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胡青春 郭 輝
民營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胡青春 郭 輝
我國民營經濟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但是,目前一些民營企業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當前民營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究促進民營企業健康和諧發展的策略。
民營企業管理 制約因素 企業文化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國民營企業不斷發展,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營企業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神話。民營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探究保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策略已經為企業管理層以及學術界關注,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焦點話題。
在全球化市場競爭的形勢下,民營企業的科學管理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在民營企業管理中凸顯了很多問題,這主要表現在:
(1)家族式管理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我國民營企業大多是實行家族式管理的,據有關資料顯示,在私營企業中,重要職位由“家族”成員擔任的比例高達40%。有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的組織結構不明確,不是靠健全的機制和客觀事實來管理人,而是感情用事,喪失原則立場,以人情代替制度,最后必然導致管理的漏洞、經濟的損失和親情的失落。民營企業的家族成員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而決策者卻集經營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于一身,其經營行為不受任何人監督,可以對所雇職員隨意處分,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經營權和監督權沒有分離,不能實行民主化管理,使職工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職工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也不可能全心全意地為企業創造利益。因此,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成了民營企業發展的最大阻力。
(2)企業管理不科學,運行機制不完善
近些年,民營企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但企業管理卻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有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的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也有一部分民企有規章制度,但是規章制度流于形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執法不嚴,獎懲不力。管理不夠科學規范,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影響了企業的穩定和發展。
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都無法適應快速的發展,而導致生產管理混亂,運行機制不完善,浪費了很多資源,占用了大量時間,生產的產品卻不合格,使企業瀕臨危機。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隊伍的薄弱和管理水平較低。
(3)文化背景不深,培訓意識不強
由于政治和歷史等原因的影響,大部分民營企業家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他們認為企業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先進的生產技術、高超的營銷手段等,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發展,企業文化沒有強的沉淀。有的雖然認識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在推行企業文化時,沒有做好全面系統的計劃和安排,而是憑企業家的主管決策隨意實施,造成活動的零散和無序,無法建立系統完善的企業文化體系,企業的文化理念不能真正融入員工的思想意識中。
有些民營企業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有效的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也不能把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員工的職業理想相結合,沒有強調員工的主體性,沒有關心員工的自我實現的意識,不愿意在員工的學習和開發上花資金和精力,導致人才的流失。
(4)財務管理混亂導致資金危機
一些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核心地位缺失,企業財務管理十分混亂,財務機構不健全,缺乏強有力的監控機制,財務人員素質不高,導致財務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模式僵化,管理方法落后,經常出現收款不足、資金不能正常回籠以及成本控制不當等現象,使企業陷入危機。
銀行借貸是民營企業主要的籌資途徑,但是有的企業沒有良好的資信,企業的個人信譽、企業聲譽、收支記錄不良,不能有效的籌集資金,企業因資金不足而無法正常運行。
鑒于民營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個策略提高管理水平,確保企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1)更新管理理念,實現管理民主化
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要求民營企業家轉變觀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逐步推廣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經營模式,把統一管理與分層管理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組織責權利的分配。用全新的理念認識、發掘、配置和激勵人才,企業領導者以授權方式給下層有能力的人相應的權責利,把企業經營目標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和努力方向,以行之有效的激勵方式,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效率,從而增強企業活力,確保企業的健康運行。
(2)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運行機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企業制度,規范和完善管理體系,促進企業治理機構創新,使企業的權力機構、監督機構和執行機構之間職責明確,確立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規范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使企業向“管理制度化,工作標準化,行為規范化,操作程序化”邁進。企業的經營決策、人事管理、質量管理、知識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技能管理等都要進行變革和創新,要想方設法擁有本領域領先的核心技術,強化競爭力,走股份制和公司制的道路。
(3)重視文化建設,加強教育培訓
一個企業要想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取決于企業是否建立有良好的文化。有了積極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就等于企業有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培育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實質上是民營企業家通過自己示范和教育,把自己的價值觀復制給員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民營企業家的素質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企業家應該積極加強對自身素質的培養。
民營企業要高度重視人的作用,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要重視塑造人和培養人,為員工發展提供機遇和條件,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去接受企業、贊同企業、維護企業。同時,要重視與員工人際關系的改善,充分展示出企業積極向上、團結進取的精神面貌和和諧的人際關系,及時肯定員工的成績,采納員工的合理建議,增強他們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忠誠度。幫助員工找到職業生涯發展和企業發展的結合點,并努力為他們提供一個能夠展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結合員工的工作需要和工作能力經常開展職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
(4)加強財務監管,維護資金安全
要健全財務組織機構,建立嚴格而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實行民主參與財務管理,實行財務公開,形成制衡機制。政府應為民營企業提供外部監督,執法部門要建立責任人追究制,加大對民營企業不法會計行為責任人的追究力度,使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日趨規范。
企業領導人要了解一些會計知識,真正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支持和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企業聘用的會計人員必須持有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經常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加快會計電算化和網絡建設,實現會計信息化,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對會計人員要定期進行培訓、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從事企業會計工作。加強成本控制,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機制,通過預算和考核,落實企業成本目標和責任;能科學地進行經濟活動分析,為改善經營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方建議,供企業領導決策參考。
總之,民營企業只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強化企業文化和員工培訓,嚴抓企業管理,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就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確保企業的健康、和諧和跨越式發展。
[1] 趙筠,楊印山.我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集團經濟研究,2007,(4).
[2] 韓經倫,鐘耕深.知識經濟時代民營企業的“人才陷阱”與出路[M].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2000,(8).
[3] 胡銳.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7).
[4] 孔德蘭.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策略分析[J].浙江金融,2006,(4).
[5] 劉宇.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05,(5).
[6] 肖曙光.新世紀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向[J].企業探究,2006,(1).
[7] 李雅麗.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05,(4).
F272
A
1005-5800(2010)12(c)-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