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技學院 汪國紅
淺議企業管理標準的提高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重慶科技學院 汪國紅
管理也能帶來生產力。管理標準的提高是經濟效益增長的關鍵,本文首先介紹了管理標準的內涵和概念內容,接著對提高經濟效益在企業發展中的必要性進行了評述,最后提出了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標準等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措施。
管理 管理標準 經濟效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企業競爭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企業面臨的競爭異常殘酷和激烈,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獲勝,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還關系著國民經濟的穩定。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如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就成為企業管理的主要任務。管理能帶來生產力,一個企業管理標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經濟效益,因此,探討企業管理標準的提高對經濟效益的影響,能為企業提高管理標準、增長經濟效益帶來實踐建議和理論指導。本文首先介紹了管理標準的內涵,接著對經濟效益在企業發展中的必要性進行了探討,最后針對企業管理標準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提出了提高管理標準增加經濟效益的具體管理措施。
企業管理的對象是企業的人、財、物,管理標準就是為管理好企業的人財物,使之消除相對應的危險源,并能有序、高效地運行它們所制定的標準。管理標準的特點要求管理標準必須要明確、具體,并且要符合實際。管理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其中每個企業的管理標準必須是三個標準的統一,而不能相互沖突。一般情況下,在企業內管理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對人的管理標準。對人的管理標準是指作為企業管理對象的員工在企業內部工作時,應該工作的內容和不應該工作的內容,以及應該以什么方式工作和應該以什么順序工作,以及應該在什么時間工作和不應該在什么時間工作;對財的管理標準。對財的管理標準主要是對企業財務的管理標準,主要包括對于企業管理費用的支出時,哪些應該支出哪些不應該支出,哪些支出應該足額支出哪些應該不繳納,哪些應該報銷哪些不應該報銷等;對物的管理標準。對物的管理標準主要是指對企業的固定資產以及工作場所和工作環境的管理標準,主要包括企業的機器設備的運行狀況應該達到什么標準,企業工作場所和工作環境管理措施是否完備,是否處于安全范圍內。
經濟效益是決定企業運行成功與否的經濟尺度,它的高低會直接決定企業的成功與否。經濟效益是指通過商品和勞動的對外交換所取得的社會勞動節約,也就是企業生產的成果與企業投入生產的成本之間的比較。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獲取經濟利潤,而利潤的獲取是以低的成本贏取更多的產品和勞務后二者之間的差額部分,因此可以看出,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決定著企業盈利能力的高低,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意味著企業能夠在成本投入一定的情況下,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和勞務,從而有利于企業利潤的增加和擴大再生產。凈利潤的增加才能吸引更多的股東對企業進行投資,隨著投資的增加企業才有充足的資金進行技術更新,才能改造生產流程,擴大生產的同時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具有社會意義。凈利潤的提高還能給企業帶來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在企業內部企業才能有實力提高員工福利,改善員工工作場所和工作環境,也才能更好的進行環保、低碳生產和經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不僅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和企業員工的切身利益,還關系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具有經濟和社會的雙重意義。
3.1 加強人才管理,以人為本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能否做好人才的管理工作,充分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關系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在企業管理中,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作用,尊重人,關心人,為人才的職業發展提供幫助和支持。企業的管理標準也應該充分考慮人才的實際情況,根據每個崗位的不同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標準,使他們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在合適的崗位上從事適合他們自己的工作。同時,在考慮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企業在對人才管理中應該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激勵人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企業做出貢獻。另外,在管理標準的實行中,企業還應建立相應的人才開發和培養機制,從人才形成的全過程加強管理。
3.2 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財務制度是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是企業運營中的重要環節。財務管理是一項需要綜合性能力的活動,它貫穿于企業的一切經濟組織活動中,企業提高管理標準必須要在財務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建立完善、規范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這樣企業才能有效地提高經濟效益。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加強企業資金的管理,使企業資金的籌措和運作高效運作,提高資金效率,加速現金的流通使企業現金流動合理有序。
3.3 加強營銷管理,完善產品和服務銷售網絡
企業經濟利潤的實現要靠產品的銷售來實現,企業產品能否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市場,關鍵在于企業營銷管理的水平,因此,加強企業的營銷管理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收回投入的成本的關鍵,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營銷過程中,由于產品是在顧客和零售商以及企業之間流動,因此這個環節最容易出現假公濟私、貪污受賄、私設小金庫等腐敗現象,加強營銷管理可以從根本上杜絕這些不良現象的出現,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運營的成本,從而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作為營銷管理重要內容的銷售網絡的建設,能為企業產品的銷售提供最直接的渠道,使產品能以最快的速度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因此,大力建設銷售網絡能夠促進企業營銷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3.4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努力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企業的經濟利潤等于企業的銷售總額減去企業的總成本,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努力降低總成本有利于企業利潤的最大化。要完善成本管理就應該從源頭上做起,在材料采購和原材料的檢驗入庫方面,加強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和實現材料采購源頭的多元化,努力在原材料供應商中尋找可靠和價格低的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加強企業設備的管理,努力減少損耗,同時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加強對生產流程的管理和改造,努力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成本。
3.5 不斷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實現現代化的管理
企業組織結構是企業組織內部各個有機構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聯系方式或形式,以求做到有效、合理地把組織成員組織起來,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協同努力。企業組織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管理水平。建立高效、有序的企業組織結構,不僅能夠實現崗位配置的最優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管理層次,有利于企業信息資源的流通和共享。現代化的管理標準要求企業建立扁平化的企業組織結構,努力降低管理層次,保證企業信息的流通順暢,從而有利于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總之,企業管理是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程,管理標準的提高是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它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是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保證,如果沒有管理標準的不斷提高和規范化,就沒有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企業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最終也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我國企業管理標準還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這就需要企業在將來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探索企業管理的新方法、新措施。
[1] 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四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 歐新黔.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J].中國行政管理,2007,(7):6.
[3] 李運文.管理體系標準的重要進展[J].核標準計量與質量,2007,(2).
F272
A
1005-5800(2010)12(c)-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