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媛,劉 戀,丁 凱
1.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2.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淺談電磁污染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汪麗媛1,劉 戀2,丁 凱2
1.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2.中國礦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從電磁污染的產生論述了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提出電磁輻射的防護措施。
電磁污染;電磁污染危害;電磁污染防護
電磁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它不僅給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電磁污染,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人們逐漸認識到電磁污染危害的嚴重性。
變化的電場和磁場交替地產生,由近及遠,并與自己的運動方向垂直的的以一定的速度在空間內傳播的過程,稱為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并不都是有害的,過量時就造成了電磁污染。它一種看不見、摸不著,難以感知的“隱形污染”。電磁輻射的危害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大類。隨著電磁技術的發展,射頻電磁場的功率成倍增加,地面電磁輻射越來越大,直接威脅人體健康的程度。
電磁污染的來源包括天然來源和人為來源。天然電磁污染來自于自然現象,如雷電、火花放電、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等,特別對一些儀器設備干擾十分明顯;人為電磁污染源包括:脈沖放電、工頻交變電磁場、射頻電磁輻射等,如廣播電視發射系統、微波發射系統、大功率電機、變壓器等。我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廣播、電視效果突然變差,幾乎都是電磁干擾造成的。
電磁輻射看不見、摸不著,產生電磁輻射的設備大都是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電器,如手機、電熱毯、電磁爐、醫療器械、電子儀器等,它們工作時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充斥著空間,如果人體長期暴露在過量輻射下,電磁輻射會大量殺死人體細胞,即為電磁輻射污染。電磁輻射污染和水質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被稱為四大環境污染。
電磁輻射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它能激活原癌基因,誘發癌癥,是造成兒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多種頻率電磁波特別是高頻波和較強的電磁場作用將導致人的精力和體力減退,容易產生腦腫瘤、心血管疾病、大腦機能障礙以及婦女流產和不孕等,甚至導致人類免疫機能的低下。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眼睛損傷,嚴重時導致白內障,更強的輻射會使角膜、虹膜、前房和晶狀體同時收到傷害,以致造成視力完全喪失。
電磁污染的防護應與電磁兼容相聯系,特別是其中的電磁屏蔽及濾波技術。為了減小電子設備的電磁泄漏,必須從產品設計、屏蔽及吸收等角度入手,采取治本與治表相結合的方案防止電磁輻射污染與危害。第一,加強電磁兼容性設計審查與管理,無論是工廠企業的射頻應用技術,還是廣播、通信、氣象、國防等領域內的射頻發射裝置,其電磁泄漏與輻射,除技術上的原因外,主要問題就是設計與管理方面的責任,因此,加強電磁兼容性管理師極為重要的一環;第二,認真做好模擬預測與危害分析,在產品出廠前,均應進行電磁輻射與泄漏狀態的預測與分析,實施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大中型系統投入使用前,應當對周圍環境電磁場進行模擬預測,以便對污染危害進行分析;第三,屏蔽設施必須有很好的單獨接地,加強個人防護,如穿具有屏蔽功能的工作服、戴具屏蔽功能的工作帽和眼鏡等。
日常生活中電磁輻射污染較大的家用電器主要有手機、微波爐、電腦、電視機等。
手機在待機時電磁輻射最小,約為安全限值的1/l0;在通話時電磁輻射最大,一般超過安全限值8倍以上。防止手機輻射的措施有:一是盡量使用手機配套的耳機,減少電磁輻射;二是未使用耳機通話時,盡量使手機與耳朵的距離保持在5cm以上;三是盡量減少手機通話時間,若通話時間較長,可分成2~3次通話。
一定數量的微波爐存在著微波能量的泄漏問題,主要表現在微波爐門關閉不嚴,排濕孔開的不合理或孔洞過大所導致。為了防止上述泄漏,可以在磁控管管內陰極陶瓷筒內加裝扼流筒,其高度為波長的1/4。為防止微波從排濕孔中泄漏,要求孔徑不應超過1/40波長。微波爐只有在低火檔時產生電磁輻射時間較短、間隔時間相對較長。在日常生活中防護微波爐的電磁輻射時應注意:一是盡量遠離微波爐,特別是其開火后;二是盡量使用低火檔,代替高火檔。
電腦的品牌不同,組成部位不同,所產生的電磁輻射也不同。減少電腦電磁輻射要注意:一是采取加裝用屏幕布做成的屏蔽罩,即可防止電磁輻射的泄漏,又不影響機體本身散熱;二是使用電腦時保持距離顯示器30cm以上,使用時間不宜過長;三是合理設計與屏蔽,采用性能良好的光導電纜或同軸電纜作為電源線或傳輸線,并進行必要的隔離濾波措施。
電視機的類型不同,產生的電磁輻射有很大差異。對于CRT電視,正常觀看時電磁輻射最大,大約超過安全限制的10倍左右。電視機電磁輻射污染的防護措施有:一是觀看電視時最好保持距離電視機3m以上采取距離防護,即觀看電視時保持距離電視機3m以上;二是盡量購買液晶電視來代替傳統的CRT電視4.
電磁輻射在各個領域為人類的繁榮進步帶來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我們既要支持電磁輻射事業的正當發展,又不能忽視其中的負面影響,我們正確的認識它、防護它,保護好環境,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加快研究電磁輻射所造成危害的防治對策,實現電磁輻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趙玉峰.現代環境中的電磁污染[J].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9-14.
[2]苑國良.電磁污染及防護措施[J].機電一體化,2003 (3):11-12.
[3]吳銀彪.電磁輻射的污染與控制[J].中國環保產業,1999 (2):22-23.
[4]劉文魁 ,龐東.電磁輻射的污染及防護與治理[J].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0.
O441
A
1674-6708(2010)22-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