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成發 歐新鐵
在鄉鎮農村延伸檢察工作面臨的困境與突破
———以四川省彭州市檢察院檢察工作點為視角
文◎李成發*歐新鐵*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在基層鄉鎮聚集了諸多的利益和沖突,未能及時協調和化解;由于經濟體制和運作機制的變革,人民群眾團體和個體勞動者壓抑了諸多訴求,未能通暢表達[1]。各種群體訪、群體性事件層出不窮,這些矛盾和事件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是對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的一種考驗。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但是檢察機關自身在鄉鎮并無派出機構,對于基層鄉鎮的法律監督容易出現盲點。針對這些情況,2009年3月,成都市檢察院黨組作出在鄉鎮、社區設立檢察工作點的決定,其宗旨是使檢察窗口前移,方便服務群眾,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樹立檢察機關服務大局、執法為民的良好形象。先后在成都地區設立326個檢察工作點,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化解社會矛盾,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中央政法委提出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我們認為,檢察工作點的設立不僅切合了和諧社會的要求,更是檢察機關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重要舉措,在基層鄉鎮延伸檢察工作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為進一步提高檢察工作點成效,我們以成都地區彭州市檢察院為視角,分析檢察工作點面臨的困難,并提出解決的對策。
(一)群眾工作經驗的缺乏與現實需要的沖突
自199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了《人民檢察院鄉(鎮)檢察室工作條例》,同年政治部下發了《關于整頓各類檢察室的通知》,著力規范鄉鎮檢察室的運行,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很多地方撤銷了鄉鎮檢察室。檢察干警,特別是中青年檢察干警出了校門就進入檢察院,基本上沒有在鄉鎮工作過,群眾工作經驗比較缺乏。一些同志,到了鄉鎮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開展工作;遇到群眾的問題,不知道怎樣回答,如何解決。另一方面,部分鄉鎮面臨許多棘手的上訪和群眾工作,寄希望于駐點檢察干警協助解決,許多同志比較畏懼,認為介入過深,會脫離檢察職責,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介入過淺,工作又會流于形式。如何把握工作的范圍和介入的尺度,是許多駐點干警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此相反,控申部門和民行部門干警,由于長期接觸基層群眾,在駐點工作時就顯得比較從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傳統的執法辦案習慣與角色轉換的沖突
檢察機關由于長期沒有鄉鎮派出機構,檢察人員的視野和工作重心一般都集中于案件的辦理,除少數部門外,檢察人員的主要工作都是在辦公室處理,習慣于坐堂辦案。檢察工作點制度實施后,對這種傳統的辦案方式提出了挑戰,要求檢察人員必須轉變思維、轉換角色,從辦公室走出來,深入鄉鎮、走進農村,踏踏實實地發揮自己的法律專業優勢和法律監督職權,為鄉鎮服務,為群眾解惑。表現為從執法者向法律宣傳者轉變、從法言法語向土言土語轉變、從坐堂辦案向走村串戶轉變、從單純執法向和諧執法轉變。這些轉變既是檢察工作點的客觀要求,也是對大多數檢察干警,特別是對中青年干警是一種考驗。
(三)區縣級檢察院現狀與深入開展工作的沖突
1.區縣級檢察院普遍存在編制緊張、人手不足的問題。
2.區縣級檢察院普遍存在激勵手段有限的問題。
3.區縣級檢察院存在檢察工作點外部環境不夠順暢的問題。
我們首先必須明確的是,檢察工作點是檢察機關在基層鄉鎮延伸檢察工作的重要載體,是切合檢察工作實際和現階段服務大局工作實際的重要舉措,盡管在探索階段仍然面臨一些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切實采取措施,創新工作,就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未來。
(一)統一思想認識,充分重視基層群眾工作
