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學院商學院 張冬霞
九江服務貿易的發展潛力及存在問題分析
九江學院商學院 張冬霞
提升九江服務貿易競爭力不僅對九江市服務貿易發展本身有著重要意義,也對推動全省服務貿易發展有著重大的借鑒意義。九江市服務貿易雖然發展起步較晚,但具有發展潛力,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致力于九江市服務貿易的發展潛力及存在問題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提高九江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對策以供借鑒。
服務貿易 發展潛力 問題
九江市地處亞熱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水系完整,生態系統完備優良,生物資源豐富多樣,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3%左右,植物種類和種源3400種以上。如此的氣候條件,使得九江旅游資源具有類型齊全、數量豐富、分布合理、品味高雅的總體特點,其中,以奇特山水、度假勝地、候鳥王國、宗教圣地為主要特色。其中低溫景觀類的廬山、石鐘山,水域風光類的鄱陽湖、廬山瀑布和廬山溫泉,生物景觀類的鄱陽湖候鳥、遺址遺跡類的觀音橋、秋收起義紀念地,建筑與設施類的白鹿洞書院、陶淵明墓和廬山植物園,旅游商品類的廬山云霧茶、星子金星硯、共青“鴨鴨”牌羽絨制品等,在國內乃至海外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據全市風景資源普查結果,九江具備空間可進入性的旅游景觀資源實體120多處,后經不斷發現、開發和建設,目前共有可開發旅游景觀資源230多處,這些景觀品位高雅,分布合理,奇山特水,樣樣齊全,宗教諸如東林寺、間寂觀、真如寺、仙人洞、老爺廟,還有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為之奮斗和歌頌的革命基地,這樣的九江市,在全國里找不出幾個來。
九江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于一身,交通便利,有發展旅游業的天然優勢,如果能夠好好利用九江的旅游資源,無疑對九江服務貿易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港口的優勢在于它的聚合力,它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商業的吐納能力,但是港口城市沒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往往容易導致商業的畸形發展,而使城市經濟缺乏抵御貿易風險的能力;反之,如果有相當實力的工業支撐,則相輔相成,良性循環。實際上,九江還是傾向于前者,商業畸形發展,但不可否認,九江港口貿易的發展潛力巨大。
2008年3月28日,新掛牌成立的國家交通運輸部和江西省政府在九江市聯合組織召開了《九江港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審查會議,并最終通過了該《規則》,這是以現代港口理念打造21世紀九江和諧港口的重要規則。根據《規則》,九江港的性質和定位為:長江中下游重要的區域性樞紐港,長江中下游新興的集裝箱喂給港,江西省沿江開發的工業港,由瑞昌港區、城西港區、城區港區、湖口港區、彭澤港區等五個港區,共同形成了“一港五區,各具特色,功能明確,集中連片”的總體發展格局。未來九江港將發展成為以集裝箱、建材、礦石、能源、運輸為主,兼有旅游客運,具備裝卸存儲,中轉換裝,運輸組織,臨港開發,現代物流,商貿服務等功能的綜合性港口,樞紐作用前景廣闊。
隨著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江西省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及把九江市建設成為“長江沿岸和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港口城市”戰略的實施,九江港貨物吞吐量將迅速增長,根據專家預測,九江港2010年吞吐量為5900萬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為60萬TEU(20英尺標準集裝箱),2020年吞吐量將達到1億噸左右,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為295萬TEU。九江港口貿易的發展,勢必能夠帶動整個九江服務貿易的發展,諸如零售,運輸,保險等,同時還能夠吸引更多的外資投入九江。
2004年,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2005年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中也明確提出促進中部崛起。至此,促進中部崛起成為中央政府確立的繼東部開放、西部開發和振興東北之后的第四個區域發展戰略。這意味著我國政府的戰略調整,中部地區將繼東部、西部、東北之后,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和優惠政策。這中部地區包括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九江作為江西的重要城市之一,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也將更有機會發展服務貿易。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南昌市是我國中部崛起戰略的中心城市之一。南昌可以說是江西省經濟發展最好的,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服務業。南昌工業門類齊全,形成了機電、輕紡、化工、醫藥等30多個行業、150多個種類的現代工業體系。2009年南昌市地區生產總值(GDP)1820億元,比上年增長13%。而九江毗鄰南昌市,又是南昌向外輸出的重要途徑,南昌的發展自然可以帶動九江市的發展,各種服務貿易領域也將跟隨南昌的發展而日益擴大。
長期以來,由于九江不重視發展第三產業,導致服務業的發展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自然環境的影響,九江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相當低,不僅遠遠落后于東部發達地區,而且也低于省會城市。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看,南昌市最高,達到41.9%;九江市只在35%~40%之間。
九江服務貿易中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偏少。調查資料顯示:服務業固定資產原價總計低,戶均只有1萬多元。企業反映企業的營業收入下降,上交費、稅比去年增加,成本上升,資金運轉困難,利潤為負數,經濟效益較差。這就不難從中看出,九江市具有較大規模、經濟效益好、服務功能強的企業較少,制約了服務型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
