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華 黃鳳霞 馬淑英
陰式子宮全切除術是利用陰道這一天然的通道進行子宮切除的一種手術,用于治療子宮脫垂病例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但因手術操作不方便、術野小,手術時間長,故不如開腹全子宮切除術容易推廣。近年來,隨著婦科手術技術和手術器械的不斷改進,陰式全子宮切除術亦有了新的突破[1]。與以往腹式子宮切除術相比,因它具有創傷小、傷口疼痛輕、不干擾腹腔臟器、減少腹腔感染機會、腸蠕動恢復快、術后進食快、無腸粘連、住院時間短等優點,易被患者接受。我院自2007~2009年共實施陰式子宮切除術16例,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無合并癥發生。均痊愈出院,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本組病例16例,42~63歲,均為良性疾病。子宮脫垂11例,子宮肌瘤2例,子宮腺肌病3例;住院時間8~13 d,平均11 d,術后無1例發生并發癥,均痊愈出院。
2.1.1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對新技術缺乏了解,擔心手術成功率低,護士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態,根據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的疏導[2]。主動給患者講解經陰手術的知識,介紹手術醫師的技術和本科室的護理經驗,讓其知道新的手術方法既能免受開腹之苦,又能達到與開腹同樣的治療效果,消除患者思想顧慮,使患者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
2.1.2 陰道及腸道準備 為了減少術野污染及術后殘端感染,必須做好充分的腸道及陰道準備,術前3 d口服腸道抗生素,術前1 d中午開始用半流食,術前8 h禁食,4 h禁飲。手術前晚和手術當日早晨各灌腸1次。陰道準備如下:術前陰道分泌物檢查,手術前3 d予1︰5000 PP粉坐浴,0.5%甲硝唑沖洗陰道。
2.2.1 一般護理 陰式子宮切除術的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回病房去枕平臥6 h,謹防過早抬頭,保持呼吸道暢通,每30 min~1h監測血壓、脈搏、呼吸、體溫1次,并做好記錄,密切觀察患者神情。麻醉未清醒者不能使用熱水袋,以防燙傷。
2.2.2 飲食與排便護理 一般術后8 h可以進流食,逐漸給予半流食,肛門排氣后改為普食。應給予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無機鹽及易消化食物。術后4~5 d未解大便者,可給予緩瀉劑如口服液體石蠟油30 ml或果導片2片,使大便軟化易于排出,排便后應清洗外陰及肛門周圍皮膚[3]。
2.2.3 導尿管護理 陰式子宮切除術尿管留置時間要比其他手術長,一般為24~72 h。用0.5%碘伏棉球擦洗陰道口,2次/d,更換尿袋,1次/d,觀察尿量、顏色及性質,注意術中是否損傷膀胱,囑患者多飲水,謹防泌尿系統感染,遵醫囑拔尿管前1 d每4 h開放尿管1次,以鍛煉膀胱功能。
2.2.4 疼痛護理 術后24h內疼痛較重,可采取適當的心理安慰措施,轉移注意力。隨時協助患者更換體位,避免長時間的單一體位加重疼痛不適。必要時遵醫囑應用鎮痛劑。
2.2.5 術后活動指導 術后應指導患者在床上多活動肢體,勤翻身,導尿管拔除后,可適當下床活動,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有利于陰道分泌物的排出。但不宜久站、久坐,開始活動量不宜過大,應循序漸進。
加強營養,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蹲、久站、提舉重物等增加盆腔充血和腹壓的動作,術后2~3個月禁止性生活,部分患者出院10~12 d,出現陰道有流血、量微色較淡,持續2~3 d,是陰道殘端線頭吸收所致,告知患者屬正常現象,不用處理。若陰道出現大量出血,告知患者及時到醫院就診處理。術后3個月到醫院復查,了解陰道殘端的愈合情況,以及是否回復正常的性生活[4]。
通過對這16例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使我們發現圍手術期護理是陰式全子宮切除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大多數人對其還不了解,甚至擔心手術能否成功,因此,要針對病人的這些心理特點,著重介紹該手術的優點及傳統手術的區別,使病人堅定信心,配合治療。患者的康復很大程度程取決于手術人員手術中的配合和術后整體的護理,作為婦科護理人員應該充分利用語言,把一片愛心傳遞給患者,充分體現“一切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重點,這不僅符合患者的需要,也是現代醫學模式的需要,最終使患者達到身心康復。
[1]鄭玩華,田真,溫利萍,等.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實用醫技雜志,2005,12(7):882-883.
[2]李斌,張軍,祁衛玲,等.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60例.中國內鏡雜志,2000,6(3):54.
[3]占菊香,杜秀紅.陰式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咸寧學院學報,2007,21(6):540-541.
[4]張興平.陰式子宮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