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濤 梁玉華 楊 勃
(軍械工程學院軍事教研室)
立足信息化戰爭需要加強電磁頻譜管理的幾點思考
◆姚 濤 梁玉華 楊 勃
(軍械工程學院軍事教研室)
當前一些外軍評論認為:“未來信息化戰爭中,電磁頻譜將是一種無形的戰斗力,并且是可于火力機械動力相提并論的新型戰斗力。”并預言:“21世紀將是頻譜戰的時代”,屆時頻率資源如同彈藥一樣重要,是作戰的必需物資。因此,要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必須未雨綢繆,認真分析當前電磁頻譜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必要措施加強電磁頻譜管理。
電磁頻譜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受到了各軍事強國的普遍重視,而且都設有專門的機構對其進行管理。而當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機構來擔負電磁頻譜管理職能。國家雖然在信息產業部設有國家無線電辦公室,并下設省(市)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但管理體制尚未理順,有的設在信息產業廳,有的設在通信管理局,還有的設在政府辦公廳。軍用和民用各自獨立管理,中央和地方沒有直接隸屬關系,這種縱橫交錯,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極大影響了電磁頻譜資源的有效利用,并且時常出現各部門間,國家和地方之間,軍地之間協調不暢的現象。戰時極易陷入“頻譜自擾、互擾”的困境。因而,要保證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的用頻主動權,就必須加強頻譜管理的組織領導,建立統一的電磁頻譜管理機構。具體可將國家和省(市)的無線電管理機構納入相應的信息動員辦公室,各級國防動員委員會統一管理各級信息動員辦公室。軍隊各級建立相應的機構,以實現對電磁頻譜的有效管理并與地方的頻普管理機構相互協調合作。軍隊和地方的無線電頻譜管理問題通過軍地聯席會議協調解決。平時,各級電磁頻譜管理機構保障正常生產生活和部隊正常訓練;戰時,軍地聯席會議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加強對軍用電磁設備的頻譜管理;保障信息系統和武器裝備的正常工作;監測戰場電磁環境,為作戰部隊提供戰場電磁態勢;綜合檢測測向數據和短波探測數據;進行作戰頻率的分配、指配和電磁兼容分析,為作戰地域戰場通信樞紐和臺站的設置提供技術支持;綜合采取空域控制,時域控制,頻域控制,能域控制等方法,努力營造和維持有利于己的戰場電磁環境。
頻譜作為國家的公共資源,除了有一部分劃分給軍隊專用外,大部分都是軍民共用。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規,造成地方之間和軍隊與地方之間相互干擾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將電磁頻譜管理的各個環節納入法制化軌道,建立嚴格的管理法規勢在必行,也是各國解決頻譜管理問題的普遍做法。具體應完善以下幾方面:一是制定完善的電磁頻譜管理條例。明確頻譜使用權限及批準權限;明確電磁頻譜使用規范及違反條例的處罰措施等。二是制定軍民電磁頻譜協調共管規定。明確軍地各級相關部門職責、組織、協調、指揮程序;明確軍地頻段使用和區域劃分等頻譜協調共管具體事項。三是制定戰時電磁頻譜征集動員規定。對電磁頻譜動員的任務、原則、內容、方法、組織指揮等內容加以明確;結合各地區實際制定詳細具體的電磁頻譜動員規章;對電磁頻譜動員時機、內容、方法、組織指揮、保障、職責分工、獎懲措施等具體問題加以明確。四是制定戰場電磁頻譜管制規定。著重明確一般情況下各級各單位頻譜使用的一般秩序和特殊情況下頻譜優先使用的原則、時機及具體規定等。
現代戰爭使用的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是由幾十種武器裝備、探測、偵察、通信、電磁對抗等分系統組成,由于電子技術的大量應用,使得各分系統之間和系統內部的電磁環境十分復雜。因而在電子信息裝備研制之初把好無線電管理關,成為了能否發揮武器裝備最大效能的關鍵。在這方面英軍曾在英阿馬島戰爭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那次戰爭中,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擔負航母群攻擊阿軍某機場時的警戒任務,被阿軍一架戰機發現,阿機當即發射一枚飛魚反艦導彈,配有先進雷達警戒系統的謝非爾德號驅逐艦竟毫無反應的被擊沉。事后經調查分析得知:謝非爾德號被擊沉的主要原因是該艦研制之初,忽視了艦載雷達警戒系統與艦載衛星通信系統的電磁兼容性,導致兩個系統同時工作時互相干擾,無法及時發現來襲導彈而采取相應對策。這種情況在我軍的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產中也時有發生。據悉:某研究所歷時10余年、花費巨資研制的一種先進的電子裝備,在研制之初未經無線電管理部門的審核,導致研制出的裝備與民用通信系統相互干擾,無法實現電磁兼容而被判了“死刑”。另悉:某工廠研制的一種新型指揮車,各系統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然而,當有關部門對集成后的系統進行鑒定是,卻發現各分系統間相互干擾,無法正常使用。最終,該指揮車首次鑒定未獲通過。由此可見,若在未來作戰中保證電子信息設備正常使用,必須實施電子信息產品電磁頻譜認證機制,有效解決電磁兼容問題。具體應在國家電磁頻譜管理機構下設一個電磁頻譜認證專職部門具體負責該項工作。并出臺相應的政策,明確凡是電子信息產品的研制必須經過電磁頻譜管理部門審批;凡是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特別是軍事裝備的定型生產必須經由電磁頻譜管理部門強制認證。確保從源頭上解決武器裝備電磁兼容問題。
加強電磁頻譜管理,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奪取制信息權,取得戰場主動權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電磁頻譜管理人才隊伍。當前我國、我軍懂技術又會管理人才還十分欠缺,現在部隊訓練中,雖然在師級單位設置了專職電磁頻譜管理員,在團級設置了兼職電磁頻譜管理員,但是現有的管理力量遠遠不能滿足未來作戰的需要。地方這方面的人才就更少了,很難滿足軍地協調的需要。因此,加快電磁頻譜管理人才培養是推進我軍信息化建設的必要舉措。為此,應重點依托高等院校加強師資投入,設立相關專業,并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一方面,展開現職人員培訓,盡快提高相關人員素質充實相應崗位。另一方面,進行電磁頻譜管理專業的學歷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源源不斷地充實電磁頻譜管理隊伍,在電磁頻譜管理領域盡快趕上發達國家。
[1]徐小濤.電磁頻譜管理在信息化戰爭中的運用研究[J].國防技術基礎,2005,(5):50.
[2]高斌,方志.復雜電磁環境下電磁頻譜管理淺析[J].科技信息. 2007,(35):70.
[3]歐孝昆.現代戰爭呼喚電磁頻譜管控[N].解放軍報,20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