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濤
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當今是以信息化、知識化和全球化為特征的,對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針對企業集團在財務管理上具有的產權關系復雜化、投資領域多元化、財務主體多元化、財務決策多層次化、關聯交易經?;忍攸c,嚴格監控企業集團財務風險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對財務風險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控制措施,將會對企業經營帶來巨大影響,從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
財務風險分為:籌資風險,即因借入資金而增加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投資風險即由于不確定因素致使投資報酬率達不到預期目標而發生的風險;資金營運風險即現金流出與現金流入在時間上不一致導致資金鏈斷裂所形成的現金流量風險;收益分配風險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給企業今后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而帶來的風險。
在企業中,不顧自身的能力和發展目標,熱衷于鋪新攤子,盲目投資,造成嚴重損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企業在進行任何一項投資之前,都應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綜合考慮各項因素的基礎上,當投資項目所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正時才是可行的。風險是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不能達到預期的不確定性,是一個動態現象,具有很強的傳導性。一個企業的風險會傳導到另一個企業,一個部門的風險可能會使其他部門遭受損失,產生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因此,本文所指的組織風險傳導是指風險在組織內部的多個相關利益單位之間進行傳遞和影響。盲目追求外延式擴張即所謂多元化經營,未經深入調查研究便亂上投資項目,最終破產也是不足為怪的。
籌資分為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相比較而言,由于權益性資本不能抵稅及其不可收回性,權益資本的成本要高于債務資本的成本。衡量融資效果的兩個重要指標是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資產負債率反映債權人提供的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該指標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負債比率越大,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獲取利潤的能力也越強。如果企業資金不足,依靠欠債維持,導致資產負債率特別高,償債風險就應該特別注意了。由于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資金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產權比率反映債權人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比例。反映企業的資本結構是否合理、穩定,同時也表明債權人投入資本受到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一般說來,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中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
在資金營運方面,企業集團流動資產中,若存貨所占比重相對較大,由于存貨流動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另一方面企業必須為保管這些存貨支付大量的保管費用,導致企業費用上升,利潤下降。企業還要承擔市價下跌所產生的存貨跌價損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損失,由此產生財務風險。在應收賬款管理中,企業存在較多的注重銷售業績,而忽視應收賬款控制狀況的問題。有時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占有率,大量采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導致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企業在賒銷過程中,由于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盲目賒銷,會造成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將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占用,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
股利分配政策不僅影響與企業相關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與公司的籌資問題和資本結構問題密切相關,涉及到企業的長遠發展。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如何確定股利支付比率、以何種形式發放股利、股利政策的穩定性等。股利政策可被看做是表明公司發展狀況的重要信息,除重大的投資機會、未來收入的重大變動等特殊情況外,公司通常傾向于較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由于企業為了長期穩定地發展,一般較注重積累,而不傾向于導致企業現金流出的現金股利分配方式;較注重企業的經營成果,即利潤指標,而對股價關心較少,從而在收益分配上產生財務風險。
日趨激烈的競爭和理財環境的不確定性使企業集團面臨的風險不斷加劇,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和化解企業集團財務風險,使企業集團持續健康地發展,是當前財務管理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