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付衛國
休閑體育的概念在上世紀90年代已經進入我國學者的研究領域。雖然國內學者已有許多關于休閑體育的定義,但至今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以下這個定義較為詳細和全面的闡述了休閑體育的定義:“休閑體育是指由內部動機引發的,為了從外界環境的壓力中解脫出來,使個體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運動方式,去休息、消遣、培養與謀生和經濟利益無關的體能、智能和運動能力,自發地參加體育活動和自由發揮運動才能的一種社會文化活動。”
所有與休閑體育相關的產業都是休閑體育產業,其涵義非常廣泛。休閑體育市場不但是體育市場的一部分,而且與體育市場的概念也有很多重疊的地方。胡愛木先生認為我國的體育市場可以分為“體育健身娛樂市場、體育競賽表演市場、體育人才市場、體育培訓服務市場、體育金融保險市場、體育信息市場和體育用品市場”。以上各個方面都有休閑體育市場的成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竟技體育也是一種休閑運動,因為從觀眾的角度講,他們能夠從觀賞競賽中獲得娛樂和享受。
世界已經出現過四次分別由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驅動經濟變革的浪潮,目前公認的第五次浪潮將由休閑、生命科學、新原子時代和航天時代市場驅動。由此可見,休閑產業對經濟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有資料表明,歐美國家1/3的收入,1/3的時間和1/3的土地用于休閑。從全球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15年內,發達國家將相繼進入“休閑時代”,休閑產業將會在2015年前后主導世界勞務市場。而休閑體育將是整個休閑市場中重要的一環。我國的休閑體育市場將隨著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而迅猛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探討我國休閑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因。
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2003年,我國GDP總量相當于1.4萬多億美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消費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體育消費已經在消費結構中排到第六,平均支出2000元左右。
經濟的發展至少在兩個方面為休閑體育提供了可能:(1)為休閑體育運動提供了物質基礎,讓人們能夠承擔從事休閑體育運動必要的費用;(2)改變了人們的消費需求。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廣大的中國人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等較低級別的需求以后,自然會產生較高級別的需求。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人們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休閑體育運動也就順理成章成了他們的選擇。去過澳洲旅游的人大多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澳洲本國人開的餐館、商店等都在下午四五點以后和周末打烊了;中國人開的商店則營業到很晚,而且周末也正常營業。澳洲本地人常感嘆中國人怎么這么能吃苦,整天拼命地工作,不需要休息。其實以上的馬斯洛需求理論已經告訴我們答案:那些澳洲本國人已經不愁吃穿,沒有經濟的壓力,自然要追求下班后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周末要與家人和朋友舉行各種休閑活動。客觀地說,國內外的華人還有一些人在為生存而奮斗。但是,不可否認,“有錢又有閑”的階層也正在逐步壯大。這部分人進行體育休閑運動的需求也將引導社會發展的趨勢。
目前,我們的節假日時間已達到114天,接近我們一生中的1/3。如果再加上帶薪假期,則增加到124天。這些節假日為人們從事休閑體育提供了時間基礎。
同時,網絡的發展更是為我們節省了許多寶貴時間。雖然網絡的泡沫已經破滅,但是能夠切準市場需求的網絡公司業務在穩定增長,如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阿里巴巴業務蒸蒸日上,其獨資子公司淘寶網首度公開自己的營業數據,其每月的交易額即所有在線成功交易的商品價值達到1.2億人民幣。根據VeriSign2004年10月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電子商務在過去的12個月間增長了13.2%。各種網絡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便捷的同時,另一個大優點就是為我們節省了時間,增添了閑暇。閑暇時間的增多, 讓忙碌的人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關注自身,關注自身的健康和休閑娛樂。體育休閑因其健身性、娛樂性、創造性、新奇性與冒險性等特點,而成為追求文明、健康和科學的閑暇生活方式人們的首選。
1995年,我國頒布了《全民建身計劃綱要》。這個綱要的順利實施,使全民健身運動得到廣泛開展。全國上下興起了鍛煉身體的熱潮。人們更加崇尚各種戶外運動、有氧運動等。很多地區的社區體育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健身體育俱樂部也蓬勃興起。
