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江蘇石油勘探局水電訊處網絡技術中心,江蘇 江都 225261
江蘇油田邵、真、揚通信光纖傳輸網絡于2000年投入運行,主干路由采取光纖單鏈狀拓撲結構,邵伯至揚州租用揚州聯通4芯光纜,主干設備采用諾基亞155M光SDH,邵伯至真武為自行架設的10芯光纜,主干設備采用烽火通信34M光PDH。
由于近10年來網內局ERP業務的擴容、數據業務的發展、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數字通道等多方面對傳輸系統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在近10年來的運行過程中,經常遇見邵伯至揚州聯通光纜和邵伯至真武光纜割接情況,單鏈狀拓撲結構的傳輸方式在光纜割接時造成傳輸的大面積中斷,難以保障通信的暢通。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和局信息化進程,對如何進行信息傳輸提出了要求。本文提出了“邵、真、揚自愈型傳輸網絡的研究與實施”,以期待解決上述問題。
1)現有邵、真、揚傳輸網絡是一種鏈狀拓樸結構,沒有迂回路由,因此如果中間某一節點阻斷,就會造成較嚴重的通信中斷;
2)現有邵、真、揚傳輸網絡傳輸路由不合理,導致整個通信網故障增多,運維費用增高;
3)由于NOKIA SDH設備2M資源僅為32個,存在2M資源嚴重不足以及設備嚴重老化的情況,應當對邵伯至揚州原NOKIA光SDH設備進行改造;
4)局信息中心傳輸骨架網需要一個運行質量可靠,帶寬容量大的通信主干傳輸環狀網作為支撐;
5)隨著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推廣,電力通信制約著電力自動化在我油田的應用,迫切需要研究與解決與通信系統相結合的可靠電力通信傳輸網。
國內外目前通信傳輸網建設基本上采用了光纖技術,近年來國家骨干傳輸網的建設均采用光纖技術。但通過微波作為迂回傳輸網的技術也是先進與可行的。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具有其固有的優勢。對于專用網特別是石油系統(點多面廣、較為分散)專網建設大多數采用這種技術。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主要要求信息的快捷與可靠,信息通道的建設,不僅要形成環狀網,而且是寬帶化自愈型環狀網結構。對我局而言,急需達到最基本的環狀網結構,以確保目前語音、數據及電力“五遙”(控、測、調、訊、視)與今后圖像傳輸的快捷與可靠。本項目重點研究邵、真、揚主干傳輸網自愈型環狀網技術。
1)考慮到邵真揚地區用戶量集中,傳輸可靠性要求高,擬采用新建一條揚州-真武的155M SDH傳輸網,形成揚州—真武與揚州—邵伯—真武光纖相結合的環狀網;
2)其它邵、真、揚附近小的通訊站點,就近通過小微波接入主環站點;
3)建成的邵、真、揚州傳輸網其功能必須滿足通訊、電力通訊與局信息網傳輸的要求,在傳輸容量上必須滿足這3部分目前與今后相對長時間內發展的要求。
3.1.1 路由選擇
路由選擇以盡量減少中間接力站點,減少投資成本與今后的生產運行費用為原則。
3.1.2 微波傳輸選擇
微波的功能必須滿足研究方向與工作目標的要求,同時區別主用與備用,來選擇不同傳輸容量,以降低成本,并達到以下技術要求:
1)滿足可靠性、穩定性、經濟性的要求;2)充分利用現有的通訊資源;3)充分考慮通信、電力通訊、信息傳輸在不同設備上傳輸的兼容性;4)設備具有可維護性、可擴展性等功能。
3.1.3 光纖傳輸選擇
由于揚州電話站位于揚州市區,我局沒有城區的光纜管道資源,無法自行鋪設揚州至真武的光纜,只能采取租用揚州地方運營商的光纜。
課題組對邵、真、揚自愈型環狀傳輸網絡的設計了兩套方案,一套是采用155M SDH微波傳輸方式;另一套采用租用地方運營商的光纜傳輸方式。結合江蘇油田邵、真、揚傳輸網絡的實際,對兩種方案進行了對比下來,SDH微波帶寬較高,穩定性較高。投入小,性價比高,能滿足邵、真、揚自愈型環狀傳輸網絡帶寬的要求。
根據江蘇油田邵、真、揚自愈型傳輸網絡的需求情況,本微波工程擬建微波電路1跳,共2個微波站,分別為真武、揚州線路長約30.48km,微波電路擬選取L8GHz頻段29.65MHz波道間隔。微波設備為155M容量,匹配兩面2.0m天線。
1)傳輸質量穩定可靠;
2)SDH微波網絡兼容能力強;
3)由于SDH幀結構中安排了豐富的開銷比特(約占總信號的5%),這大大的增強了網絡的運行、管理和維護能力;
4)組網靈活方便;
5)節省復用和交叉設備。
根據確立的設計方案,課題組對生產廠家的155M SDH微波傳輸設備進行了調研和論證,并遵從技術經濟最大化原則,進行了實施:新建揚州—真武容量為155M的NEC SDH數字微波路由,設備為1+0。并且完成了揚州—真武交換機2M直達傳輸電路的調整工作。另外,局信息中心已通過該系統實現了揚州與真武各二級單位局域網信息傳輸直接聯網,帶寬達到了要求。該系統在實現邵、真、揚自愈型環狀網傳輸,提高傳輸可靠性的同時,實現了實現通訊、電力通訊、信息傳輸三位一體,語音、數字、圖像同步傳輸,達到了課題組提出的工作要求。
本項目實現了江蘇油田邵、真、揚通信傳輸自愈型環狀網系統從無到有,并明確了最終建成的標準與模式。解決了信息中心、電力調度通訊對傳輸通道資源的需求,并使整個傳輸網的安全、可靠性得到較大的提高,使邵、真、揚州通信傳輸網在今后不再需要大的投入,減少了電力通訊和信息網傳輸通道的投資。此外,配合邵、真、揚通信傳輸自愈型環狀網建設所做的交換網絡的調整也利于通信網絡更加優質、高效的為油田生產、生活服務,必將為通信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