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學院商學院 張平
統計數據顯示,江西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由2000年的約16億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約137億美元,增加了近8倍多。盡管江西省對外貿易增長迅速,但波動明顯。近10年凈總增幅達到94%,但是2001年出現了負增長,而2004年增幅高達43.7%。近10年平均出口增長只有12.7%。這說明江西省出口貿易處在一個不穩定的增長之中。江西省出口貿易的地位與其經濟地位極不相稱。江西省GDP占全國GDP的比重高于2%,最高為2004年的2.56%,而且該比重呈上升趨勢。而江西省出口貿易總額占全國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平均低于0.5%,并且呈下降趨勢,遠遠低于其GDP所占比重。可以看到,江西省出口貿易地位明顯低于其經濟地位,滯后于全國平均水平,處于不對稱狀態,進一步發展江西省出口貿易勢在必行。
江西省的出口商品包括服裝、紡織、機電、谷物、醫藥、鞋類、活豬等農副產品。由于江西省勞動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低,勞動密集型產品一直是主要出口產品。服裝、紡織線紗及制成品一直處于絕對領先地位。近10年來平均工業制成品占總出口的比重為86.34%,2003年高達91.83%,包括谷物、活豬等其他初級產品。除2000年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余年份的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在工業制成品出口中,高附加值、高科技類產品,如機電產品、以多晶硅為主的高新技術產品所占份額不斷上升。可以看出江西省出口貿易的結構較為合理。全國近10年來初級產品的比重年平均為13.3%,工業制成品的比重年平均為86.6%。全國出口貿易中初級產品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趨勢。
近年來江西省民營企業出口增長較快,規模不斷擴大,對出口增長的貢獻突出。2008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37.49億美元,出口76.86億美元,在出口中,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37.77億美元;私營企業出口額22.45億美元,但是增長29.6%;國有企業出口額16.15億美元,下降11.3%。隨著賽維LDK、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臺灣華碩和聯集團、渣打銀行等世界知名企業相繼投資江西,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比重將進一步上升。
近年來江西省對外貿易實現了較快增長,但與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外貿發達省市相比較還有很大差距。2008年江西省外貿在全國排名為第20位,進出口總額為137.49億美元,僅占廣東進出口總額的4.0%。但是江西省對外貿易增長速度上升較快,2008年比上年增長45.1%,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5%,也高于外貿發達省市,可以看出江西省對外貿易正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期。
出口貿易依存度等于出口額除以GDP。一國的出口貿易依存度越高,則經濟開放度越高。從國內來看,較高的外貿依存度只有少數經濟發達地區,包括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省市。2008年全國外貿依存度為60.3%,而江西省的外貿依存度卻只有12.9%,江西省的外貿依存度不僅低于沿海外貿發達省市,而且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說明江西省外向型經濟發展還很滯后。盡管江西省的出口貿易額總體上還是上升的,但是由于江西省的GDP近10年來穩定增長,并且上升幅度大大超過出口額的增幅。所以江西省的出口貿易依存度近年來呈下降趨勢。
江西省出口商品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附加值相對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不多。與其他省份比較,江西省形成規模的外貿商品數量較少。2007年出口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商品僅有四種。近年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迅速崛起,特別是廣東、江蘇、上海三省市形成了以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為主導的出口商品格局。2008年廣東、江蘇、上海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為1044.4億美元、700.6億美元、442.8億美元。而江西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僅為15.11億美元。江西企業出口商品的市場競爭能力相對較弱。
紡織服裝、鋼材和鞋類等傳統大宗商品一直是出口的主力軍。新形勢下由于受到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出口增速有所減緩。穩定傳統大宗商品的出口優勢是當務之急。一是可以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財政專項支付產品出口檢測費用,減輕出口企業負擔。二是建議加大對產品出口建立追索體系的扶持力度,幫扶企業完善自檢體系和追索體系。三是建議建立省級出口企業信貸擔保中心,解決出口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新形式下必須要加速實施科技興貿戰略。要按照市場的需求確定目標,選準一批優勢高新技術產品,出臺優惠政策集中扶持,重點突破,提高其市場占有率。要注重在現有的優勢技術領域,例如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行業中培育高新技術重點出口企業。在國際市場開拓、新產品開發、人才培訓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使之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龍頭和核心力量。進一步擴大機電產品的出口規模,落實機電產品出口鼓勵政策,推動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和協作,促使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成套設備招標。
當前世界產業結構的重心正向服務業轉移。江西省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勞動力優勢和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江西省的對外開放度,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提高江西省的居民收入水平。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度大,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江西省要針對自身資源開發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并加大對境外市場的促銷投入,要不斷推出新的旅游項目,開發新的市場,使旅游業成為江西省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對外勞務輸出,擴大國際合作領域,包括國內外企業之間的橫向聯合、跨國兼并、國際運輸服務合作等等,不斷提高服務貿易在外貿出口結構中的比重。
要緊緊抓住發達國家產業戰略轉移和資金、設備和技術國際化流動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技術引進力度,借助外力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技術創新來加快現有產業的升級和出口產品的更新換代,提升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尤其要注重對農副產業和傳統產業實施技術創新,積極地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改變產品的需求彈性,使其獲得競爭優勢。還要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可以在工業園區實行企業聯合戰略,實施企業間各種生產要素的重組,共同解決生產和經營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成本,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優勢和國際市場上的整體競爭力。
2008年江西省與拉丁美洲、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量激增,智利、秘魯、巴西已成為江西省第三、第四和第六大進口國,東盟、韓國和臺灣地區上升為第三、第七和第五大出口市場。盡管競爭激烈,這些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深層次開拓上述市場能夠帶來更多的貿易利益,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還要注意對發展中國家那些經濟發展較快、貿易環境相對穩定、市場潛力巨大和具有戰略前景的市場,要加大開拓力度。同時要重視對國際市場的營銷,加大境外促銷的力度。要鼓勵企業參加更多的國際專業展覽會,利用電子商務在內的各種先進的營銷方式和手段,使企業直接面對國際市場,產品直接接受國際市場的檢驗,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1]浦艷萍,王玲.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綜合評價[J].國際貿易問題,2007,(07):77~82.
[2]韓秀申.國際貿易形勢及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07,(1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