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程
(本文作者:92383部隊政治委員)
隨著大學生士兵大量走入軍營,如何教育管理好大學生士兵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現實而深遠的新課題。
一、針對大學生士兵思維方式活、民主意識強,易存在個性張揚、水土不服問題,在緊貼思想實際、增強思想教育針對性上下功夫。大學生士兵作為士兵隊伍中的特殊群體,有文化素質高、思維方式活等特點。搞好大學生士兵教育,必須緊貼思想特點,堅持以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夯實當好合格兵的思想根基。
(一)克服入伍動機不純問題,著力強化使命職責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士兵入伍動機多樣、人生規劃明確。除參軍報國、錘煉素質這個主流外,85%以上的人有以下三種心態:積累資本——希望在部隊入黨、立功、爭取榮譽;尋找出路——來部隊考軍校、提干或留士官;求得實惠——退伍享受地方優撫待遇、彌補高昂學費或安排工作。可以看出,部分大學生新兵存在當臨時兵的想法,把部隊當跳板,只求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缺乏投身軍營獻身國防、扎根部隊建功立業堅定的思想基礎。對此,要堅持把強化大學生士兵的使命職責意識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圍繞理想信念、性質宗旨、職能使命、優良傳統等方面,區分主題、設置專題,持續加大教育力度。要通過專題輔導、討論交流、讀書演講和小討論、小交流、小講壇等多種形式,把大塊時間用實、小塊時間用活,引導大學生士兵自覺履行神圣使命,在保持正確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取向中不斷強化挑重擔、當先鋒的自覺性。
(二)克服練兵動力不足問題,著力強化
愛軍精武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士兵普遍頭腦靈活,具有較強創新精神,愿意從事能發揮特長、容易出彩、較為輕松的工作,對日復一日訓練、站崗、整內務缺乏興趣,有的甚至認為理想與現實差距很大,選擇參軍“入錯了行”。要針對部分大學生士兵在軍營艱苦的工作環境、單調的訓練生活、嚴格的紀律約束面前產生的失落感,及時開展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和革命人生觀教育,堅持在正面教育、鼓舞士氣上下功夫,深入開展“為什么當兵、當什么樣的兵、怎樣當好兵”討論交流,切實把大學生士兵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培育起來,把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引導他們扎根軍營、艱苦奮斗、立志成才。
(三)克服自身定位不準問題,著力強化真抓實干意識。通過調查了解到,大部分大學生士兵都是懷著滿腔熱血從軍報國,志向遠大,希望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到部隊建功立業。然而,當一些同志被分配到自己不對口的崗位,或者是被安排從事炊事、勤務等不稱心的工作時,心理落差比較大,認為學非所用、才華得不到施展,不能正確對待任務分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甚至存在消極抵觸情緒。問卷調查顯示,30%大學生士兵對連隊安排的搞衛生、養豬、種菜等工作不理解,認為在浪費時間,沒有把它看作是一種磨礪和鍛煉。要針對大學生士兵入伍思想準備不夠充分、吃苦耐勞意識不夠強的實際,及時開展苦樂觀、得失觀、成才觀教育,幫助他們把參軍入伍的熱情轉化為獻身國防的政治追求,把實現個人價值的“小我”融入部隊建設的“大我”之中。要堅持在實踐中摔打錘煉,大膽交任務、壓擔子,讓大學生士兵在艱苦的崗位磨練中增強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勇氣和銳氣,牢固樹立軍營是學校、處處能成才的觀念,努力為國防事業貢獻力量。
二、針對大學生士兵文化基礎好、接受能力強,易存在心浮氣躁、眼高手低問題,在發揮特長優勢、增強培養使用實效性上下功夫。大學生士兵在文化素養、專業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有明顯優勢,要通過正確培養使用,切實發揮推動部隊建設“生力軍”作用。
(一)針對自律意識不強問題,堅持嚴格管理與人文關懷相結合。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士兵思維獨立,敢于發表見解,敢于展示自己。座談中,有的直言“內務整得再好也不能代表部隊能打勝仗”;有的對部隊不讓使用手機、不讓上網感到不能接受;有的認為隊列訓練、專業學習會了就行了,沒有必要天天搞;還有的認為部隊規矩太多,覺得約束壓抑。當問到“目前對部隊有什么要求”時,65%的人希望“管理上最好能寬松些,工作、生活沒必要搞得那么緊張”。這說明,大學生士兵受社會環境和地方院校教育影響,普遍具有崇尚民主、思維獨立、偏重感性認識等特點。要把握他們的思想心理特點,既要按照普通一兵的紀律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在真心愛護和關懷上多下功夫,要多做解釋說服工作,糾正壓迫式、家長式管理方法,強化他們對嚴格管理的認同感。要狠抓日常行為養成,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大學生士兵充分認識到“學歷再高也是普通一兵”。要用欣賞的、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的個性特征,多鼓勵少批評、多贊許少挖苦,多做暖心事,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家庭經濟、個人婚戀、成長進步中的矛盾和困難。
