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賢 楊桂勇 關鑫 王秀媛
產婦產后超過 8 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稱為尿潴留[1]。剖宮產術后留置導尿管拔出后,部分患者易發生尿潴留。臨床表現為尿意窘迫感,但不能自行排尿,下腹脹痛、拒按。若處理不當,不但影響子宮復舊,甚至會引發大出血的嚴重后果,也是造成產后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因素。現對我院剖宮產術后尿潴留的護理及體會護理報告如下。
2005~2008年,我院行剖宮產術后發生尿潴留 41例,B超顯示,尿潴留 <100 ml的 18例,>100 ml的 23例。 發生于初產婦 37例,經產婦 4例。產婦年齡 22~36歲,平均26.3歲。我們首先采用心理疏導、誘導排尿方法成功 38例,未成功的 3例留置導尿管排尿。經過綜合護理后及時排出尿液,患者均排除泌尿系統疾病及其他并發癥導致尿潴留。
術前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根據個體排尿習慣及心理特點,制定個體化排尿訓練計劃,對患者講解訓練的目的及方法,在術前幾天教患者做膀胱功能訓練。強調排尿的重要性,并于術前 4 h內定期督促檢查。
3.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術后排尿有重要作用[2]。由于術后長時間留置尿管及反復測試殘余尿,患者易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這種不良情緒對逼尿肌的反射產生抑制作用。我們做到與患者多溝通,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并指導患者自我調節;創造良好的條件及環境,使之輕松排尿,如聽音樂、全身肌肉放松;避免患者穿衣過緊,采取舒適體位等穩定情緒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3.2 常規護理
3.2.1 誘導排尿法 ①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原理,使患者產生尿意,促使其排尿;②熱敷法:將熱毛巾或熱水帶置于患者膀胱區 3~5min,水溫保持在 50℃,操作時,注意不要刺激子宮,避免引起子宮出血。利用熱力使腹肌收縮,腹壓升高而促其排尿;③熱力熏蒸外陰法:患者取蹲位,將盛有開水的水盆置于患者會陰部,利用水蒸汽刺激尿道周圍神經感受器而促使排尿。
3.2.2 開塞露通便法[3]開塞露可機械性地刺激直腸壁增加腸蠕動,引起排便,從而刺激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馳而排尿。患者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放松肛門。取開塞露 2支擠入肛門內,保留 15~30 min。
3.2.3 針灸穴位法 取中極、透曲骨、地機(左)、三陰交(右)穴,留針 20min,施術后 40min,患者自行排尿。
3.2.4 肌注法 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可對膀胱平滑肌起刺激作用,遵醫囑為患者為產婦肌肉注射新斯的明 0.25~1 mg以促進排尿。
3.2.5 留置導尿術護理 要保持會陰清潔,每天進行 2次會陰清理,尿道口用 0.5%碘伏擦洗,最大限度降低因導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對于留置導尿者不應超過 48 h同時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①腹壁由于妊娠時長期持久擴張后松馳,腹壓下降,無力排尿;②產后由于盆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對充盈不敏感而常無尿意;③產婦不習慣床上排尿或害怕暴露等精神原因不能排尿;④術后切口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導致尿潴留;⑤因擔心臥床不方便排尿而飲水少,使膀胱輸入或輸出的感覺減少,導致尿潴留;⑥由于應用大劑量的解痙鎮靜藥,降低膀胱引力而引起尿潴留;⑦插、拔尿管操作中,對尿道黏膜機械性的刺激或損傷,發生水腫,患者害怕排尿,造成尿潴留。
剖宮產術后尿潴留是產科常見的病癥,不僅增加了產婦的痛苦,也增加了住院時間和費用,因此,要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簡單快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做為醫護人員,我們既要在術前做好宣教及預防工作,又要在術后加強病房的巡視,發現病情,馬上處理。
總之,護士應充分掌握這方面的新知識及新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1]張桂華.灌腸對會陰側切并尿潴留的療效觀察.實用護理雜志,2000,16(4):31.
[2]彎春紅.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防治.河南診斷與治療雜志,2002,16(4):303.
[3]林河玉,林碧玉 開塞露應用于產后尿潴留的觀察.青海醫藥雜志,2005,3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