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經濟學院商學院 楊春昭 彭永芳
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 張雪梅
組織為了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對其組成的各個要素進行調整、改變和創新從而更好地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稱之為組織變革,組織的變革是期望自身成為真正適應社會環境變化,滿足社會需求的和諧企業組織。那何謂和諧企業組織,組織應該從何種角度理解和諧呢?
和諧企業組織是指擁有遠見、清晰的戰略目標,能夠隨著環境變化而快速響應,同時組織內部各部門分工明確、溝通協調,管理機制運行順暢的組織。
從組織目標角度來說,和諧企業組織能夠很好的滿足政府、股東、債權人、員工、顧客及社會民眾等利益相關群體的需求;
從組織結構角度來說,和諧企業組織擁有完整的價值鏈結構,在環境變化時通過適當調整即可獲得新的動態平衡,確保組織良性運行。
從組織員工角度來說,和諧企業組織能夠不斷地反省影響員工與組織和諧的因素,調整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多元有效管理的基礎上,樹立起組織員工共同認同的價值觀,同時靈活滿足員工多層次、差異化的職業生涯需求。
和諧企業組織可以保證組織構成最優,各部分協調運轉,在進一步減少組織資源內耗的同時,增加生產率,提高組織整體效益;更為重要的是能使組織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保證組織系統動態和諧發展。和諧企業組織通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較強的組織性。(2)較強的適應性。(3)充滿向上激情與活力。主要表現為組織本身及其成員有主動性、進取精神和勇于接受挑戰的競爭能力。(4)較強的內聚力。內聚力是組織內部成員間相互認同、親和、支持的程度,其具體表現為組織成員之間溝通順暢、互相支持、協調一致的履行工作職責。(5)良好的組織學習能力。組織內部擁有共同的愿景,為實現愿景,員工形成了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團隊學習的良好氛圍。(6)較強的功能效果。組織和諧的最終體現是組織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取得最滿意的組織整體效果。
總之,和諧企業組織具備充分發揮各要素能動性和創造力以及組織總體功能的環境和氣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整體協調,總體最優。
任何組織都是在一定環境中從事活動的,環境的特點及其變化必然會制約組織活動方向和內容的選擇,而外部環境則是組織生存的土壤,它既為組織活動提供條件,同時也必然因此而對組織的活動起制約作用。離開外部環境,企業經營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和諧的企業組織首要任務就是應遵循環境的發展趨勢,及時開展組織變革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企業戰略幫助企業建立長遠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明確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和經濟效益、進而推行全面現代化管理,企業戰略指引著企業的前進方向,是企業所有后續活動的行動指南,它的正確與否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構建和諧的企業組織需要一個和諧的領導群體,他們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與關鍵,只有團結和諧的領導群體,才能增強企業的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才能帶領其他員工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從而帶動整個企業的和諧發展;構建和諧的企業組織更需要和諧的員工隊伍,他們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堅實基礎,沒有他們認真、細致的工作,組織目標無從實現,何談和諧企業組織的構建。
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生產力,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其營造的組織氛圍將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和諧的企業文化是構建和諧企業的精神動力。
管理機制是管理方法思路性的、框架性的高度概括,是企業組織健康的保障,它提供了設備運轉的有效業務流程,企業員工遵循的管理規則以及協同作用實現的基礎。和諧的企業組織必須要有科學的管理機制,唯如此才能健康的發展,最終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財富。
企業組織是一個由結構、文化、人員等眾多子系統組成的復雜系統,構建和諧企業組織是一個系統工程,單一的考慮某個要素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必須從系統的角度考察企業各個基本構成要素,謹防顧此失彼;同時在構建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各要素間的和諧關系,如果各要素間不和諧,則會產生種種摩擦,消耗組織能量,導致構建的失敗。
企業經營者應該認識到企業組織的不和諧是絕對的,而和諧是相對的。隨著企業組織經營環境的改變,原本和諧的經營狀態必然會打破,此時組織內部會出現阻礙企業組織發展的因素,企業經營者必須及時調整組織相應機制以適應變化的需求,促使企業組織重新達到一種新的和諧狀態。
構建和諧企業組織的過程不僅僅是企業高層管理者的事情,更需要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積極參與,進而達到集思廣益之效果。
企業組織追求的最終目標是提高經濟效益,提高員工生活水平,很好的滿足企業相關利益群體的需求。因此在構建和諧企業組織的過程中不要片面的追求形象工程,而應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所有工作的落腳點都要以滿足企業組織相關利益群體的需求為主。
衡量企業組織是否和諧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首先沒有穩定的狀態,企業無法正常運營,無法履行社會所期待的社會職能,因此企業運行狀態的穩定是企業構建和諧的前提,企業穩定的主要標志包括生產、經營運轉正常,產值效益穩定,員工安定有序地工作;其次是企業發展,這里的發展是指企業的經濟效益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企業組織只有在穩定的基礎上追求發展才能更好的滿足組織利益相關群體的需要,因此企業發展是企業構建和諧的物質基礎和企業經營的方向;再次是企業管理機制運行,它是企業組織和諧構建的保障,基于上述內容,一個企業組織是否達到相對和諧可以從以下幾個和諧維度衡量:
(1)穩定性。(2)合理性。即組織各職能部門自身是否功能健全,組成合理,科學運轉。(3)適應性。即組織整體及各子系統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能否針對環境變化及時對自身做出調整與改變,以適應環境。(4)匹配性。即組織內部各子系統同其它子系統之間是否相互匹配,互相促進,運轉一致。(5)學習性。即組織內部是否具有較強的組織學習力,通過組織學習增強組織整體績效,提升整體素質,贏得競爭優勢。(6)發展性,這是和諧的核心所在,當今社會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任何企業組織如果不想被社會淘汰出局的話,惟一的途徑就是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以滿足社會更多的物質、文化需求。
總之,和諧是我們的一種理想狀態,也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構建和諧企業組織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個構建的過程中需要變革者認清思路,把握好重點,這樣才能較好、較快的實現組織變革的最終目標。
[1]席酉民,尚玉釩.和諧管理理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焦叔斌.企業組織變革管理—實現卓越績效的途徑[D].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王琦,席酉民,尚玉釩.和諧管理理論核心[M].管理評論.
[4]邱國棟.當代企業組織研究——管理變革與創新[J].經濟科學出版社.
[5]曾楚宏,林丹明.國內外關于當前企業組織變革的研究綜述[J].經濟縱橫.
[6]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上海三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