我國人口的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衛生、教育和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平均預期壽命大幅度的增長等因素使我國正在從“成年型社會”進入“老年型社會”。人口的老齡化現象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強烈關注。老齡化現象的嚴重,鑒于各種因素考慮,更多的老年人要加入到體育鍛煉的行列中來。
中國現行的醫療保障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起來的公費醫療和勞動保險醫療制度,職工傷病就醫實行公費醫療。此項制度對于保障職工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曾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其缺陷也日益顯現。醫療費用大多由國家和企業承擔,使得醫療費用增長過快,財政負擔加重,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衛生資源的浪費。這就要求做到醫療保險制度社會化和屬地化;醫療費用由國家、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籌措,合理負擔。無論最終如何改革,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醫療制度的改革將促使年輕人也要更加重視自己的健康。他們將比以前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健身鍛煉和休閑體育活動。
中國教育的發展使更多的人能夠接受高等教育,而人們受教育的程度與從事休閑體育運動有密切聯系。愛丁頓指出:“一個人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對各種休閑活動就有更大的參與性”。所以,我國教育的發展也將促進休閑體育的發展。
西方體育市場的發展已經經歷了較長的時間,體育市場發展得較為完善。各種競賽活動不但能夠取得商業的成功,給隊員和俱樂部帶來巨額的收入,給國家帶來豐厚的稅收,而且也給觀眾提供了休閑娛樂。或者換個角度說,其商業成功的前提是必須能夠給觀眾帶來娛樂和享受,觀眾從觀賞競賽中獲得快樂,放松,心情的滿足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些具有觀賞性的體育競賽也可以看作是休閑體育的一種。根據Asia Market Intelligence(AMI)在2003年3月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5至24歲的男性中75%是NBA球迷,而在15至24歲及15至64歲的所有人士中則分別有58%及43%是NBA球迷;AMI的調查還顯示在20至29歲的所有人士中,NBA是他們最愛看的電視轉播的體育聯賽,是中國年齡在10至35歲的所有人士中最喜愛的運動項目,全國有超過三億一千四百多萬家庭收看NBA的節目。
體育健身不是一個新概念。中國的武術、氣功等做為健身手段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現代忙碌的人們也已經意識到通過體育鍛煉健身的重要性。節假日健身市場的鬧猛可以讓我們體驗到體育健身市場的勃勃生機。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選擇在節假日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甚至在發達城市,請人進行健身活動成為一種新的社交方式。
隨著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的加快,可支配時間越來越少,就近鍛煉的需求越來越大,便利、豐富的體育鍛煉條件,加上良好的自然環境,這對越來越缺少鍛煉的現代人來講,有很大的吸引力。開發商抓住人們的需求,建設許多體育健身設施,而且承諾對小區的居民給以非常優惠的價格。大量的體育場地和體育設施以非常優惠的價格提供給小區的住戶,通過優質的體育健身服務可以迅速提高地價和房價,從而提高房地產開發商的盈利能力。健康體育房地產突出健康、生態的人居環境,選擇污染程度低、自然環境好、適合人居的地塊開發房地產;社區配置豐富的體育健身設施,為居民提供便利的體育鍛煉條件,營造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引導居民重視健康和身體鍛煉。健康休閑房產迎合了熱愛運動的人們的需要,所以具有一定的買點。
中國目前體育休閑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發展狀況與德國該產業發展之初,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情況非常相似。一方面,市場上已存在大量的健身俱樂部、體育中心,并且擁有了非常現代的硬件設施。另一方面,很多的俱樂部由于缺乏合格的人力資源或者對市場營銷缺乏認識而難以生存。德國IST體育休閑旅游學院創始人,德國的體育休閑職業培訓的巨頭漢斯·烏爾里希博士表示自己看好中國體育休閑產業的發展。烏爾里希認為,中國的體育休閑產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必將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而繼續迅猛發展。他提醒中國的經營者,根據規律,體育休閑俱樂部必將由單功能向多功能轉化,由競技性運動內容向健身休閑類內容轉化。同時,作為培訓機構要把握好這些機遇,為休閑體育市場培養所需人才。
作為一個重要的休閑活動,休閑體育正日益顯示出其魅力,休閑體育產業將具備良好的市場前景并且主要體現在觀賞性競賽市場、健身市場、休閑體育房產和休閑體育人才等方面。
[1]陸瑞當.論我國體育產業的培育與開發[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9,231~34
[2]湯國杰.現階段實施全民健身的必然性及面臨的問題[J].遼寧體育科技,2002,2.
[3]王喬君.對開發體育健身旅游的思考[J].遼寧體育科技,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