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講】喬 旭 任 琛 檢察官
北京地稅原副局長朱鳳珍受賄案偵破紀實
【本期主講】喬 旭 任 琛 檢察官
喬旭,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宣傳處助理檢察員,2008年參加檢察工作,曾在《檢察日報》發表《揭秘京城特大假藥案:媒體廣告成幫兇》、《揭秘兩院合并:北京新西城的加減法》等文章,在《法制日報》發表《內控缺失滋生國企巨貪》,在《北京支部生活》發表《執法為民促和諧》,還在都市媒體發表文章多篇。2009年獲得國家公務員嘉獎和先進個人。
任琛,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宣傳處助理檢察員,曾辦理過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督辦的犯罪嫌疑人吳美榮、孫華平、王向軍貪污案,多次獲得院級嘉獎,2009年榮立個人三等功。
核心提示:北京市崇文區地稅局原副局長、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涉外稅務分局副局長朱鳳珍,日前被西城區法院認定受賄100余萬元,以受賄罪判刑13年。西城區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二處檢察官任琛,講述了在此案中辦案檢察官們與朱鳳珍斗智斗勇,最終拿下案件的偵破過程。
2009年4月14日,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接到了北京市檢察院轉來的案件線索,該線索反映北京市地稅局崇文分局、涉外分局副局長朱鳳珍涉嫌收受王福生(另案處理)的北京富華有限公司的下屬公司新富公司的賄賂100余萬元。
反貪局偵查二處的金文勝副處長和任琛檢察官接到此案件線索之后,迅速開展了初步調查。檢察官先把目光鎖定在了朱鳳珍的工作和家庭財產上面。調查顯示,朱鳳珍的家庭財產尚無來源不明的情況,而朱鳳珍在崇文地稅擔任黨組副書記,主要負責稅政,和新富公司的納稅業務沒有直接關系,如果線索屬實,新富公司為什么要賄賂朱鳳珍100多萬元呢?這錢到底是以什么形式付給朱鳳珍的呢?
經與領導匯報,檢察官立即把偵查重點轉向了新富公司。因為朱鳳珍是稅務官員,檢察官就重點調取了新富公司的稅務檔案和稅費管理、稅務稽查等案卷相關材料。發現北京富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新富公司)應繳納的稅款滯納金229萬余元被違規免除,而當時朱鳳珍擔任北京市地稅局涉外分局的黨組副書記,雖然不主管稅收稽查工作,但此違規免除是否與其有關呢?檢察官經過找當時工作人員調查核實,發現此違規免除正是朱鳳珍利用自己黨組副書記的身份“打招呼”的結果。
職業敏感告訴檢察官,權錢交易的序幕可能就此拉開,可是朱鳳珍到底是通過什么方式取得了100萬余元的好處呢?檢察官擴大了偵查范圍,將所有與新富公司稅務有關的全部資料都調取查看,以求發現蛛絲馬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艱難的摸查排除,新美公司(新富公司的下屬公司)的稅務代理公司中瑞智博咨詢有限公司進入了檢察官的視線。中瑞智博公司在2004、2005和2006年代理新美公司的稅務工作,服務費為每年30萬元。簽約時間是每年的年初。
奇怪的是,中瑞智博公司在2004年和新美公司共簽訂了三份合同。一份是正常的稅務代理合同,金額為30萬元,是在2004年初簽訂的。另外兩份合同,卻是相互抵消的合同,一份借款合同,簽訂時間在3月份,內容是新美公司借100萬元給中瑞智博公司,借期為1年。而在借款快到期的12月,中瑞智博公司又和新美公司補簽了一份稅務代理合同,內容是新美公司支付中瑞智博公司稅務代理費100萬元,將這份借款合同的賬抵消了。
很明顯,2004年底的這個稅務代理合同是虛假合同,目的就是為了沖平100萬元的借款。新美公司為什么要白白送給他的客戶100萬元呢?經調查,中瑞智博公司的股東叫朱鳳梅,正是朱鳳珍的妹妹。
至此,朱鳳珍的問題已經漸漸明朗。此時距離接到案件線索已經近三個月。2009年7月9日,西城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對朱鳳珍正式立案偵查。
因為朱鳳梅與此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此人是否能成功到案決定了案件是否能順利偵破,檢察官決定將朱鳳珍和朱鳳梅兩姐妹同時傳喚到案??紤]到朱鳳珍是國家工作人員,每天都要上班,而案件一直在秘密偵查,朱鳳珍毫不知情,抓捕難度不大,但是朱鳳梅的行蹤并不固定,如果先抓捕朱鳳珍勢必驚動朱鳳梅,到時她臨時逃竄案件的難度就增加了。
