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蒂 王浩 李艷
患者,29歲,孕3產1,停經47 d,人流術后陰道大流血4 h。于2009年8月4日入院?;颊咂剿卦陆浺幝桑┐卧陆?009年7月18日。4 h前在外院行無痛人工流產術,術后陰道大流血,量約450 ml。色鮮紅、無凝血塊,急轉入我院。入院查體:血壓:109/51 mm Hg。貧血貌,皮膚黏膜蒼白。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陰道口持續流不凝血。見宮頸平滑,無裂傷,子宮增大,約孕40 d大小。質硬、表面光滑、有壓痛。超聲顯示:子宮體大小5.8 cm×4.8 cm×4.9 cm,宮腔內子宮下段近宮頸處見不規則形偏強回聲。范圍5.7 cm×3.8 cm×3.6 cm,邊界不清,其內見囊性回聲。直徑約1.2 cm。入院后陰道持續出血量約500 ml,給予陰道填塞紗布、吸氧、多功能監護、止血消炎補液對癥治療。急診入介入中心行子宮動脈栓塞術。術后留置導尿,平臥24 h,穿刺部位加壓包扎6 h,術后8 d痊愈出院。
2.1 術前護理 介入性治療是一種新技術,患者及家屬都不了解,擔心這種新開展的手術是否安全有效、會不會有術中意外和大出血。另外,術前醫生與家屬都要進行一次談話,把手術的有關風險和事項都要說清楚并簽字,家屬與醫生談話結束后,回到病房在患者面前有時表現出一種焦慮的狀態,使得患者更易產生過度的焦慮?;颊哌@些焦慮和恐懼心理如果不能及時清除,就會產生消極心理,甚至改變主意,拒絕接受手術。針對這些心理變化,做好患者的術前心理護理,其意義十分重要。筆者主要采取以下幾項心理護理措施。
2.1.1 解釋性心理治療 掌握患者術前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與患者多接觸,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耐心仔細地解釋患者提出的疑問,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變被動治療為主動參與。
2.1.2 盡量為患者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 讓患者了解醫院的技術水平、醫療設施和手術的必要性,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對醫院的信任度。
2.1.3 科學地交代病情,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 護理人員要從專業知識方面簡明扼要地介紹手術前的有關準備。如皮膚準備、藥物過敏試驗等,介紹術中、術后需要的配合,如術后需平臥24 h,留置導尿,穿刺部位加壓包扎6 h,使患者心理有充分準備。
2.2 術中護理 患者進介入中心后,應消除環境對其產生的恐懼心理,及時打開照明燈,可減輕患者恐懼感。同時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消毒等操作應輕柔、準確。因患者是局部麻醉,所以醫護人員避免在患者面前討論病情。應隨時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隨時詢問患者有何不適。若手術時間較長,應鼓勵患者堅持,爭取最后的勝利。
2.3 術后護理
2.3.1 術后對患者的體貼和良好的心理護理對治療極為重要 術后溫和地告訴患者手術非常順利,囑安心休養。囑患者術后平臥24 h,鼓勵多飲水,穿刺部位加壓包扎6 h,下肢制動12 h。
2.3.2 注意生命體征變化 密切觀察病情術后放置監護室,給予心電血壓監測,并注意穿刺處敷料情況,下肢血液循環情況如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肢體皮膚顏色、溫度,留置導尿管是否通暢,尿量和尿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同時密切觀察陰道出血情況,是好轉減少還是加重。
2.3.3 做好基礎護理,由于患者術后活動受限,給予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發生。鼓勵患者多飲水,特別是造影術后,告知患者多飲水有利于造影劑排泄?;颊哌^于緊張,怕發生意外,到了可以下床活動時間還不敢動。要耐心地解釋,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和思想顧慮,使患者精神放松,鼓勵及時下床活動,促進術后的恢復。
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給患者關懷、支持和幫助,以滿足患者的需要,解決心理問題并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疾病帶來的變化的適應能力。介入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常可導致患者產生強烈的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在心理方面主要表現為趨避沖突得下的嚴重焦慮、恐怖和緊張[1]。必須在掌握手術患者心理變化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了解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心理活動和情緒變化,減輕和消除患者的各種心理負擔,改善其身心狀態,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通過護理人員的語言行為和優質服務,使患者產生良好的心理效益。護理人員以輕捷準確的操作、高效優質的工作效率,給患者帶來信任感和安全感,從而保證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順利實施。
總之,做好心理護理是保證介入手術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患者配合治療、護理的基礎。因此心理護理是我們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我們護理工作者必須學習和研究的一門科學。
[1]姜乾金.醫學心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