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賽玉
經瘺口電子膽道鏡治療殘余結石是指膽道術后6周用電子膽道鏡從T管竇道插入膽總管以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的一種方法,這是有療效高、痛苦小、安全性高、可避免再次開腹手術的痛苦,無需再住院、經濟等特點,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用電子膽道鏡治療殘余結石48例,均取得滿意效果,現將手術過程中護理配合總結如下。
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用電子膽道鏡治療殘余結石48例。男31例,女17例,發現殘余結石48例,取凈44例,反復再次取石4例,取病理1例,夾出脫落線頭2例,無膽道撕裂、竇道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并發癥發生。
2.1 患者準備 因患者均有一次或一次以上手術史,心理負擔重,做好恐懼心理的護理,應主動向患者講解電子膽道鏡的手術過程和方法,使其了解此種手術的先進性和優越性,并向患者介紹典型病例,以消除患者緊張和恐懼心理,增強自信心,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術,并做好術前的交待,告知書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和并發癥。
2.2 物品準備 我院均采用日產富士能E0-270F電子膽道鏡(術前2%戊二醛溶液浸泡12 h,滅菌水沖洗鏡身及管腔,干燥備用),活檢鉗,取石網籃(高壓蒸汽滅菌),消毒手術包、手套、腦科引流管、“T”型管,0.9%生理鹽水500 ml、輸液器、無菌紗布、碘伏等。
患者取仰臥位,左側腹部稍向右側傾斜,小心拔除T管,常規消毒術野,鋪巾,黏貼腦科引流管,取出已消毒引流管,取出已消毒滅菌好的電子膽道鏡,連接主機,打開主機電源,打開顯示器燈光,膽道鏡側孔用0.9%生理鹽水500 ml持續緩慢滴入,通過電視顯示屏可以清晰看到肝內各級膽管,了解結石分布、大小、數量等,用取石網籃將結石取出,套取結石過程保持持續生理鹽水沖洗,殘余取凈后,用鋼板尺良好“T”型管長度,重新插入瘺管,無特殊情況后,第三天拔管,換藥,如需再次取石的一周后再取。
做好手術醫師的助手,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及時準確提供器械,及時更換沖洗液,并根據術中情況調節液體速度,同時觀察患者情況,如面色、脈搏,有無腹痛,關心患者,以打消患者緊張情緒等,手術完畢,準備“T”型管,接好引流管,并固定好引流管,處理好傷口,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項。
及時取下膽道鏡,接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清洗-干燥的模式進行規范操作后放入鏡櫥備用,活檢鉗和取石網籃按刷洗-酶洗-超聲振蕩-清洗-干燥,懸掛濾干放入雙層布袋,高壓蒸汽滅菌備用。
6.1 觀察生命體征,每日測體溫兩次,連續測3 d。
6.2 觀察引流口滲出情況,滲出時及時更換輔料,患者拔管后三到五日,引流口自行愈合無滲出。
6.3 飲食 指導患者進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進食后若患者腹痛、腹脹明顯,暫停進食或減少進食量,癥狀緩解后逐漸增加進食量。
6.4 心理護理 膽道疾病患者病程成,長期腹痛,食欲差,工作學習受到影響,患者情緒低落,通過與患者多次溝通交流,向患者介紹一些預防治療的知識,患者心理狀態明顯改善。
嚴格無菌操作,預防交叉感染,電子膽道鏡浸泡滅菌時間要達到12 h,并用滅菌水沖洗鏡身和管腔,取石網籃,活檢鉗要高壓蒸汽滅菌,必須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