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衛生學校 仝 玲 牛力華 王冬杰 苗冠軍
河北大學 陳 雪
河北省廊坊市社科聯 楊蘭閣
對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的調研與思考①
河北省廊坊市衛生學校 仝 玲 牛力華 王冬杰 苗冠軍
河北大學 陳 雪
河北省廊坊市社科聯 楊蘭閣
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表示:廊坊地域雖小,卻有包容開放的寬闊思路,有加快融入京津都市群的主動意愿。廊坊在環首都經濟圈的建設中,要實現在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中全面對接,同城一體快速融入京津冀都市群,需要京津冀區域統一規劃,經濟結構均衡發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區際利益協調機制,建立并完善區域組織保障系統以及協調統一的區域經濟發展規范,建立統一的地區性金融市場,做到思想上共識、發展上同步、功能上互補。
廊坊 環渤海 休閑商務中心 構筑
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就是利用全省打造環首都經濟圈之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搶占新興高端市場,建設休閑產業和各類商業商務會展設施集群,把廊坊建成京津之間大都市人休閑居住、休閑辦公、休閑創作、休閑會展、休閑洽談、休閑保健、休閑觀光等高品質健康生活執業的首選之地和創富金區,成為廊坊新的產業標志和城市品牌。
首先,廊坊具備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的客觀環境條件。一是文化條件。廊坊在歷史傳統與時代潮流的激蕩交匯中,擁有“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計較”的大氣;不畏強手,要強爭先的銳氣;開放包容、自信謙仁的和氣,這種充盈天地之間的人文特質,構成廊坊精神的內涵,是全市人民共同的價值取向,是實現休閑商務中心的文化條件;二是政務環境。廊坊積極推進陽光政務、電子政務,強化問責體制建設,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促進企業放心經營,放手發展,為產業擴張、項目投資創造了優越的政策環境。
其次,廊坊擁有與北京同城發展、全面對接的天時、地利、人和機遇。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托,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長點。”河北省已經確立了環首都經濟圈發展的總體建設思路,在鄰近北京1000公里的范圍內,建設一個發展特區。這個發展特區將包括京東、京南、京北三個新城,以及七個人口在30萬以上的中等規模城市,將環繞北京建成一個全封閉的城市帶。對這個特區,“將給予比深圳更優惠的政策”。其實,國家發改委早在2004年就啟動了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編制,但京津冀的融合發展一直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GDP考核、政治體制障礙等因素。
最后,廊坊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后發優勢,助推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的順利實現。廊坊作為京津冀都市圈、環渤海經濟帶的腹地,是連接京津之廊,環渤海之坊,改革開放以來被寓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京津之間,亮在廊坊。”到市場經濟階段,廊坊在這個區位上,處在后發狀態,它的優勢是以前沒有過早、過急、過濫地開發太多地段,保留了一個較好的土地后備資源,也保留了較好的生態環境,在這樣一個地方,北京、天津什么樣的資源都可以借用。有高端的市場資源、高端的科技資源、高端的金融資源,整個城市呈現生態、園林、綠色、宜居、宜業的狀況,良好的生態環境與高端、高效、低污染的產業相結合,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型農業,這種新型農業是城郊型、都市型農業,集觀光、農業生產、生態等多重價值于一體的綜合性經濟和生態農業。
廊坊借全省打造環首都經濟圈之機,努力把“京津冀電子信息走廊、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打造成為廊坊新的產業標志和城市品牌。廊坊構筑休閑商務中心的“休閑”主要指:旅游、保健、養生、養老;“商務”主要包括:會展、物流、產業集群等。
首先,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有利于盡快打造廊坊的經濟增長極。廊坊面對現實,力求把區位優勢變成發展優勢,克服燈下黑、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傳統觀念,不怨天尤人,善于打造與北京有差別的承接轉移平臺,有效地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和功能分散,迅速接受北京技術、人才、信息、資金等高級要素的溢出,盡快提升廊坊的發展水平,并善于與全球合作,吸收大量外資企業來華,將廊坊打造成為整合全球資源的戰略平臺,廣泛承接全球產業和技術轉移,建設成最開放的地區,推動重點區域率先發展、跨越發展,在對接中與北京同城發展,成為廊坊新的經濟增長極。