目前,法律監督最大的需求在鄉鎮、最薄弱的環節也在鄉鎮。強化法律監督必須要有陣地,法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在鄉鎮分別設有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而檢察機關缺乏基層機構,廣大鄉鎮成為法律監督的盲點[2]。作為法律監督機關,不能無視基層這塊陣地,事實上,大量的違法犯罪都是發生在基層,發生在鄉鎮,發生在農村。檢察機關如果放棄了鄉鎮農村這塊陣地,我們不僅失去了基層群眾的印象,也失去了許多對基層進行法律監督的機會??梢赃@樣說,如果失去了鄉鎮農村,我們檢察制度也就失去了茁壯成長的土壤。著力抓好涉農檢察工作,把法律監督的觸角延伸到廣大農村,全力服務農村改革發展,是檢察工作的重要任務。[3]當前,成都提出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中央提出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其方向所指重點均為鄉鎮,在此情況下,成都市檢察院提出的檢察工作點措施,是真正契合實際的重要舉措,檢察工作點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檢察機關服務大局能力的高低,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此基礎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檢察職業道德教育,使干警真正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而不是索取,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暫時的物質利益,而是通過努力工作實現自我價值。作為一個檢察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將身心融入檢察工作點工作,扎扎實實做好群眾工作,將檢察工作點作為“試金石”、“大熔爐”鍛煉自己,不斷提高自身基層工作經驗,不僅成為一名合格的檢察干警,而且成為能做鄉鎮工作的基層干部。
(二)加強制度建設,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抓好制度建設、促進規范運行是保證檢察工作點健康發展、長遠發展的關鍵。必須做好各項制度的細化、完善和補充,并及時將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轉化為制度保障對工作的指導作用。彭州市檢察院在鞏固去年檢察工作點首辦責任制、一站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職位代理制、駐點告示制、監督檢查制等六項制度基礎上,今年采取多種措施深化檢察工作點工作。
1.制定《檢察工作點考評辦法》。從2010年開始,院檢察工作點領導小組每年根據考評結果對名列前五名的優秀檢察工作點給予通報表彰,推薦參加成都市院優秀檢察工作點考評,按照我院表彰獎勵辦法實施獎勵。凡考評不合格的工作點要限期整改,針對存在問題查漏補缺,直至合格為止;對于整改后仍不能達到合格的單位,通報全院并取消該工作點駐點干警當年參加評先、評優的資格。
2.實行院領導包片負責制。將全院20個檢察工作點分為5個工作片區,分別由5名院領導分片負責。院領導的工作職責是檢查、督查駐點工作人員認真完成駐點工作任務,指導并協調駐點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另外,將駐點聯絡員工作情況向該鎮黨委政府匯報,以促進檢察工作點工作。
3.績效考核與職務職級晉升掛鉤。將檢察工作點工作納入院目標考核,對駐點工作人員考核直接關系到個人和所在科室的考核,考核成績作為個人和科室負責人在職務、職級晉升上的重要內容,并進行院內通報和公示,充分調動駐點工作人員積極性。
4.暢通出口和輸入新鮮血液相結合。積極和黨委政府聯系,暢通人才輸出渠道,將我院優秀干警推薦到主干線任職,對表現惡劣不思進取的干警建議其調出檢察機關。同時,積極做好返編和招考工作,及時錄入新進人員補充新鮮血液,緩解人手緊張的困境。
(三)加強宣傳匯報,形成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是應進一步加大向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匯報或通報建立檢察工作點有關情況的力度,設立檢察工作點工作情況??浞址从辰⒐ぷ鼽c的背景、目的、意義及主要工作成效,使有關領導更加清楚檢察機關的重大工作部署和重要改革創新措施,以爭取更大支持,使檢察機關建立檢察工作點的決策逐步轉化為黨委的決策,從而逐步解決經費保障等問題。二是高度重視檢務公開、檢察宣傳與檢察工作點運轉的有機結合,充分運用各類媒介和黨政機關內刊平臺,積極向鄉鎮、街道基層和群眾宣傳檢察工作點工作職責和方式方法等,既提升檢察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又取得鄉鎮、街道基層和人民群眾的信任,推動形成良好的外部環境。三是應定期培訓檢察工作點聯絡員和駐點干警,不斷增強聯絡員協助做好檢察工作點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駐點干警基層工作能力,以檢察工作點出色的工作成績贏得尊重和認同。
(四)強化角色轉化,實現檢察人員四個轉變
要做好檢察工作點工作,駐點干警還必須改變傳統的辦案方式,從角色上進行轉換,實現四個轉變。
