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鄒煒
2008年9月19日至10月31日,我院采用B超機診斷三聚氰胺配方奶粉致小兒泌尿系結石,現選取我院B超已診斷465例小兒泌尿系結石的超聲圖像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其超聲圖像特征。
1.1 臨床資料 本組資料464例,男342例,女123例,年齡范圍3個月~7歲,平均1.6歲。其中96例有尿頻尿痛,哭鬧,63例有血尿,2例尿少,其余無任何不適癥狀。
1.2 儀器與方法 本組檢查使用日本阿洛卡SSD-1000超聲儀,SONOLINE亞當Adara超聲儀,Aclson128彩色多普勒診斷儀,采用3.5~5 MHz變頻探頭和5~7 MHz高頻探頭。檢查前囑咐患兒飲水,適當充盈膀胱。檢查時令患兒平臥、俯臥、或左右側臥,于雙腎區橫切或斜切掃查,檢查主要內容包括:雙腎大小;雙腎竇區是否有增強回聲斑或團塊;腎盂是否分離或有無積水;雙輸尿管是否擴張,內是否有增強回聲斑或團塊;雙輸尿管膀胱入口處是否有增強回聲斑或團塊。發現結石后觀察其位置、形態、大小、回聲強度、后方有無聲影。
2.1 B超診斷結果 泌尿系結石直徑范圍在0.4~2.0 cm,179例為單腎小結石,214例雙腎小結石,48例輕度腎積水無結石,19例中度腎積水并腎結石、輸尿管擴張,3例重度腎積水并輸尿管結石、輸尿管擴張,2例膀胱內結石。
2.2 泌尿系結石超聲所見分類 在篩查過程中可以看到以下幾種類型:①在腎竇區及腎乳頭周圍聚積散在稍強回聲點,直徑≤0.4 cm,有球體感,無聲影。②在腎竇部見增強回聲斑或團塊,直徑≥0.4 cm,后方伴或不伴聲影,腎盂無分離,無積水。③腎竇區見增強回聲斑或團塊,直徑≥0.4 cm,腎盂分離積水,輸尿管內見增強回聲斑或團塊,輸尿管擴張。④膀胱內聚集光點或光斑,伴弱聲影,隨體位移動。
三聚氰胺是一種常用有機化工原料,其性狀為純白色單斜棱晶體,無味,主要用于涂料、模塑料、粘合劑、紡織和造紙生產。不法商人將其用作食品添加劑,提升食品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因此又稱“蛋白精”。其毒性較低,在體內代謝很快,少量攝入會很快經腎臟排出,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攝入量過大,主要對腎臟和膀胱有影響。
嬰幼兒食用三聚氰胺問題奶粉后發病時間一般3~6個月,本組病例中,大多數嬰幼兒長期食用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致使高濃度的三聚氰胺在體內與尿酸形成聚合體,引發泌尿系結石。這種結石在泌尿系結石中的超聲表現特殊,以往沒有見過。通過篩查問題奶粉所致泌尿系結石的工作體會,分析陽性病例的超聲圖像,總結出聲像圖特點:①結石特點 小的呈沙粒樣,大的多形各異,直徑在0.4~2.0 cm,三聚氰胺聚合體呈團狀稍強回聲,內部結構松散,密度低,X線可穿透而不顯示。B超能看到結石的全貌,后方可伴或不伴聲影或弱聲影;②腎臟結石的圖像 腎實質及集合系統回聲增強,腎盂或腎盞內見密集點狀強回聲光團或光斑,以下極腎盂腎盞多見,可伴腎盂腎盞擴張,一側或雙側腎臟同時發生;③輸尿管結石、輸尿管擴張結石堆積好發于輸尿管的三個生理狹窄處,造成輸尿管梗阻,引起腎臟積水,集合系統分離≥1.0 cm,在輸尿管擴張的遠端可找到結石的部位;④膀胱結石膀胱內聚集強回聲光團或光點,在膀胱充盈時隨體位變化而移動;⑤患病率的特點男性多于女性,嬰幼兒多于年長兒,鄉村患兒明顯高于城市患兒;⑥經過近二年的追蹤隨訪,絕大部分輕型泌尿系結石的嬰幼兒經過治療,腎臟內光點光斑消失,小的結石自行排出。
小兒尿路結石較成人的發病率低,男孩遠多于女孩,發病年齡以4歲以內多見[1]。通過分析總結三聚氰胺-尿酸聚合體致嬰幼兒泌尿系結石的超聲圖像特征,提高了泌尿系結石掃查技術和診斷水平,超聲無創傷、安全、可重復性的優點,在三聚氰胺配方奶粉致嬰幼兒泌尿系結石的篩查診斷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