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厚榮
(江蘇省盱眙官灘中心小學)
上好作文評講課 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錢厚榮
(江蘇省盱眙官灘中心小學)
作文評講 學生 寫作水平
作文評講是小學生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作文教學中,作文的評講是十分必要的,它在整個作文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學生的評價,要有利于激勵和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發展。評講好作文是提高學生寫作、欣賞能力的有效途徑。
傳統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師全批全改,精批細改。但這樣做卻加重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批改負擔,一方面限制了學生作文數量,同時學生從中收效甚微,常常是作文本發到學生手中學生只看一眼總批和分數,不能從中領悟并改進。
我們探討并嘗試集體批改。我們先將全班作文瀏覽一遍,大致了解本次作文共同的優缺點。從中選擇幾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交同學們在課堂上集體批改。把準備集中批改的作文印發給每個學生一份,由每一位都改一遍。讓學生找出其中錯別字、語病、詞不達意的地方等等,力使文章完整,這是批改的第一步。在文章沒有這類問題之后,交全班同學討論該文的問題,是否有力表達中心、文章辭藻是否華麗、文章素材選取是否恰當、文章結構是否合理、層次是否清晰。找一些寫作能力強的同學發言,在大家評過之后,教師再針對學生還未發現的問題進行補充。
評講時組織同學們開展了小組互評的活動,組成四人批改小組,其中一人為小組長,組長讀文后,組織討論,共同修改,其他三名學生積極評議,同學之間互相影響,促進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讀文、評文的過程中,學會了欣賞別人文章的優點,針對別人的文章提出寶貴的意見。比如:文中哪個詞用得好、哪個句子用得好就用特定符號劃出來,還可加上旁注(這個詞用得真妙或這個句子太形象了);哪個句子表達不夠準確,哪個片段不具體等,學生都能發現。學生通過參與互評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同時,他們學會了欣賞別人,學會了尊重他人,學會了傾聽別人的意見,虛心接受別人的看法,使合作探究的精神在習作互評互改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小組批改的做法,給了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評改中相互溝通,相互啟發,學會合作,思維活躍,集思廣益。他們不但在相互批改中得到了鍛煉,還提高了他們的作文水平,這不能不說是條妙計。
對學生作文的評語教師要慎重。有時一個評語會使學生喪失對寫作的信心,會刺傷學生的自尊心。為激發起學生寫作文的興趣,我們教師總結出評話的幾條原則。具體來說就是“兩少”“兩多”“兩富”,即“少下斷句,少用不”“多加鼓勵,多帶情感”“富有文學性,富有趣味性”。
在評語中,我們不僅要在理論上指導學生作文,還應該在情感上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同時,要注意評語的文學性及趣味性。一條好的評語應盡可能具有適當的文學色彩,必要時可以引用到詩句和名言,具有生動活潑的語言和耐人尋味的含意,讓學生帶著欣賞的態度去閱讀領會,讓學生從心里佩服和贊嘆老師的才華,從而成為他們效仿的榜樣。比如:“主題不鮮明”,可以說“難識廬山真面目”“有抄襲之嫌”可以說成“似曾相識燕歸來”,同時還具有趣味性,會讓學生在微笑當中懂得教師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