九江服務貿易不僅發展相對滯后,而且結構也欠合理。從部門結構來看,服務貿易的出口仍以傳統的旅游,運輸,其他商業服務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說明九江服務貿易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稟賦優勢部門上,而在技術含量和增值效率較高的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等服務貿易領域,呈現出貿易逆差,反映九江在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等領域較為落后,而這正是現代服務業的特征,從這一側面分析,也得出九江服務貿易整體水平落后的原因。
九江具有大量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九江的旅游業,這是九江市歷屆政府班子一貫堅定不移的發展戰略,但是如何發展和壯大九江旅游業,九江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九江市是一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淀,老祖宗為九江留下了豐富的物質和精神遺產,如潯陽樓、煙水亭,以及眾多在九江留下的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和傳統,也有當代在中國很有影響的九江抗洪廣場和長江大橋。雖然九江市旅游業逐年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和其他地方相比,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豐富旅游資源的九江旅游業的前進步伐顯得太小,不盡如人意。來往廬山的客人多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少有客人在市里觀光旅游的,九江的旅游景點雖多且美,但是這些旅游景點零零散散,就像一顆顆散落四處的明珠,缺少一根紅線把它們串連一起,缺少一個為游客和市民提供旅游信息和交通工具的平臺,如此的旅游景點,變成了真正的擺設,無法發揮其作用。
九江專業的服務貿易人才奇缺。首先,表現在服務觀念淡薄,對服務沒有深刻認識,認為服務主要還是在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產業,不需要學習先進思想和技術。其次,九江高校開設服務貿易課程較晚,甚至沒有服務貿易專業,這對服務貿易人才的培養是很不利的。教育的滯后導致了服務貿易人才培養的滯后。再次,新興服務業和知識型服務業所需的外向型高級專業服務人才更是缺乏。九江服務貿易人才主要集中在旅游和商業服務人才,而像金融、保險、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人才奇缺,更不用說懂得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的國際服務貿易人才。
政府作為生產要素的組織協調者,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服務貿易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政府對服務貿易的管理和引導優勢來帶動服務業的發展。政府應該為服務業的大力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在具有一定優勢的服務行業,可考慮采取出口導向戰略,充分發揮其優勢;對于比較落后,不具備優勢的服務產業,可考慮進口替代戰略和適當保護,引進來,帶動本地相關產業部門的發展,積極擴大服務貿易。另外,還應制定服務業出口市場戰略和服務業出口部門戰略。九江市政府可以通過搜集最新的有關服務貿易信息,并及時反饋給企業、服務業部門等,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研討會,報告會,向企業、服務業部門介紹國外服務市場情況等。
九江服務內部結構平衡發展對九江服務貿易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首先,要運用現代服務理念、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著重改造傳統的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業,提高九江服務企業的服務質量;其次,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技術密集型服務,如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等,同時還應培育新興服務業的競爭優勢,提升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九江有發展旅游業的優勢和潛力,但是卻沒有充分利用好旅游資源,所以應該重點發展好旅游業,從而帶動旅游服務貿易。旅游業能否持續健康地發展是和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分不開的,要發展好九江旅游服務貿易,首先就必須從當地公民的旅游意識教育入手,提高游人的環境意識,提倡文明旅游,把提升九江市民文明旅游素質作為旅游行業義不容辭的一項綜合性、長期性戰略任務來抓。另外,九江市還可以建立一個旅游和交通信息平臺,以完善旅游市場服務體系,它可以為市民的旅游出行提供一個便捷的平臺,也為外地游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信息和服務。
要加快服務貿易的發展,增強服務貿易競爭力,必須培養服務行業的專門人才。可以利用九江各大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資源,緊緊把握服務貿易人才培養方向,加快培養熟悉服務貿易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了解和掌握國際服務貿易相關協定和國際慣例的國際化人才。另外,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和交流的機會,創造有利的服務外貿人才培養環境,使學生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真正能成為應用型的專業服務貿易人才,這對提高九江服務貿易競爭力是至關重要的。
從總體上看,九江依靠其地理位置和旅游資源,發展空間還很大,前景十分廣闊,但由于存在著服務意識較差、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致使九江服務貿易競爭力很弱。因此,九江政府要合理引導、企業要增強服務業的競爭力和高校要重視對服務貿易人才的培養,這對促進九江服務貿易發展極為重要。
[1] 周紹森,尹繼東等.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方略[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 汪毅夫.擴大服務貿易出口的機遇與對應策略[J].中國經貿導刊,2007,(06):09~10.
[3] 李小牧.國際服務貿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F723
A
1005-5800(2010)08(c)-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