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三亞學院藝術分院 方心馳
淺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關于企業形象的建設
—— 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海南大學三亞學院藝術分院 方心馳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形象作為企業進入社會的一張“綠卡”,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備受人們的青睞。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觀念已經不適應當今市場的發展規律,這就迫使企業要逐步改變自己的競爭戰略。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標從硬實力的競爭轉向軟實力的爭奪,這也是目前國際企業之間競爭的新趨勢。
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 核心競爭力 發展建議
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過去被人們忽略的企業形象問題,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消費者需求趨于多樣化、個性化的今天,人們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單純的使用價值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們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商品的附加值,其中包括商品廠家的企業形象。因此,企業形象在企業競爭的地位越來,重要,眾多企業將“形象致勝”這一理論落實在了企業經營管理中。
企業形象的定義可謂是百家爭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一般被公眾認可的是:企業形象—— CI(即CorporateIdentity),是社會公眾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所感受到的一些形象,包括社會公眾和內部員工對企業的整體印象和總體評價。
隨著中國加入WTO與國際市場接軌,國際金融危機浪潮的襲擊,使中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在國際化大浪潮的強烈沖擊下,企業家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我,調整戰略,以求走得更加長遠。經營戰略調整的焦點自然而然放在企業形象這一軟實力的競爭上。
企業環境形象、產品形象、領導和員工的形象這四個因素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整體形象,只有這四個要素都擁有良好的形象,企業形象才會令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1 企業環境是企業文化最基本的反映
企業環境代表著企業領導和企業職工的文化素質,標志著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影響著企業的社會形象。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對于企業的發展相當重要。關于企業環境,通常情況下會分為兩種:硬環境與軟環境。硬環境是指企業的硬件配套設施,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而軟環境是指企業的工作環境,沒有定式,很難塑造。哈佛大學商學院皮爾遜教授曾將“績效標準、經營概念以及人員價值觀”定義為企業工作環境的組成要素。而“績效標準”卻是這三個要素里最基礎的。因此,作為企業經營者應該了解企業環境的要素,并一一塑造,為企業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2.2 領導和職工的整體形象是企業內在素質的具體表現
要特別注重對企業領導形象的塑造。就現階段發展水平來說,一個高素質的企業領導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據世界著名的博雅公關公司調查的結論,領導個人的形象占組織40%的形象,企業領導的形象在企業形象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企業職工的形象決定著員工的精神面貌和士氣,是企業發展的保障,也就決定著企業的生命力。
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講到,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從而也指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先進企業的前進方向——先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指支配企業及其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時, 向自然索取、與社會交往中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這種價值理念體現在每個員工的意識上,當然最終就成為指導員工行為的一種思想,因此,企業文化最終作為企業的靈魂而存在。
3.1 企業文化是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是實現企業制度與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精神紐帶力量,是企業制度創新與經營戰略創新的理念基礎,是一個企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若想走得更遠更強,必須有良好的文化為依托。時刻激勵、警醒員工奮發進取,在實現企業社會價值的同時也體現出自身的價值,這是一種理想的共贏模式。
3.2 企業文化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企業的自主開發能力是企業技術水平、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的具體表現,企業的開發不能總踩著別人腳印走,要拿出自己的東西來,要敢于超越。這就要求企業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為指導,因而突顯了企業文化的重要。
第一,企業文化是員工所信奉的價值理念,是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企業文化在企業競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型企業管理的靈魂與核心,引導著企業前進的方向;第二,企業在長期的經驗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在這些文化理念中往往滲透了很多企業創始人以及領導人獨特的人格特質。這種不可動搖的信條和理念將成為企業核心的競爭力,具有獨特性。企業文化以及它內在的各種特定要素構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獨特的企業文化會令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因此,先進的企業文化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保障。企業要形成核心競爭力就得以先進的企業文化作為基本保障。
4.1 提高產品質量,走品牌路線
盡管很多營銷專家將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性推向到了極致,但是國內大多數消費者購買產品時還是會把產品本身的價值放在第一位。雖然產品的附加值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但是不是主導原因。佳能集團能在數碼相機領域鰲頭獨占,成為企業領頭軍,是因為他們手中握有核心技術和嚴格的質量管理措施。所以,企業必須提高產品的質量,堅持質量致勝才是企業發展的王道。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之前必須堅持走品牌戰略路線,價廉物美的產品才能得到顧客的信賴,才能占領市場份額,從而爭創名牌。
4.2 完善售后服務,堅持顧客為尊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里,同樣的產品之間的競爭不單單只針對產品本身的質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物時選擇同樣使用價值的產品時更看重的是產品的附加值,比如產品的服務。用戶的要求是企業整個活動的中心和出發點,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服務營銷”這一概念貫徹到企業經營中,他們將客戶視為上帝,不只向客戶賣產品,更是向客戶賣出他們優質的服務,通過優質的服務來贏得顧客的口碑與滿意度,海爾的成功離不開它那句“真誠服務到永遠”。我國家電行業的售后服務工作已經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但是相當多的產業服務質量仍很差,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所以,企業應該健全和完善售后服務體系,通過消費者良好的口碑,爭取更多的市場占有率。
4.3 利用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傳播企業形象
當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電視、網絡等各種各樣的媒體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商業競爭時代,再優秀的產品稍不留神也有可能被競爭對手擠壓出局。因此,提高產品知名度及企業形象是擺在每一位企業決策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加強企業的宣傳力度可以使得產品在市場推廣中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因此,企業應該做到兩手抓,一手抓產品質量,另一手抓企業的宣傳。以此提高知名度,占領市場的占有率。
4.4 提升企業核心價值觀
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它是所有企業的目標先驅,是企業奮斗的基礎。如果一個企業始終堅持不變的核心價值觀,在時間的累計下,這種不可動搖的信條和理念將成為企業核心的競爭力,是別人無法抄襲模仿,也無法替代的,具有獨特性。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比如,風靡全球的松下集團,它的領導松下幸之助在企業用人上對人品人格極其重視,他認為人品不好的人才能越大,反而對社會的危害越大,對于人品人格的考查成了他在員工選拔時的重中之重;中國房產巨頭萬科集團也有屬于他們的企業核心價值觀—— 創造健康豐盛的人生。把客戶當成他們永遠的朋友,把人才當成企業最大的資本。堅持以人為本、企業文化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靈魂因素,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外在表現的重要觀念。
一言以蔽之,企業形象的內容是全面的,它不僅僅是企業產品的形象,而且是企業總體文化的表現,涉及的因素比較多。因而作為形象設計的公共關系部門,應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公眾的心理需求、興趣和習慣,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以確保企業形象的完美,同時又與眾不同,獨具一格。
我們在企業管理的時候必須把企業形象的塑造作為一項緊迫任務,堅持“三個代表”、“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理論,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方針,在加強企業形象建設時做到“內聚人心,外塑形象”。
[1] 王永萍.以形象力提升競爭力[J].商業文化,1999,(2).
[2] 良好的企業形象是贏得市場的法寶[J].企業家信息,1997,(89).
[3] 最受贊賞的外商投資企業[J].財富,2002,(8).
[4] 樹立企業形象的工具[J].改革月報,1997,(9).
[5] 李蔚,吳峰.忠告海爾[J].企業管理,2003,(1).
F270
A
1005-5800(2010)12(c)-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