其次,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有利于疏解北京的巨大發展壓力。近年來,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北京像許多國家的首都一樣,城市功能過度集中,出現了人口膨脹、交通擁擠、資源緊張、房價高漲、發展空間受限、改善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等突出問題。其他國家的首都針對這些問題,巴黎、東京、倫敦、首爾等城市都基本采取規劃建設衛星城或新城的做法,推動首都功能在城市圈內合理布局與分工,緩解中心城區壓力,形成整體的集聚優勢。借鑒國際經驗,分散首都北京功能勢在必行,廊坊通過打造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在北京附近建設成為承接北京部分功能的衛星城、產業園區和基地,可以拓展北京的發展空間,有效減緩北京的各種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多種形式的政府間合作,建立穩定有效的地方政府協調機制,完善區域互惠共享發展體制。
最后,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有利于釋放首都優勢,促進廊坊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是一種經濟集群現象,也是城市化發展的一條規律,當今世界,幾乎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首都經濟圈,作為優質生產要素富集的特殊載體,是最活躍的區域經濟中心。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可以建立起吸納、傳導和放大北京優勢的廣闊平臺,促進資源整合、產業整合、功能整合、管理整合,推動廊坊與京津冀地區的共同科學發展。
現代西方休閑商務中心區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日趨衰落的現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充分考慮人的生存空間因素,致使大量的中高收入階層遷至郊區。所以,廊坊商務中心區的規劃建設不應只考慮商業和辦公樓的絕對數量,還應當充分重視人的生活質量和舒適程度,做到以人為本,把人們的休閑運動納入到商務中心區的規劃建設中去。
首先,建設“休閑”城市,營造適合人居的家園,把廊坊打造成北京人養老、健身、度假、休閑的旅游帶,是吸引京津人群聚集的魅力基礎。我國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國家民政部調查結果,現在我國大中城市空巢家庭達到70%。廊坊要以服務北京老年群體養老為重點,分期分批建設養老基地;圍繞北京地區日益增長的保健康復服務需求,在北京周圍分期分批建設健身康復基地,培育集保健、康復、鍛煉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體系。圍繞北京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在北京周圍分期分批建設休閑度假旅游基地,打造集休閑、度假、娛樂、交流為一體的大型旅游綜合體,開發建設一批特色鮮明、設施配套、品位較高的精品休閑旅游品牌。
其次,建設“商務”城市,大力招商引智,聚集人才,形成與北京的全方位對接,是實現合作共融的人才基礎。通過北京廊坊周的宣傳,加大宣傳攻勢,把廊坊品牌打出去;同時,加大力度引進戰略投資者,選準有利時機,主動尋機洽談,力求有合作潛力的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力度聚才,把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統籌起來推進,實現用產業集聚人才,用人才集聚產業模式。
再次,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報告關于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上來,統一到十二五規劃上來,是實現發展的思想基礎。京津冀要在以下方面達成公識:一是在加快環首都經濟圈產業發展中,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京津廊要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引導產業相對集聚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格局;二是京津冀相關部門要制定以環首都功能區為主的發展規劃,及其相應的政策體系支持。
最后,京廊互動,行動同頻,互利互助,優勢互補,在京津廊形成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帶,是實現目標的行為基礎。而京津冀三省,2009年GDP合計為36600億,占全國比重僅為10.9%,距離達到全國1/3還差75180多億,需要比現在凈增兩倍。廊坊處于京津冀城市群的中間地帶,實現優勢互補將會快速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現在廊坊大部分功能是對京津特別是北京的單項補充,而不是互補,發展是單項的而不是雙向的,廊坊要努力處理條條塊塊關系,制訂必要的、能夠兼顧各方利益、協調各方面資源的規劃,對環京津地區的基礎設施和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實現平衡發展、包容發展和創新發展。
[1] 俞孔堅等.城市設計彰顯生態與人文精神[J].城市規劃,2010.
[2] 李景元等.廊坊精神解讀[R].廊坊日報.2009-01-13.
[3] 廊坊市政府工作報告.
F270
A
1005-5800(2010)12(c)-224-02
2010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重點課題(201002039)。課題題目為《對廊坊構筑環渤海休閑商務中心的調研與思考》。
仝玲(1963-),女,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碩士研究生,副教授,河北省廊坊市衛生學校副校長,主要從事社會學、德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