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唐
教育部增設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已有十余年。這期間,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極大促進了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進程,復雜的經濟環境和多樣的金融產品對財務管理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財務管理》便是近年來一些高校陸續開設的致力于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技能、注重實訓的課程。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深刻體會到,期初鋪墊性內容的合理安排,對學生學習核心的財務建模部分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筆者對期初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
開設一門課程的目的和意義,不僅是制訂教學大綱和各類教學文件的指導思想,還貫穿于教師組織教學的全過程之中。因此筆者認為,在授課之初讓學生明確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和意義,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于此后教學活動的開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計算機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可以通過引言或導論的形式向學生傳遞至少如下三個信息:1.為什么要學習計算機財務管理?2.應該怎樣來學習這門課程?3.從這門課程里能學習到哪些內容?第一個信息是讓學生認識到該課程能在他們所學的專業和將來的工作中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第二個信息是根據課程性質,將適宜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學生,便于他們酌情選用,以提高學習效率;第三個信息實際是使學生了解教師的教學思路和內容安排,從而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計算機財務管理主要是運用Excel軟件作為工具來模擬和求解財務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在建立財務模型之前必須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具備熟練的Excel軟件操作技能。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加上平時對Excel軟件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學生在使用Excel作為工具軟件來解決問題之初,會感到有些陌生甚至困惑,因此,安排一些時間幫助學生重拾與財務管理密切相關的一些Excel操作的基本技能,并傳授一些進階性的實用技巧,不僅對于保證本課程的教學效果,甚至對于畢業生今后的實際工作都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其一是基本操作。如特殊字符錄入、快捷鍵使用、行列及單元格格式設置等,這些訓練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會”,事實上在可視化的操作環境下學生通過摸索和尋找大多能夠達到預期的結果,但所耗費的時間卻不少。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快”:實現一個目標有多種方法,而我們試圖尋找更簡捷的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這種訓練不僅讓學生在此后的學習中可以更加專注于如何解決財務管理問題而不會被軟件操作問題所牽絆,更讓他們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因快捷高效而更具競爭力。
其二是公式和函數的運用。熟練掌握一些常用公式和函數,會對此后財務數據的處理和財務模型的建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公式,主要介紹引用、算術、文本、比較四類運算符及運算優先次序,Excel中存在的各種數據類型和他們之間的排序規則,公式的引用方法和引用類型等。此外,還介紹數組公式和命名公式的使用方法,一些對普通公式掌握較熟練、基礎較好的學生會更加領略到這兩種公式帶來的高效。對于函數,Excel中公式繁多,功能各異,想在一門課程中全知全會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這還不是這門課的主旨而是輔助工具。所以,只選取其中處理數據常用的約20~30個函數來講解,其中,尤以現值、終值、凈現值、內部報酬率等財務函數為重點,因為他們正是運用Excel作為財務管理利器的體現,可以在籌資、投資等財務模型的建立中直接使用。
其三是圖形圖表與數據分析。圖形圖表能夠將抽象數據快速傳達為形象信息,引導閱讀者最先專注于重點,相對于枯燥單一的數據表格,他能更清晰地顯示各數據要素間的關系,使信息的表達生動且美觀。當學生將來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將紛繁的財務數據以通俗易懂和在不同假設條件下可變的形式演示或報告時,精湛的圖表繪制技術無疑會使他們的工作錦上添花。因此,在這一部分講授圖形圖表的繪制思路、根據不同需要選取不同類型圖表的一般規律、繪制成表及美化等。在圖形圖表之外,還專門介紹Excel中一個進行數據分析的得力工具——數據透視表。財務管理是一項管理的學科,而計算機財務管理正是要通過對財務數據的科學分析,從而提取出有效信息,以作為管理決策的參考或佐證。數據透視表以其高效的數據挖掘和整合能力成為學生在本課程內的必修功課。
計算機財務管理的終極目的還是指向“財務管理”的。以上這些Excel的功能和技術,只是實現這一終極目標的手段,但是,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將使學生在接下來本課程核心內容——財務建模的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以更高的效率實現優質的建模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