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勝
新疆工業經濟學校,新疆烏魯木齊 830013
影響顆粒飼料質量的因素分析
沈茂勝
新疆工業經濟學校,新疆烏魯木齊 830013
顆粒飼料可提高畜禽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其加工過程還可消除抗營養物質,從而提高營養物質的消化率。本文具體分析了影響顆粒飼料質量的各種因素,以期對顆粒飼料生產有所裨益。
顆粒飼料;質量;因素
飼料是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的間接食品,飼料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畜牧業健康發展,也關系到人類的身體健康。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產品安全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而飼料安全是影響畜產品安全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近年來因飼料安全問題引起的畜產品的中毒事件不斷發生,如英國的“瘋牛病”、比利時的“二惡英”污染事件,已對人體構成威脅,因飼料添加藥物的殘留引起的畜產品出口受阻,給人體的生理機能造成損害和污染環境等惡果屢見不鮮。飼料的安全衛生與畜產品安全、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飼料安全是人類健康的需要,是促進養殖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養殖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對飼料產品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現代養殖業的發展是建立在品種、飼料和疾病防疫三大領域的科技進步基礎之上,養殖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是優良品種、優質飼料、舒適環境及疾病防疫水平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結果。飼料要跟上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就必須要提高產品質量。在各種飼料中,顆粒飼料應用較為廣泛,如何提高顆粒飼料的質量成為飼料生產地重要內容。因此,文章針對影響顆粒飼料生產地各種因素進行分析。
原料品質對飼料質量的影響極大。原料特性大多取決于飼料配方技術,配方中含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礦物質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分別為:60%~70%、20%~25%、3%~5%、1%~2%。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是主要組成成分,也是影響飼料質量的主要因素。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土壤類型繁多,氣候差異較大,即使是同一種飼料,由于產地、品種、加工方法和質量等級不同,其營養成份含量也有差異。如同是玉米,產地、品種、等級不同,它們中的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的含量也干差萬別。要選用效價高、穩定性好、劑型符合配合飼料生產要求的產品使用,因此,配方設計時一定注意原料的養分含量的取值,盡量讓原料的營養含量取值相對合理或接近,使配制的飼料達到既能充分滿足動物的生理需要,又能生產出符合產品質量標準.同時也不浪費飼料原料的要求。
蛋白質含量是決定顆粒飼料質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配方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時,較易于制粒,顆粒質量也好,因為蛋白質受熱后可塑性增大,使制粒產量提高、質量好。但當配方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時,制粒效果下降。蛋雞30%的濃縮料(除去能量飼料)進行制粒加工,其蛋白質含量在35%以上,由于該配方中淀粉含量降低,粗纖維含量在12%以上,因而其吸收蒸汽的能力嚴重下降,飼料調質溫度僅為50~60℃,顆粒質量也會嚴重下降。
飼料中纖維素含量不宜超過10%,因為纖維自身的粘結力差,若含量多,致使飼料粒子間的結合力下降,同時也影響飼料吸收蒸汽的能力,進而使飼料顆粒硬度、成型率和產量降低,制粒設備磨損嚴重。
飼料中加人適量的脂肪,則飼料通過模孔的流動性好,摩擦阻力減少,飼料易于成型,且制粒機環模磨損小,能耗低,顆粒質量好,但飼料中加入的脂肪含量過高,顆粒質量反而下降,因為油脂可使飼料粒子間的結合力下降,顆粒易碎裂,貯存也困難。當飼料中需要過量的脂肪時,可采用制粒后噴涂的方式添加。
淀粉在高溫高水分的條件下易糊化,可起到天然的粘合作用,但若在低溫和低水分的情況下,淀粉不僅不能糊化而且會產生脆性顆粒,影響顆粒質量。
