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野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
俄語翻譯在語境角度看漢語多義詞中的應用研究
◆趙 野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
作為兩個語言社會之間的交際工具,翻譯是促進語言文化進步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思維和語言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思維和文化的差異反映了不同語言在形成過程中的語言心理,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把握好思維差異對多義詞的準確翻譯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多義詞在俄語翻譯中語境因素對翻譯的影響——包括常用搭配、詞語的文化背景、上下文的聯系等來提高俄語的翻譯準確度和俄語學習者的語言把握能力等。
語境 俄語翻譯 多義詞 思維
翻譯是將兩種不同的社會語言之間的交際過程聯結起來的紐帶。它促進了語言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加深了一種語言和另一種語言之間的聯系。一般來說,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理解原文并搞清楚在這種語境中言論的上下文意思并把握講話者的話語意圖;所以一詞多義在翻譯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一旦一個詞語的意思翻譯錯誤,兩個不同民族或國家的人在互相理解和表達溝通的過程中就會發生偏差。
世界上的大多數語言都存在普遍的一詞多義的現象。一詞多義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模式在歷史文化的演變過程中不斷地發生變化并導致詞語概念的擴大。認知語言學強調在不同的名族、國家和地區,人們的經驗和認知能力的差異導致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和價值取向的不同,這對人們在促進語義的形成過程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俄語和漢語的互譯過程中,我們往往是按照漢語的慣常搭配去對俄語的詞語進行套譯。這種套譯有可能翻譯準確,但是會造成跨文化交際障礙。例如,“走”(и д т и),漢語和俄語都表達“步行”的含義,但是,“走”派生出來的意義卻大相逕庭。我們漢語可以有“走調”、“走味”、“走風”,但是俄語卻不能用“и д т и”來表達,必須用“д е т о н и р о в а т ь”、“п о т е р я т ьв к у с”、“в ы д а т ьс е к р е т”來表達;而俄語中的“и д т и”可以說“Э т о тт о в а ри д ё т х о р о шо”、“Шё л с н е г”、“И д ё т с о б р а н и е”、“О к н а и д у т н а с о л н ц е”和“Юб к а т е б е и д ё т”,“и д т и”的這些意義在漢語中卻無法找到,也不存在這樣的搭配。這些俄語詞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這種商品賣得不錯”、“下雪了”、“窗戶向陽開”、“正在開會”和“這裙子合你的身”,這和“走”一點關系都沒有。
俄語民族在同一事物的觀察角度和語境觀察中不同于漢語的角度,在選擇詞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也就顯露出很強的差異和復雜性。加上兩個民族在社會文化背景、歷史悠久程度、語言發展時間的差異,相同的詞派生出來的詞語就顯示出很強的民族性,由此產生的不同概念和語義。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結合語境,注意詞語前后的不同搭配和不同的文化內涵來確定其正確的意思,就能夠避免出現各種生僻的不倫不類的翻譯。
一詞多義和生活中常用的詞語和短小的詞語最容易形成結合。一般來說,越是常用的簡單的詞語越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被推廣和普及,越短小的詞語越能承載更多的義項。我們先以“打”為例來對漢語多義詞在翻譯成俄語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說明。
漢語中“打”的基本義為“拍打”、“敲擊”、“拍擊”、“打擊”的意思,基本義項與俄語的“у д а р я т ь/б и т ь”基本意義是大致相同的。例如“打人”(б и т ь)等;漢語中的“打”的引申義和衍生義大多與手的動作相連。例如“打水”等,后來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演變,許多動作原本不是與手有關,但是由于這些動作都是比較常用和習慣的,也就派生出如“打欠條”等。但是,俄語的“у д а р я т ь/б и т ь”卻沒有派生出這些義項,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分別用不同的俄語詞來表示。先看一組“打”的組合詞語的俄語翻譯: (括號內為“打”的衍生義)
打鼓(敲打)у д а р я т ь/б и т ьвб а р а б а н
打門(敲)с т у ч а т ьвд в е р ь
打酒(買)к у п и т ьв и н о
打水(收取)и д т иэ а в о д о й
打草稿(計算)с о с т а в и т ьч е р н о в и к
打撲克(作游戲)и г р а т ьвк а р т ы
打傘(舉)р а с к р ы в а т ьз о н т и к
打欠條(付給)в ы п и с а т ьв к и т а н ц и ю
打毛衣(編結)в я з а т ьс в и т е р
打短工(從事)р а б о т а т ьп о д ё н щи к о м
打電報(通發)п о с ы л а т ьт е л е г р а м м у
打井(建造)р ы т ьк о л о д е ц
打圖樣(做上記號)с д е л а т ьч е р т ё ж
打領帶(捆)з а в я з а т ьг а л с т у к
這些義項均為“打”的基礎義和衍生義,都表示某人或者某物對他人或者他物施加作用或者影響使之發生變化,或者某人或某物由于外界作用而發生變化。其中打門和打鼓都是表示敲擊、敲打,是打的本意,是指杯子和鼓在外界的打擊作用下破碎或發出聲音。另外其中幾項的意思是指對物體施加影響和壓力;剩下的“打”的意思是指某事某物努力,并發生某種變化或者現象。另外漢語中“打”還可以作為介詞使用,比如說“打今兒起”、“打這里一直往北”也是與基礎義有一定的關聯。在俄語中,一般用“с”、“о т”、“и э”三個前置詞表示介詞,表示方位、順序等,其實都是表示空間和時間的變化聯系。因此也是與語境密切相關的。
在不同的語境下,漢語進入俄語體系的語境后就體現出語義的多面性。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實可以推斷出語義的場景,同時也可以根據場景來推斷語義。
語言大師索緒爾曾經說:語言是一個系統,語項的意義是由洗浴在系統中的位置決定的。同意語言的內部,所有表達互相鄰近的觀念的詞都是互相限制的。
在進行俄語學習和翻譯的過程中,既要了解多義詞的母語義項,又要關注母語的義項和俄語的翻譯義項之間的某些聯系。多對俄語的語言環境進行了解是避免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翻譯俄語的重要學習內容。
[1]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倪波,顧柏林.俄語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3]王德孝.現代俄語理論教程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4]束定芳.現代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5]王志堅.從語境角度看漢語多義詞的俄語翻譯[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