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英
(湖南省衡陽縣曲蘭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原創性的缺失分析
◆胡利英
(湖南省衡陽縣曲蘭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原創性是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從教與學兩方面提供了個性化的,未曾出現過的教學呈現。從初中語文課堂原創性缺失表現,分析了初中語文課堂原創性缺的失原因并提出教學策略。
語文教學 原創性 缺失
所謂原創就是能夠提供個性化的,前所未有的東西。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原創性是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從教與學兩方面提供了個性化的,未曾出現過的教學呈現。縱觀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我們發現,原創性已經逐漸缺失。
原創性的缺失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表現為借鑒或照搬使語文教學缺失本性,課堂盲目遵從使語文課堂缺少靈性。具體分析如下:
教學需要借鑒,這是無疑的,但借鑒只能代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的教學行為,如果至始至終的借鑒,那就缺少個性了。縱觀初中語文課堂,借鑒或照搬的非常普遍,有的課堂的教學模式或者文本解讀完全是幾個名師的組合,有的課堂的教學分析就是某一名師的再現,即便對個體問題的研究與分析,也能看出其他語文教師的影子。這樣的課堂自然沒有個性,這樣的語文教學自然遠離語文教學本質。我曾聽過一位教師的語文課,從文題解說,結構分析到文本解讀完全照搬他人,沒有自己的影子。
語文教師手上都有不少的資料書,其中教參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現行的教參書對文本解讀較為詳細,很多文章后面還附錄了教案設計示例,我們的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參書時盲目遵從,對教參書上的觀點毫不懷疑,以至于在語文課堂上缺失了自己的教學個性。如《故鄉》一文主題的分析,教參書上有這樣一些觀點:“故鄉”是中國人精神的反映。從孩子的純真、有生氣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鈍,表現了中國普通民眾的生命和活力怎樣被扼殺;表現中國社會愚昧、落后、貧窮的輪回。從閏土父子和楊二嫂身上,可以看出這樣輪回的影子;渴望純真的人與人的關系。再回故鄉,“我”和閏土、楊二嫂等人已經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閡;表現知識分子對辛亥革命以來道路的探索。我們的教師在解讀這一篇文章時,就無從下手了。我曾聽過幾節解讀《故鄉》的課,語文教師們或者截取其中一點大家分析,或者直接列出這幾種觀點讓學生選擇,然后針對選得較多的一方進行分析。這都是盲目遵從教參導致的語文課堂教學靈性的喪失。盲目遵從還表現在對教材的敬畏上,我曾在一節語文課上聽到過這一樣一句話:教材都這樣說,難道有錯。這件事發生的背景是學生對教材中的一個語句進行質疑時,教師很理所當然的回答。
傳統語文教學比較看重教師在課堂上“教”的行為,以教師的教定位課堂教學的優劣,這一傳統觀念對語文教師的影響特別深重,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影響也特別深重,這樣的教學背景下,課堂上只看到教師的津津樂道,學生只能抄寫老師留在黑板上的所謂重點,這樣的教學顯然壓抑了學生,也抑制了課堂的靈動性。新課程改革的出現,逐漸改變了這一狀況,但另一種教學禁錮又出現了。教師把自己設計好的一系列問題在課堂上全盤拋出,學生還來不及作深入細致的思考時,教師已經把答案公之于眾,這種語文教學有了新理念的形卻缺乏新理念的質,也屬于典型的課堂禁錮;另一種情況則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當學生回答后,老師一路追問下去,問得學生下次不敢回答問題為止,這是新理念下的另一種教學禁錮。這些教學禁錮不但使教師的教缺少靈動,也使學生的學的原創性逐漸喪失。
列舉了這樣一些課堂缺失現象,我們已經感到初中語文課堂靈性的喪失,也感到語文教學從一個死胡同走向了另一個死胡同,為了求得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深入分析其原因為:語文教師的教學自信缺失。
教學自信是針對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環節的,它包手對文本解讀的自信,對課堂設計的自信,對課堂組織的自信,對課堂調控的自信。教學自信的形成需要語文教師較高的語文素質,因此,我們部分教師由于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到位,不敢嘗試而失去了教學自信。文本解讀中由于對文本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擔心自己的觀點經過傳授而致使學生考試成績下滑而不敢亮出,長此下去,在解讀文本時就只能借鑒或照搬教參或名人的解讀觀點了;課堂設計雖然有了自己的設計,但一旦有教師在課堂聽課,為了避免出現差錯,還是回歸到照搬名師設計上,這樣不會出現失誤,也會給自己的教學多帶來一些評價分數;至于課堂組織和課堂調控更是考驗教師素質的教學環節,一旦學生提出的問題過于原創,超出了教師思考的范圍,教師就會緊張而無所適從,他們不愿意從另一角度,另一方面去思考學生這些問題的價值所在,而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樣在這種教學困境中脫身。長期下去,學生的這些問題在課堂上就會消失,課堂就會就得風平浪靜
建立自信。建立自信無疑是解決課堂原創性缺失的根本方法。首先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在合理借鑒他人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和解讀個性。從文本解讀的角度看,文本解讀可以多角度地解讀,如果擔心與名家的解讀有所沖突,我們不妨避開名師解讀的角度,從另一角度切入,這樣既顯示了自己的教學原創,同時也為文本解讀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教學組織和調控時,教師不妨多從另一角度去思考學生所提問題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在課堂上引發開去,這同樣是語文教學,我們的教師不必擔心遠離教學主題,只要我們能合理的將學生的課堂原創引入自己的教學主題中,就會保護學生的課堂原創,也能使語文教學充滿靈性。
課堂尊重。課堂尊重是新課標提出的一個新理念,新思維。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轉變主體觀念,對學習主體給予充分的尊重。包括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等。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學習主體性的展示,作為教師不但不能壓制,還要給予充分的尊重,教師此時的責任只是引導學生形成知識體系,完善學生的學習不足。
總之,語文教學原創性是基于尊重學習主體,關心全體學生這一理念的基礎上提出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從教和學的角度對課堂教學原創性進行深入分析,達到教有個性,學有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