一般情況下,飼料調質前的水分低于12.5%時,其吸收蒸汽的能力較強,調質溫度高,顆粒質量好。根據多年的經驗,粉狀飼料調質后水分在15.5%~17%時,效果好。按一般的規律,粉狀飼料調質時的溫度每升高10℃,水分約增加0.6%,而淀粉糊化的溫度要求在80℃,因而淀粉飼料調質前的水分不宜過高,否則其吸收蒸汽能力下降,粉狀飼料調質溫度降低,淀粉糊化和蛋白變性程度降低,飼料粒子間結合力下降,顆粒質量降低。物料水分過高,調質困難且易造成物料在環模內壁與壓輥之間打滑,導致環模堵塞,制出的顆粒也夾雜較多的粉料,一般要求調質前物料水分在13%以下。而對啤酒酵母等十分干的物料制粒前應加足夠非結合水以取得良好的顆粒耐久性。
調質就是使飼料通過具有高溫、高壓蒸氣的調質器,促使飼料中含有的蛋白質變性,增加淀粉糊化程度,改變飼料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促進淀粉轉化成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使其更利于動物的消化吸收。調質時添加蒸氣量的多少與原料的水分和生產飼料的品種有關,粉狀飼料調質后水分在15.5%~17%時效果較好,若調質后水分超過17%,飼料粒子間結合力下降,物料產生打滑,不能壓入模孔,制出的顆粒粉料多且容易造成堵機現象。添加糖蜜和尿素等原料,調質過程中不能加太多蒸氣,因為蒸氣多了,溫度也隨著增高,會產生裂痕、焦化等問題。淀粉的糊化能提高顆粒飼料質量、提高飼料的消化率,淀粉糊化的溫度要求在80℃左右,因此淀粉飼料調質前水分不宜過高,否則吸收蒸氣能力下降,一般制粒過程中淀粉的糊化度只能達到20%左右,要想進一步糊化就必須提高溫度和蒸氣壓力,特別是水產飼料要求在水中有一定的穩定性,制粒溫度在85~90℃。不同的配方都有相應的水蒸氣參數,應根據具體配方采用相應的蒸汽參數。
操作因素主要指壓輥與環模間隙調整、切刀調節、皮帶張緊度,包括蒸汽的控制、制粒機操作技巧等。
顆粒機在生產前,首先要進行壓輥調節,壓輥與環模間隙的調整是否正確,對于顆粒料的品質、制粒效率以及環模與壓輥的壽命都有很大的影響。間隙太小,則金屬與金屬相互摩擦,破壞了壓模孔的壓入角,物料很難進入模孔,減少產量,甚至發生堵塞。如果將壓輥調到離環模太遠,則會導致壓輥打滑過熱,物料焦化,物料吃不進去,堵模,甚至造成調質器堵料,影響制粒產量。壓輥與環模的最佳位置,是使得環模慢速回轉時,其最凸出點剛好輕微接觸到壓輥,之后再將壓輥逆時針些微旋轉,以實現正常運轉時壓輥似轉非轉的效果。
切刀是用來控制顆粒長度的。切刀數量通常是由制粒機壓輥個數決定的,一般制粒機有幾只壓輥,就會有幾把切刀。環模每轉動1周,一定量的物料被擠出后則被相應切刀切斷。如果產量一定,3把切刀的制粒機比2把切刀制出的顆粒要短,也就是說3壓輥制粒機要比2壓輥制粒機更有利于控制顆粒的長度,特別是在生產小粒徑的水產飼料時,優勢特別明顯。切刀的鋒利程度對顆粒的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切刀越鋒利,切口也越光整。當然,切刀刃的鋒利程度也有一個合理的極限,達到這一極限后,就很難再提高。通過改變切刀的傾斜角α的角度,顆粒料的切口更加整潔。通常傾斜角α在30°~45°為宜。
對于皮帶傳動的制粒機,要注意皮帶的張緊度,皮帶過松容易打滑,增加能量損耗,容易燒毀皮帶,過緊則電流增加,損害電機和制粒機轉子。特別是2臺電機傳動的制粒機,2臺電機皮帶要盡量一致,使2臺電機電流誤差在5%以內,確保轉子受力均勻,提高運轉穩定性。
冷卻干燥工藝直接影響著成品顆粒飼料的質量。生產中顆粒飼料的冷卻設備一般選擇逆流和對流冷卻器,顆粒飼料通過冷卻后使其溫度不高于環境溫度5℃,水分小于13%,溫度過高和水分過高都不利于儲存,易于霉變,含粉率高,硬度差。冷卻的效果跟通風量、時間和速度有關,時間太短,造成冷卻不充分。工藝設計中,必須保證顆粒飼料在冷卻器中停留一定時間,這樣才能保證顆粒內外被充分干燥,否則容易造成熱顆粒表面冷卻迅速,內部所含熱量和水分未被吸出,造成顆粒破裂,影響顆粒表面質量和成型率。一般冷卻風管中風速控制在15~20m/s,風速過大易將物料吸走,造成管道阻塞、回收困難等現象。
顆粒飼料經調質、制粒和冷卻后,會有5%左右的粉料、大顆粒和小顆粒,這些物料進入分級篩進行篩選,合格的顆粒料進入緩沖倉,粉料和不合格的顆粒料經由提升機進入儲料倉,再次經歷調質、制粒和冷卻后進行分級篩選。對不同種類的飼料,上下兩片分級篩的篩目是不同的,這就要求飼料生產者在制粒之前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嚴格按照行業標準進行分級篩的安裝與更換,以確保顆粒飼料的成品質量。
顆粒飼料的質量是以上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只有綜合考慮以上各個影響因素,顆粒飼料才會有好的質量,才能保證畜牧業朝著優質、高效、健康的方向發展。
[1]賀廣義.飼料加工工藝對畜禽生產性能的影響[J].黑河科技,2003(2):14.
[2]余汝華.原料的制粒性能對顆粒飼料制粒質量的影響[J]. 畜禽生產,2002(8):42.
[3]于華林.農作物秸稈飼料加工轉化技術推廣應用前景的研 究[J].飼草、秸稈加工機械化技術,2002(3):6-7.
[4]邢建軍.顆粒飼料加工工藝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2001,22(8):7-9.
[5]鄂淑娟.影響顆粒飼料產品質量的因素[J].飼料博覽,1997,9(6):37-38.
[6]劉沛民.提高飼料制粒質量綜述[J].江西飼料,2003 (3):23-26.
[7]謝正軍.飼料制粒新技術[J].飼料工業,2002,23(3): 7-11.
[8]阮學凡.治理方法對顆粒配合飼料質量的影響[J].糧食與飼料工業,1999(3):23-24.
[9]舒根坤.制粒前調質的重要性[J].中國飼料,1995 (12):30-31.
S87
A
1674-6708(2010)22-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