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蓮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股溝斜疝的治療日益受到重視,但傳統的腹股溝疝修補術復發率高,約10%以上[2],多數患者不愿意接受.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我科應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30例,效果滿意,現將有關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其中男28例,女2例;年齡26~68歲,平均58歲,均為右側斜疝。合并肥胖者6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氣管炎4例。
1.2 手術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于右側腹股溝區內外環之間切開皮膚、皮下,腹外斜肌腱膜,找到疝囊,將大疝囊變為小疝囊,于內環外放置網塞,腹股溝管后壁應用平片式補片加強,重建內外環后,逐層縫合切口。
1.3 結果 30例患者,術后隨訪3年,無一例復發。
2.1.1 護理評估 詳細詢問病史,認真全面查體,做出全面評估。包括了解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及有無糖尿病,觀察有無咳嗽、便秘、排尿困難等易致腹壓增高的因素,術前對上述情況做相應的處理,待好轉后再手術。
2.1.2 心理護理 患者飽受疝疾病的痛苦,加之對無張力疝修補術不了解,故心理負擔較重。擔心麻醉和手術意外,害怕術后傷口疼痛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從而表現出緊張、恐懼,甚至明顯的情緒低落、失眠、食欲下降等[1]。術前護士多與患者交流,配合醫生工作,向患者講解無張力疝修補術的目的、方法、術后注意事項。介紹此方法的優點,如術后無張力,恢復較快,復發率低,疼痛小,三天即可下床活動等,這樣可以消除患者的顧慮,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
2.1.3 改善呼吸功能的護理 腹股溝斜疝的患者,如存在呼吸系統疾病,必然導致腹壓增加,易致病情加重或術后復發,為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減少并發癥,我們加強了患者呼吸道功能的管理:①術前了解患者咳嗽、咯痰和吸煙情況,吸煙的患者告之患者停止吸煙;有咳嗽、肺部感染的患者,常規使用抗生素及霧化吸入治療,控制呼吸道癥狀,改善通氣功能;②常規性胸部X線檢查和肺功能測定,評估膈肌運動情況和通氣功能;③訓練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以減輕術后呼吸受限及通氣不足。
2.1.4 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術前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降低術后感染率。我們采用術前1 h靜脈滴入抗生素,術后繼續應用2~3 d。
2.2.1 一般護理 本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返回病房時患者清醒,取斜坡臥位,有利于呼吸和切口處于松弛狀態;使用腹帶,降低切口局部張力;術后6 h,可進流食。患者臥床2~3 d,第3天可下床活動。
2.2.2 術后呼吸道護理 患者術前雖然接受了腹帶適應性訓練,但仍應密切觀察其呼吸情況;鼓勵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咯痰,患者咳嗽時用雙手護術區,以減輕疼痛;霧化吸入2次/d。
2.2.3 保持大小便通暢 無張力疝修補術后,患者要求臥床一段時間,一般2~3 d,腸蠕動恢復慢,術后可口服植物油等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
2.2.4 防止術后感染 術后繼續應用抗生素2~3 d換藥,更換敷料,同時密切觀察切口局部有無紅、腫等感染跡象。每次換藥后,切口乙醇紗布濕敷。
出院前向患者說明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局部承受過重負荷。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便秘、排尿困難等疾病。術后定期復查,注意有無復發。
[1]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20.
[2] Khawaiter SA.Inguinal hernia in Saudi Arabia.Am J Surg,1985,149(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