位置,要按照最優(yōu)網損原則計算。二次變電所容量較小,配電網多呈放射狀,無功潮流往往匯集于二次變的低壓母線,在二次變電所集中進行補償有利于減少無功損耗及前段線路的無功負荷和無功損耗,可以彌補用戶及配電線路上分散安裝電容器之不足。在二次變電所集中補償也便于電容器的投切及管理,一般補償容量按主變容量的30%左右考慮,在變電所負荷很輕時,則可以先按負荷的30%裝設補償容量,但應考慮隨負荷增長而增裝補償設備的可能。
保持低壓三相負荷基本平衡。在低壓電網中,由于各種單相負載的接入,三相負荷往往很不平衡,這將使變壓器和低壓線路中產生的損耗大大增加。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三相負載不對稱造成的變壓器和線路的損耗比對稱運行要高得多,運行極不經濟。一般要求配電變壓器出口三相負荷電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壓干線及主要支線始端的三相電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所以定期地進行三相負荷的測定和調整工作,使變壓器三相電流接近平衡,同時低壓的零線電流也要接近零,這是無需任何投資且是十分有效的降損措施。
2加強無功表計安裝管理和電費抄表、核算管理
2.1 未加裝無功表的老用戶要重新加裝,進行功率因數(shù)考核,刺激用戶主動加裝無功補償設備,提高功率因數(shù)。
2.2 新增用戶必須加裝無功表,進行考核,保證無功設備的投運率和可用率。
2.3 嚴格考核抄表、核算人員的工作質量,做到有表必抄,抄表必算,保證功率因數(shù)調整電費的有效執(zhí)行。不能任意提前或推后抄表日期,以致造成當月電量的少抄或多抄,直接影響線損率的增高或降低,造成虛假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一是切實提高抄表的實抄率和正確率,力求達到100%,盡量杜絕錯抄、估抄、漏抄和錯視倍率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二是盡量爭取合理計量,對高供低計的客戶,應按規(guī)定逐月計量,加收客戶專用配變的銅損和鐵損,做到合理計算,公平交易。三是盡量嚴格審核分析,按照抄表卡上的抄見電量,對客戶特別是大客戶的相鄰月份和同期月份用電量進行審核、分析和對比,及時發(fā)現(xiàn)并查明客戶用電量升降異常的現(xiàn)象及主要原因,及時補救,減少差錯。
3建立無功電壓目標管理、考核激勵機制。根據(jù)無功電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健全無功電壓管理工作機制,成立無功電壓管理領導小組,各個相關部門都有相應的無功電壓管理專(兼)責,形成無功電壓管理網絡。把無功電壓管理作為公司長期的工作重點來抓,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二是將各供電所的無功電壓管理同供電量、售電量、售電均價、電費回收、安全生產、精神文明等指標進行掛鉤,參照經營指標進行百分制量化,簽訂合同書,實行目標管理,對各項指標按月考核、按季抽查、半年進行一次考核兌現(xiàn)。三是建立了激勵機制,對無功電壓管理較好的專(兼)責,按照無功電壓管理的好壞給予數(shù)額的獎勵。
4開展專業(yè)培訓,搞好技術交流。結合工作崗位,依據(jù)培訓教材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對象,對各部門的無功電壓專(兼)責開展無功電壓的專業(yè)知識培訓,使其了解無功電壓的專業(yè)知識,并在工作中熟練運用。為斷加強無功電壓專業(yè)管理的技術交流活動,總結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新經驗,積極開展技術革新活動。
5大量采用有載調壓設備可以在不同的負荷情況下合理地調整電網的運行電壓,提高電網電壓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網的無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發(fā)電機端口電壓,提高用戶功率因數(shù),采用無功補償裝置等。在無功平衡的前提下調整變壓器的分接頭。在10kV配電網中,由于空載損耗約占總損耗的50%~80%,特別是在深夜時,因負荷低,則空載損耗的比例更大,所以應根據(jù)用戶對電壓偏移的要求,適當降低電壓運行。對于低壓電網其空載損耗很少,宜提高運行電壓。
6在負荷功率不變的條件下,電網元件中的負荷損耗部分隨電壓等級的提高而減少,提高電網電壓,通過電網元件的電流將相應減小,負載損耗也隨之降低。升壓是降低線損很有效的措施。升壓改造可以與舊電網的改造結合進行,減少電壓等級,減少重復的變電容量,簡化電力網的接線,適應負荷增長的需要,以顯著降低電力網的線損。
7確保設備經濟運行。供電設備的經濟運行是降低線損增加企業(yè)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經濟運行是指設備的最佳運行狀態(tài),即在這種運行狀態(tài)下能夠產生最佳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說要設法盡可能地減少有功、無功損失。供電設備的經濟運行包括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一是電力調度中心要以調出效益、降低線損當準則,準確掌握負荷的變化情況,制定科學經濟的電力運行方案。同時在電力設備需要維護檢修時要統(tǒng)一合理安排,盡量避開用電高峰,盡量減少停電次數(shù)和停電時間,以此來減少損失、增加供電量。二是變電所的變電運行人員,要及時掌握變電設備和線路的負荷變化以及功率因數(shù)高低情況,合理投切電容器,盡量使設備處于經濟運行狀態(tài)。三是供電所的管理人員,要對每個配電臺區(qū)進行經常巡查,特別是對那些野外抗旱變壓器,一旦抗旱結束要立即停運,防止空載運行。四是對那些“大馬拉小車”的變壓器要及時更換,不要因容量的不合理配置而加大電能的無效損耗。
8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管理人員和用戶對無功的重視程度,使無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軌。對于供電企業(yè)來說,應把線損管理當作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領導,迅速健全管理網絡,除堅持那些行之有效的常規(guī)管理辦法外,還應成立線損監(jiān)督辦公室之類的專門組織機構,抽調業(yè)務骨干人員,實施跟蹤管理和實時管理,對各供電所線損管理情況的真實性以及工作中的存在問題及時檢查監(jiān)督,使線損工作在管理層的管理更加高效、正規(guī)與有序。
總之,降低損耗是降低電網供電成本的直接途徑。合理選擇降低線損的措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供電企業(yè)除了采取以上切實可行的措施外,還應根據(jù)電網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本地電網的降損措施,切實把線損管理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無功補償崗位培訓教材》.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6.
[2]《無功電壓與優(yōu)化技術問答》.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