考慮至此,檢察官就將抓捕的重點放在了朱鳳梅身上,并立即兵分兩路,一路監控朱鳳珍,朱鳳梅一旦到案則立即對朱鳳珍采取措施,一路跟蹤朱鳳梅確定其行蹤,伺機抓捕。
而這一跟就是三天。
檢察院派出了三組人馬,分別在朱鳳梅家、公司所在地及臨時辦公地等她有可能出現的地方進行蹲守堵截。第一組守候在朱鳳梅的家附近,兩天一夜毫無收獲。第二組在朱鳳梅的公司蹲守,可是也沒見其蹤影。檢察官分析,像朱鳳梅這樣的稅務代理公司經理,代理哪家公司業務,那家公司就成其臨時辦公地點,因此她的行蹤就更不固定了。而通過二天的追蹤,檢察官發現朱鳳梅公司的財務人員是固定到公司來上班的,檢察官判斷,別人也許不知道朱鳳梅的行蹤,但是她手下的財務人員因為工作必須向她報告應該是知道她的行蹤的。于是檢察官重新制訂了追蹤策略,變蹲守堵截為找人領路、主動出擊。第二天下班后,檢察官就蹲守在該名工作人員的居住小區確認其正常在家休息,以防線索中斷。天亮后,兩夜未好好休息的檢察官卻絲毫沒有倦意,在第一時間和該名財務人員直接見了面,對其講述了朱鳳梅涉案需抓捕的情況,并提出了請其協助抓捕的要求,并在其帶領下,順利將朱鳳梅抓獲。與此同時,在紀委的帶領下,朱鳳珍同時被抓捕到案。
“我和新富公司的老板是朋友,平時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是正常的朋友交往。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值得你們調查?”
“稅務局的官員就不能和企業老板交朋友嗎?誰規定的?官員和老板一起吃飯聊天的多了,為什么我吃飯就有經濟問題了?”
“我妹妹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我沒有幫她介紹過客戶,她和新美公司的事我也不清楚,她是成年人了,有權處理自己的問題,我無權過問?!?/p>
朱鳳珍面對檢察官的訊問,態度相當的傲慢,雙臂在胸前交叉,以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反問著檢察官。
朱鳳梅態度不錯,但是卻將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
“我和新美公司是有100萬元的借款未還,后來簽訂了一個稅務代理補充協議將這筆錢沖掉了,那是因為2002和2003年我也給新美公司提供過服務,但是他們沒有支付過服務費,后來經過協商就在2004年補簽的協議,這100萬元就是那兩年的服務費。因為我和新富公司的老板關系不錯,我又實在缺錢,所以他就多付給了我一些錢,純屬朋友之間幫忙,此事和我姐姐沒什么關系?!?/p>
從初步的訊問,檢察官知道,朱鳳珍對此事敗露是早有預謀,所以事先對朱鳳梅做了安排,制訂了攻守同盟。很可能是考慮到朱鳳珍的特殊身份,權衡輕重之后,決定由朱鳳梅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因為欠錢不還又另立名目抵消對于普通公民也就是民事責任,而朱鳳珍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就是受賄了。
既然朱鳳梅顧及親情,那朱鳳珍應該不會無動于衷。檢察官決定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攻破兩姐妹的防線,而重點突破口則選擇了朱鳳珍。
“你知道‘零口供’嗎?”在訊問陷入僵局后,檢察官出其不意,忽然問了朱鳳珍一句。
“‘零口供’?”朱鳳珍顯然沒想到,檢察官忽然提出這個問題,一下子愣了。
“‘零口供’就是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犯罪事實拒不供認。但是法律規定,如果在案的證據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照樣可以對其定罪。你這個案子,有各方證人證言還有發票合同等實物證據證實,你妹妹的確從新美公司拿到了100萬元。而新美公司王福生承認,他之所以給你妹妹100萬元是因為和你有過特殊的關系,是因為你之前幫過他的忙,幫助他們違規免除了那229萬元的滯納金?!?/p>
“你大概認為這100萬元是你妹妹拿的,與你無關,那你就錯了,你也不想想,你妹妹在你之前找過王福生,他為什么連見都不見她,更別提給她100萬元了,為什么你一通電話王福生就答應給錢了呢?沒有你的職務地位,沒有你之前利用職權對王福生的幫助,他可能不可能接你一個電話就平白無故給你妹妹100萬元?”
