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黃小花
誠信是我國傳統道德中最重要的規范之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處理各種關系的基本準則。誠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誠”主要是講誠實、誠懇;“信”主要是指講信用、信任。誠信要求企業在市場經濟的一切活動中要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誠懇待人,以信取人,對他人給予信任。國家將2002年定為誠信年,更體現了國家重視誠信,講究道德水準,把誠信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誠信營銷就是指企業將誠信原則貫徹到營銷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堅持誠信理念,在整個營銷過程中顧及社會、企業、消費者以及內部員工的利益,誠實守信,注重長遠發展。誠信營銷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企業和消費者應始終堅持信息對稱原則,保證營銷活動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沒有欺詐等行為的發生;二是企業營銷行為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社會道德規范,不能違背社會公德等。
任何游戲都應有游戲規則,市場經濟的運行也不例外,任何不按游戲規則操作的企業都將被淘汰出局。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法則就是誠信,誠信不僅僅是個人的道德和信譽問題,還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歷史上因沒有誠信而導致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從美國世通公司丑聞到“伊拉克門”使美國政府的狼狽不堪等都表明,一個組織一旦失信,便無立足之地。因此,誠信經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企業對社會承擔的基本義務,實施誠信營銷符合企業的根本利益。沒有誠信,就無法贏得顧客及各種資源的供應商;沒有誠信,就會極大地削弱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就不可能在市場中立足。
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認為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力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內部積累的互補性知識,二是企業信譽。從短期來看,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如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流程再造等;但從長遠來看,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最根本的基礎是誠信。荷蘭ING財團負責人亞歷山大·卡恩就認為,“沒有道德觀念,我們就是在與災難打交道;有了道德觀念,我們就可以在國際市場立足。”因此,對企業來說,有了誠信,就可以給人以信任感、親近感,從而贏得顧客,贏得市場,贏得信譽,進而贏得效益,提升其競爭力。
企業在營銷活動過程中欲將產品推銷出去,首先必須將企業自身推銷出去,而誠信是企業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基礎。企業營銷活動的方式、手段、內容等都是企業是否具有誠信意識的表現方式,如果企業在營銷活動中采用欺詐方式,或者經營各種假冒偽劣商品,那么,除消費者心不接受產品外,企業也會因此而聲譽掃地。一旦企業在消費者中的形象受到損害,想要東山再起是難上加難的。
顧客的多少是對企業成功與否的最好評價,如何既保住老顧客又不斷吸引新顧客,最簡便、最切合實際的方式就是在營銷活動中講究誠信,因為誠信是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美國營銷學家潘拉索拉曼、貝利和芬蘭營銷學家格若努等人認為,服務質量是指服務實績是否符合顧客的期望,如果顧客接受服務的經歷符合或超過他們的期望,他們感覺中的整體服務質量就好。如果企業通過誠信的行為與顧客建立起信任關系,就可以提高顧客感覺中的服務質量。如果企業在營銷中作夸大不實的宣傳或隱瞞對顧客不利的信息,就會使顧客形成錯誤的和不切合實際的期望,從而使顧客流失。因此,誠信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顧客,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財富。
營銷理念是企業從事營銷活動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是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靈魂。實施誠信營銷,首先必須轉變營銷觀念,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營銷理念。國際上成功的企業大都以誠信原則作為企業的行動指南,努力為本企業和全社會創造良好的誠信風氣。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所以能夠在國際舞臺上長盛不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恪守商業信譽和公認的道德規范,講究維護本企業的良好形象,并把它看成是企業價值和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企業實施誠信營銷,既需要企業自身營銷行為的誠信,同時又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完善企業誠信制度建設是企業誠信建設的重要措施,企業信用機制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建立在人格和特殊感情關系基礎上的信用;第二層是建立在法律和契約基礎上的信用機制;第三層就是建立在價值觀基礎之上的價值理性和信仰。因此,加強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完善獎懲制度在當前的形勢下顯得非常重要。近年來,北京、上海“不良行為警示系統”、“企業聯合誠信系統”已相繼開通,企業完整的信用記錄將全部可查,企業失信情況被保留在互聯網上,只須上網瀏覽,就一目了然,從而逐步形成了覆蓋全市企業和個人的社會信用體系框架,重點考核企業是否正常納稅、按期還貸、貨到付款。因此,我們要完善信用的考核獎懲機制,嚴懲失信者。同時加強輿論監督,從宣傳輿論上抨擊違背信用的行為,目前我們國家開展的“3·15”活動和“質量萬里行”活動以及信用監督對我們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誠信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與支持。沒有完善健全的保障體系,企業要實施誠信營銷將寸步難行。
加強誠信文化建設是企業誠信建設的基礎,支撐企業這座大廈向前發展的無形力量來自于企業深厚的文化,而誠信則是構成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為了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必須大力塑造企業的誠信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將企業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的有效結合起來。同時加入WTO后,由于中外企業文化的交流融合,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理念,都將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我們要針對目前行業的現狀,借鑒國外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本企業的“誠信工程”,這是我們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為此,企業應做到:①建立以誠信為內容的價值理念。即在企業內部形成倡導誠信、推廣誠信、實踐誠信的價值體系。②建立普及誠信理念的教育機制。一是要增強企業家的信用意識,二是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誠信教育,提高員工的誠信意識和誠信經營水平,強化誠信為本的價值觀念,使員工的個人成長與企業的興衰有機結合起來。③建立和完善誠信優先的激勵措施。對在營銷活動中忠于職守、誠信待人、誠信服務,自覺維護企業形象的員工進行大力宣傳,并給予物質與精神上的獎勵,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誠信激勵機制。
企業誠信營銷需要更加注重產品的誠信形象,通過樹立產品的誠信形象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與支持,從而開拓市場,獲取盈利。它要求企業做到:在產品的開發中注意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在產品定價過程中,應按市場規律辦事,不能漫天要價,也不能低價傾銷,不能以次充好;在產品的包裝上應做到產品與包裝相符,不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不能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不能采用令人誤解的標示及夸大產品功能的用語;在選擇渠道的過程中,要遵循市場競爭規律,要講究商業道德和商業信譽;在促銷活動中應做到講究誠信,不做虛假廣告,合理開展公關活動;建立與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對產品的質量實行跟蹤管理、定期調訪。
企業實施誠信營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建設誠信社會、誠信政府、誠信市場、誠信企業、誠信個人等,這樣誠信營銷活動才能持久順利地進行。
[1]李新庚.信用論綱[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
[2]金彥.煙草行業誠信營銷[N].東方煙草報社,2004.
[3]劉金鋒.試論誠信營銷的前提及其運作構架[J].茂名學院學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