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芹 閆曉宇
會計信息質量對企業的發展一直起著導向作用,會計信息質量來源于會計信息系統,一直以來人們都是根據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但是我們認為,信息需求是會計信息系統發展的直接動力,這一動力在網絡經濟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作用將更加明顯。
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強化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而信息需求的擴張必然推動會計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可以說,信息需求的不斷提高與信息供給的相對不足之間的矛盾,正是促使會計理論不斷創新、會計方法技術不斷進步、會計信息系統日趨強大的直接動力。
信息技術作為制約會計信息需求的條件之一,其技術性能主要體現在存儲介質和網絡水平兩個方面。采用磁介質和光介質存儲技術,必然促使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產生新的需求,并對手工模式下的信息生成和傳播方式帶來深刻的影響。
從網絡技術看,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實現了信息在網絡內部的傳輸和共享,而且提供了全新的網絡管理環境,進一步激發企業和與企業相關的外部利益集團共同應用網絡平臺交換和共享會計信息的需求。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這一矛盾主要表現為會計信息需求的迅速擴張與會計信息系統的相對不足。具體分析如下。
1.信息需求內容的多元化
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充滿風險的市場競爭,信息使用者既要了解企業過去的交易和事項生成的會計信息,更需要把握企業未來的會計信息,因此,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獲取收益。可見,多元化、全面性是新經濟環境下信息需求的基本特征。
2.信息需求時效的快捷化
定期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是傳統會計的基本特征,這一建立在會計分期假設基礎上的信息披露辦法,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已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時效要求。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信息使用者必須隨時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和發展動態以及各種外部因素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他們需要的是實時化的會計信息。這就是說,快捷化、實時性也是當前信息需求的特征。
3.信息需求對象的個性化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信息使用者因決策對象和達到的目的不同,所需會計信息之間的差別必然增大,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提高,信息使用者已不再滿足于紙介質的信息載體和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表述方式上也不再限于文字和表格,他們希望更多的運用音像等高科技手段展示信息內涵。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個性化、差異性已經成為信息需求的又一特征。
首先,在現行的會計信息系統中并不關心使用者的具體需求,但面對多變的經濟環境、復雜的會計事項和迅速擴張的會計信息需求,現行會計信息系統缺乏針對性、靈活性、務實性的局限則日漸顯露。
1.由于信息提供者完全掌握了信息生成和披露的權利,不可避免地會在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中造成扭曲信息的現象,特別是在原始數據向綜合數據的加工和推導中,這種扭曲既可能因為技術性錯誤導致,也可能因為信息提供者人為篡改造成。
2.任何一種市場的繁榮和發展,都是由供需雙方共同維系和相互促進的,缺少任何一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導致市場的萎縮。沒有會計信息需求的拉動,會計信息的供給就會停滯不前,會計信息的質量就不會提高,會計市場就不會繁榮和發展。
基于上述矛盾,要想推動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絕不能依靠簡單的修補或局部的整改,而必須以網絡技術為平臺,根據信息需求再造會計信息系統。
現行會計信息系統中,信息的處理和生成過程主要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加工和信息輸出三個環節,且三個環節全部由信息供給方按照固定的信息處理規則和加工程序完成,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動的接收供給方輸出的信息。“需求決定型”會計信息系統的核心思想在于重新劃分信息處理的權限,將數據加工和信息輸出的權利交給信息使用者,由信息使用者制定和維護信息加工規則,并按照自己的需求生成或“組裝”相關的信息報告。
在需求決定型的會計信息系統中,信息用戶不只是信息產品的消費者,而且在一定意義上成為會計信息市場的主體。但由于信息用戶的需求層次不同信息使用者也不一定都具有使用和維護報告生成器來組裝自己所需信息產品的能力,因此,信息使用者必然會把該種功能讓渡給信息中介機構去完成,并為此支付相應的費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對會計信息系統的傳統觀念要從根本上進行改變,以信息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選擇對企業有利的會計信息,制定適用于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