1.從辦案人員向法律宣傳員轉變?,F在已經進入“五五”普法檢查驗收階段,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提高,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的法治意識,與法治社會的要求還有很長的距離。對人民群眾進行法律教育和法律宣傳,不僅是法治社會對司法人員的職責要求,更是我們作為司法人員的義務。因為,法律不僅是我們的專業,法治更是我們的理想。作為法律專業人員,我們不僅要執法辦案,更要進行法律宣傳,為推動我國法治化進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要完成辦案人員向法律的義務宣傳員轉變,特別是在檢察工作點工作中,由于大量接觸的是基層群眾,尤其要注意進行法律宣傳,將依法辦事的理念灌輸到人民群眾中去,使基層干部和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良好習慣。
2.從法言法語向土言土語轉變。在基層鄉鎮開展工作,還必須注意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不能像平時出庭和寫報告一樣,使用法言法語或者書面詞匯。太書面的語言,群眾聽不懂,也不好接受,必然會產生抵觸情緒,更不用說順利開展工作了。因此,駐點干警要注意將專業詞匯轉化為群眾熟悉的、樸實的語言來交流、溝通,使他們容易理解和接受。做好基層群眾工作,這是一種考驗,也是一道必須邁過的門坎。這種改變并不是一種簡單的語言敘述方式的轉變,而是標志著檢察干警基層工作能力的提高,做群眾工作水平的提高。
3.從坐堂辦案向走村串戶轉變。成都市檢察機關開展檢察工作點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改變檢察機關傳統的坐堂辦案方式。傳統的辦案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要求,甚至可以說越來越脫離群眾,越來越失去自己生存的土壤。我們說的走村串戶,不是說沒事到農村亂轉,而是指結合自己的檢察業務工作,結合檢察工作點職責,深入農村開展工作;是指不能單純的閱讀卷宗后作出處理決定,需要通過審查卷宗發現案件反映出來的個性和共性問題,再進行實地調查和分析,形成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供領導和相關部門參考,解決相關問題。如維穩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留守兒童問題、校園安全問題、災后重建犯罪問題等等。通過檢察工作點這個平臺,我們有了更進一步接觸基層群眾的機會,如果還是習慣于坐堂辦案,不深入群眾了解情況,就根本失去了設立檢察工作點的目的。因此,我們要學會走村串戶的做群眾工作,進行法律宣傳和矛盾化解等,提高自己的群眾工作和基層工作水平。
4.從單純執法向和諧執法轉變。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是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這就要求我們檢察干警,在平時的執法辦案過程中,一是不能簡單地夠罪即捕、夠罪即訴,要考慮到案件的情節、性質、社會影響等因素,在辦案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該嚴則嚴,當寬則寬,充分發揮不捕、不起訴等職權,通過刑事和解、社區矯正、回訪考察等措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二是將查辦職務犯罪案件和預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穩定職工情緒,化解不穩定因素,促進一個單位,乃至一個行業的機制建設。三是在關注民事行政抗訴案件的同時,更要注重對農民工工資、環境污染等對社會公共利益進行維護,通過公益訴訟保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結語:檢察工作點是檢察機關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維護穩定的重要舉措,是檢察機關堅持人民屬性的必然選擇。一項重大工作舉措在其探索前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遭遇到一些前進中的困難,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漸完善。我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在看到檢察工作點成績的同時,正視其中存在的困難,并提出解決措施,也許只是一個地區的特殊情況,惟愿能為該項工作的完善盡一份力量。
注釋:
[1]樊崇義:《正視矛盾、抓住特征才能化解矛盾》,載《檢察日報》2010年2月1日。
[2]邵長生:《重構鄉鎮檢察室》,載《人民檢察》2009年第2期。
[3]馬勇霞:《把法律監督的觸覺延伸到廣大農村》,載《求是》2009年第12期。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檢察院[61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