“你是稅務政策方面的專家,不知你有沒有認真研究過法律?知不知道我們國家有關受賄罪的相關法律規定?最高法和最高檢有一個司法解釋是這么規定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謀取利益,授意請托人以本意見所列形式,將有關財物給予特定關系人的,以受賄論處?!?/p>
“你這個案子中,你妹妹就屬于解釋中說的‘特定關系人’。也就是說,你受賄的事實證據都在案,你一味不承認,都推在你妹妹身上,你想想看,你妹妹扛的了嗎?豈不是最后你姐妹倆都要為此事負責,害了你妹妹?”
“你媽媽是癌癥晚期吧?據你說一直是你這個妹妹在照顧她,難道你一定要讓你媽媽在這個時候看到兩閨女同時淪為階下囚?難道忍心看你媽沒人細心照顧?”
“我說,我全說…”朱鳳珍淚流滿面,失聲痛哭。
事情還要追溯到2000年5月,當時,朱鳳珍任職的涉外分局發現投資房地產的北京富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需要補繳稅款250萬余元,同時需加收稅款滯納金共計220萬余元。當時,公司老板王福生找到朱鳳珍幫忙,朱鳳珍遂利用自己的職權和影響力,建議領導免除滯納金,理由是富華公司是納稅大戶,近期資金困難,對東城區以及本市的貢獻都挺大。朱鳳珍的意見隨后被采納,此后朱鳳珍就與王福生建立了長期聯系。而按照稅法及有關規定,稅款滯納金是不能被免除的。
2001年10月,朱鳳珍的兒子出國留學,找到王福生幫助辦理,王福生隨即安排讓自己的公司為其辦理了出國留學簽證,并支付了各種手續費1.6萬元。
2003年,王福生設立的北京新美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了西直門的項目,與首鋼簽署相關協議總造價3.1億,其中2.7億是拆遷費,但首鋼沒有開發票,新美公司在核算時無法將這部分列為成本。朱鳳珍于是推薦她妹妹到新美公司做稅務代理。王福生安排他人與朱鳳梅的中瑞智博公司簽訂了2004-2006三年的稅務代理咨詢合同,每年稅務代理費是30萬元。按照當時行情,30萬元一年的服務費是很高的,但朱鳳珍經常向王福生抱怨說妹妹在新美公司的項目上工作很辛苦,2004年,朱鳳珍以中瑞智博公司資金緊張為由,向王福生借款100萬元。后又以資金緊張無法還款為由,要求王福生把這筆借款做成了稅務代理咨詢費,于是王福生安排財務人員與朱鳳梅簽訂了一份稅務代理合同,中瑞智博公司向新美公司開具了發票,沖平了借款,朱鳳珍得到了100萬元。
偵破此案之后,檢察官的心里沉甸甸的。
檢察官發現,在此案中,朱鳳珍利用自己的職權便利,在2000年的時候為請托人違規免除了滯納金,到了2004年底方借妹妹買房之際,利用妹妹的咨詢公司通過訂立服務合同的方式索賄100萬元,時間跨度之長,索賄受賄方式之長期和隱蔽,由此可見一斑。
檢察官強調指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無論打著什么旗號的索賄受賄行為及其他貪贓枉法謀私牟利的行為,肯定都要留下蛛絲馬跡,絕對無法逃過偵查人員的火眼金睛,徇私者可能會獲得一時一己之利,但是,終究是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的。
“企業老板為什么要千方百計和高官交朋友?為什么要把自己的錢白白的送給高官?他們一點都不傻,他們看中的是高官手中的職權可以帶給他們的利益。”
“但是我們的很多官員意識不到這一點,覺得和企業老板吃吃飯聊聊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因而不知不覺被拖下了水,甚至把黨紀國法拋在腦后,主動下水,以權換錢。”
朱鳳珍在徹底交代自己的問題之后曾經懺悔:“我作為地稅干部不應該跟王福生這樣的納稅企業的老總一起吃飯,我沒有把和這些老總吃飯沒有當回事,并幫助其獲得在稅收上的一些不正當利益,給國家造成了損失。我愿意積極退賠不應該拿的收入,希望組織能夠給我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從輕處理我的問題?!?/p>
“朱鳳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晚了。最后只能接受法律的懲處?!睓z察官金文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