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華 張淑君 張思云
1.1 一般資料 搜集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在鶴崗市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205例。其中年齡相關性白內障160例,外傷性白內障患者32例,先天性白內障患者8例,并發性白內障5例。術前平均視力0.05~0.5,術后平均視力0.8~1.2.隨診3~10個月。
1.2 方法 術前3~5 d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對于精神緊張患者,術前1 d晚睡前口服地西泮5~10 ml以消除患者的緊張并能安睡。術前2 h使用散瞳,每半小時一次,共3次。對于眼壓高患者,術前使用高滲劑。術后從第2天開始局部滴抗生素及激素眼藥水,根據眼壓情況決定是否使用高滲劑或碳酸酐酶抑制劑等降眼壓藥物[1],使用托吡卡胺眼藥水活動瞳孔,防止粘連,對于虹膜炎性反應較重的患者術后給予妥布霉素1 ml+地塞米松5 mg,1次/d術眼球結膜下注射[2]。
2.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白內障這種常見眼病,并了解超乳這種術式的先進性。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的心理,使其樹立信心,配合手術。向患者解釋本手術的特點及術前、術中的準備和術后護理,做到心理有數,合理解答患者及家屬的問題。眼科手術是較精細,手術過程要求患者眼位保持不動。手術過程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不適或稍痛感,因此術前必須向患者及家屬交代,使患者做好思想準備,盡量配合治療。
2.2 瞳孔準備 超乳手術要求患者散瞳。散瞳前應詳細詢問患者有關既往全身及眼部病史。散瞳可誘發閉角型青光眼,散瞳藥物對心律及心肌耗氧量的影響較大。因此應了解閉角型青光眼、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病史,如有以上病史及時通知醫生做相應處理。每次點藥后應壓迫淚囊區。本組患者均未出現上述不良反應。
2.3 環境護理 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保持病房清潔整齊,室內光線不宜太亮,溫度在18℃ ~20℃為宜,可留家屬陪視,同時亦可根據患者愛好播放音樂以解除煩躁情緒,合理安排各項操作以減少對患者的干擾,保持充足的睡眠。
2.4 其他護理 保持正常生活起居,避免因激動出現并發癥;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服通便藥或行肥皂灌腸,防止術后因便結引起眼部充血,出血。術前眼部作局部皮膚清潔處理,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
2.4.1 術中護理 手術開始前給術眼點表面麻醉劑(5~20 min),待眼部充分麻醉后,將患者扶入手術室,并置于舒適平臥位,并固定頭帶。再次強調治療中眼位固定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充分配合。手術過程中患者出現心慌等癥狀,一般由緊張引起的,此時囑患者深呼吸一般患者能得到緩解。
2.4.2 術后護理 ①更換床單,創造良好舒適清潔環境,一般盡量平臥避免劇烈活動;②術后24 h打開敷料,首次換藥,囑患者勿大聲呼喚、勿擺動頭部、勿用力解便、預防感冒、咳嗽,因以上動作都引起眼內小血管破裂出血或人工晶狀體植入位置變化,影響手術效果和預后視力;③手術后注意營養攝入要均衡,以半流食、蔬菜、水果等消化高營養食物為主,多食粗纖維食物,防止便秘。忌煙酒、少食魚蝦韭菜等腥、辛辣刺激性食物,手術后3個月內不進太補食物如人參等,糖尿病患者按遺囑進行;④傷口疼痛時可酌情給予鎮痛藥物,注意鑒別局部疼痛和青光眼發病,以防止失掉搶救視力的時機,嚴密觀察并發癥癥狀,及時給予處理。手術后禁忌患者揉眼,按時上藥,預防感染,定時到醫院復查。
白內障是眼科常見疾病,絕大多數為老年性白內障,其主要治療手段為手術治療,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對于手術患者病情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對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實施適當的治療及護理方法,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與生理不適狀態,改善了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可明顯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有利于白內障患者術后病情的恢復。
[1]實用眼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12-814.
[2]申長禮.老年性白內障的診治,2005,03(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