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德貴 冉詩玉
趙某某的行為是否涉嫌犯罪
文◎彭德貴*冉詩玉*
犯罪嫌疑人趙某某從2001年9月始任秀山縣安監局副局長,分管礦山井下生產安全期間,多次到國營川河煤礦四門二井主井及冷風洞風井現場檢查,但未對冷風洞風井存在無任何技術資料、對礦周邊采空區、老窖情況不清、在采掘過程中未制定礦井防治水害計劃和排放水制度措施等情況下“邊掘進邊采煤”的諸多重大安全隱患采取監督措施。2003年9月10日,三名砍磧頭煤的掘進巷道工作面工人在采煤時鑿穿原四門二井主井與國營川河煤礦四門洞井共同采空區形成的老塘積水,致使19名采煤工人被淹沒井下,除1人獲救外,其余18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85萬余元。
經分院檢委會討論,在對本案的定性上有以下有兩種不同意見,分歧的焦點在于趙某某的瀆職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有否刑法上的因果聯系。
第一意見認為,犯罪嫌疑人趙某某的行為情節顯著輕微,不應以犯罪論處。
第二意見認為,趙某某的行為涉嫌玩忽職守罪。鑒于“9.10”水害事故系多因一果,責任較分散,對趙某某可以從輕處罰。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其理由如下:
(一)趙某某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對冷風洞井排放水措施和采煤行為監督檢查不力,與釀成“9.10”特大水害事故這一危害“結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認為趙某某“受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的局限、我國煤炭行業管理體制不健全、單位人少事多、出事礦井隱瞞安全隱患不上報”等原因,作為其行為情節顯著輕微,不以犯罪論處從而否定趙某某犯玩忽職守罪的理由明顯錯誤。一是這些原因雖然是客觀事實,但不是法律事實,與該罪的構成要件無關,不影響本案的定性、定罪。趙某某的瀆職、失職行為造成的后果是18名采煤工人的死亡這一嚴重后果,其行為顯然不能稱之為顯著輕微;二是就其能力、知識方面而言,趙某某在其位履其職,應當具有相應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三是本案中,掘進中存在的這兩個重大安全隱患,是稍具煤碳行業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的,而出事礦井從開始掘進工作就無探放水措施且邊掘進邊采煤、以煤養巷時間長達兩年多,趙某某等人每季度檢查,其應當有能力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監督整改。況且發現該井存在這二個重大安全隱患,也并非需要較深的專業知識。
(二)構成玩忽職守罪的因果關系上并非只有“直接”原因,而排除“間接”原因
可以肯定地說,發生在重大安全責任事故背后的玩忽職守行為都不是“直接”原因而是“間接”原因。因為事故的“直接”原因肯定是重大勞動安全責任事故罪的承擔者(如生產企業的礦主等)的違法、違規生產、作業等行為。其行為是“間接原因”這一前提,并不能一定得出“無必然因果關系”的結論。況且,“間接”、“直接”之于“必然”、“偶然”,并非因果關系中按同一分類標準所分。
不作為犯罪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認定,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負有特定的避免義務。關于這一點,作為全縣安全工作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兼煤炭行業主管部門雙重職責的安監局分管礦山井下安全的趙某某對礦山井下安全事故的發生“負有特定的避免義務”,特別是對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負有特定的避免義務”,在本案中毫無爭議;二是行為人必須具有履行這種義務的能力,無疑,客觀上趙某某是具有“履行這種義務能力”的;三是由于沒有履行特定的作為義務,才引起了這一結果。筆者認為,本案中正是由于趙某某沒有履行特定的作為義務,有能力排除而沒有排除“掘進中未采取探放水措施”和“風井采煤”這兩個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加上四門二井風井在掘進、采煤過程中鑿穿 “老塘積水”這一因素以及其他同樣未履行避免義務的“原因”的同時存在作用,才引起了“四門二井風井“9.10”特大水害事故,致使18名采煤工人死亡”這一結果的發生。如果認為這并非“必然”因果關系,那么礦主等人在“掘進中不采取探放水措施”和“風井采煤”這兩個重大安全隱患存在的情況下,“組織安排工人冒險采掘作業”的行為同樣不構成犯罪。因為如果不加上四門二井風井在掘進、采煤過程中鑿穿“老塘積水”這一因素以及其他同樣未履行避免義務的“原因”同時客觀存在并產生作用,事故的發生同樣不是“必然”的,因為該行為不“必然”遇上“老塘積水”。顯然,這樣理解因果關系中的“必然”是錯誤的。所謂多因一果,其本身就是“多因”共同所致的“一果”。考慮某一“因”對“結果”的“必然”性,不能假設“結果”發生過程中其他“多因”或一“因”的不存在或改變,只能依其過程中的客觀存在。
在確定因果關系的基礎上,其行為(特別是對于多因一果的情況)是否構成犯罪,是否達到追究其刑責,即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通常衡量、考慮的是特定危害結果發生后,哪些行為對結果產生了作用,起了多大作用,行為人應否承擔及應承擔多大責任等,即該“原因”對危害“結果”的產生所起作用力的大小、是否是“重要”原因、對實施該“原因”行為的行為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本案中,作為全縣安全工作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兼煤炭行業主管部門雙重職責的安監局分管礦山井下安全的趙某某多次到現場檢查,不認真履行職責,沒有有效監督事故直接責任者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條件下組織安排工人冒險采掘作業”的行為,存在嚴重的監督失職。對于“9.10”特大水害事故致“死亡18名采煤工人”的危害結果而言,其監督失職這一“因”,是除了直接責任者“明知該井有透水重大隱患,組織安排工人冒險采掘作業”這一直接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對“事故結果發生”的“作用力”僅次于“直接原因”的“作用力”。其主要表現在:
1.四門二井以冷風洞井作為風井掘進,其整改報告無任何圖紙資料,四周情況不明,掘進工作僅憑礦長、安全員等人經驗,更為重要的是掘進中未采取探放水措施(甚至連探放水設備都沒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作為監督部門的檢查執法人員,每季度至少到該井檢查一次,其卻對此未予過問,更談不上監督,未對此提出任何意見和整改措施。如果趙某某正確履行職責,是除了礦主及礦上有關管理人員外,最能排除掘進中未采取探放水措施這一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最能阻止透水事故發生的。因為即使四周情況不明或有滲水等情況,只要采取探放水措施,就不會有透水事故發生,更不會有工人死亡這一結果(放水時井下工人要出井)的發生。對發生透水事故這一層面的結果而言,趙某某等人的監督失職行為是重要原因。
2.四門二井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而一直生產,在冷風洞井未與四門二井主井接通之前,主井、風井均為獨眼井,不能生產。如果趙某某等人只是對掘進中未采取探放水措施這一重大安全隱患監督失職,即使發生透水事故,死亡的工人只能是掘進的工人,即最多死亡幾人 (因為掘進工作面只能容納3、4人操作)。應當特別注意的是,四門二井“9.10”特大水害事故造成的死亡人員是18名采煤的工人。換句話說,如果趙某某等人正確履行職責,也是除了礦主及礦上有關管理人員外,最能排除風井采煤這一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最能防止透水事故致死亡18名采煤工人這一結果發生的。因此,對發生透水事故致18名采煤工人死亡這一最終結果(本案中的結果,是死亡18名采煤工人而非透水)而言,趙某某等人的監督失職行為更是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犯罪嫌疑人趙某某的監督失職行為與“9.10”特大水害事故發生18名采煤工人死亡這一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涉嫌玩忽職守罪。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四分院[40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