(二)針對軍政素質不高問題,堅持發揮特長與崗位練兵相結合。調查中了解到,33%的大學生士兵對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知道不多,對我軍的性質宗旨和職能任務了解不深,特別是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制度理解不夠;大部分大學生士兵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較差,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對此,要充分認清大學生士兵來自于社會、成長于學堂、活躍于新時代的特征,引導他們充分發揮文化水平高的優勢,在理論學習、政治教育、軍事訓練中,主動讓他們擔當小教員、小骨干,與其他普通戰士結成幫學對子,共同學習訓練,幫助解決疑難問題,提高部隊教育訓練層次水平。特別要鼓勵他們主動展現個人特長,敢于在連隊展露“身手”、亮出“絕活”,同時還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完善自己,挖掘潛能,鞏固優勢、補好短板,努力讓自身全面發展、全面過硬。
(三)針對優勢發揮不夠問題,堅持分類指導與補齊短板相結合。90%以上大學生士兵對工作崗位的要求是“是否能夠發揮特長”和“能夠有利于成就事業”,擔心專業不對口,影響事業發展。大學生士兵來自不同院校的不同專業,有的理論厚實,有的技術強,如果沒有充分考慮客觀實際和個性特征,搞“一刀切”、“一鍋煮”,不僅難以達到目的,還有可能挫傷積極性。因此,不管是教育、訓練、管理,都要堅持因人而異。根據對象的不同,量身定制“成長套餐”,科學制訂訓練、學習計劃,確保每個大學生士兵既能“吃得飽”,又能“消化好”。要把“啟發式”教育與“填鴨式”教育有機結合,把“開小灶”與“上大課”有機結合,將培養對象區分不同層次進行合理整合,做到科學安排、注重實效。
三、針對大學生士兵工作干勁足、為人處事穩,易存在注重現實、患得患失問題,在立足長遠發展、增強制度機制系統性上下功夫。大學生士兵是部隊建設發展的新鮮血液,他們知識面寬、思維敏捷、思想成熟、接受能力強、積極要求上進,善于創造性開展工作,必將成為部隊建設的中堅力量。充分發揮大學生士兵作用,必須把教育管理制度化、常態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解決學歷高、年齡大與發展空間受限的矛盾,建立完善保留人才機制。從調查情況看,大學生士兵普遍入伍年齡偏大。調查情況看,已畢業大學生占一半左右,年齡集中在22—24歲之間,個別達到了25歲。一些大學生士兵認為,同樣是大學畢業,年齡差不多,但有的是軍官,有的是士官,有人拿工資,而他們卻是義務兵身份,拿幾百塊的津貼,表示心理不平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既有大學生士兵“官”念過濃的問題,但主要還是人才保留機制不夠健全。據了解,大學生參軍可以享受學費補償、考研加分、考軍校加分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但考軍校年齡大、留士官待遇差、想提干名額少等問題是當前大學生士兵考慮最多,也是最影響他們進退走留的問題。所以,必須通過完善保留人才機制,著眼未來士兵將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發展趨勢,為更多優秀大學生士兵提干創造機會;針對他們多有一技之長的特點,走開大學生士兵選改士官的路子;結合關鍵崗位人才緊缺的實際,鼓勵大學生士兵繼續提高學歷層次;把好退伍關口,避免大學生士兵“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二)解決期望高、想法多與忠實履行使命的矛盾,建立完善教育引導機制。經調查了解,31%的大學生士兵
過去對軍營一點也不了解,55%的人對軍營的了解主要是通過親友介紹和大眾媒體等途徑。96%的人明確表示想快點踏上提干、轉士官、考軍校的“快車道”。在問到“目前最想干的是什么事”的時候,63%選擇了上網或者用手機。在報效祖國盡義務這個大前提下,隨著部隊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少大學生把部隊當成實現自我發展的舞臺。但是,大學生士兵基本走的是“出家門入校門、出校門入營門”的路線,從以往情況看,有的適應部隊快、干工作勁頭足,越干越好,也有的入伍后后悔不迭、破罐破摔。這啟示我們,要制定完善教育引導機制,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深入開展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切實解決好“為何當兵、為誰打仗”的問題,幫助他們充分認清學歷高不等于能力高、年齡高不等于威信高、期望值高不等于成功率高,增強投身部隊建設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解決接受快、觀念新與管理模式滯后的矛盾,建立完善訓練管理機制。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使大學生士兵具有較強的接受力,大大縮短了訓練周期。67%的人表示大多訓練課目,班長做過示范,跟著練幾遍就可以掌握要領。調查顯示,同一課目訓練,82%的大學生士兵比同期入伍的其他士兵縮短一半以上訓練時間。個別交談中了解到,大學生士兵與班長骨干之間有的出現“倒掛”現象:年齡倒掛,“小”班長管“大”兵;學歷倒掛,班長的文化程度比大學生士兵低;能力素質倒掛,班長除軍政素質稍強外,其他綜合素質相對弱。有的班長骨干擔心,隨著時間推移和對工作的熟悉,有的大學生士兵難免會形成“班長不如自己”的看法,甚至心里瞧不起班長;少數班長骨干在面對大學生士兵時,心中沒底氣、說話不硬氣。大學生士兵接受能力強、思想觀念新,逼著干部隊伍改善素質,逼著士官骨干提高本領,逼著完善訓管機制。在組織條令專業學習訓練時,既要念又要講,讓大學生士兵多學一些、學深一些。可以將大學生士兵分散到不同班排,讓技能學得快、掌握好的大學生士兵擔任“小教員”,既能激發大學生士兵訓練熱情,又有利于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將大學生士兵相對集中編班,有利于發揮他們文化層次高的優勢,統一學習進度。要下大力抓好管兵帶兵骨干隊伍建設,幫助提高知識素養、提升帶兵能力,避免管兵帶兵“一刀切”、“一鍋煮”,切實用人格魅力和條令條例征服大學生士兵、帶好大學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