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強 陳 璐
(天津商業大學)
加強指導 規范管理建設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新機制
◆劉振強 陳 璐
(天津商業大學)
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在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學生干部骨干群體和輔導員之間形成互動的合力,才能把高校辦學指導思想、特色人才培養方案貫徹落實到廣大同學身上,形成高校培養人才的特點和競爭力。
1.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是高校辦學指導思想和各項方針政策措施的執行者和體現者。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是學生中優秀分子的集合,他們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他們能夠較先感知、理解、貫徹、執行、落實高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各項政策措施。這支隊伍身上也積聚了高校多年來形成的文化積淀,帶有高校特色人才所具有的創新精神、實用特征和復合趨勢。
2.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是輔導員了解學生動態的窗口。輔導員和學生干部的特殊緊密聯系,使輔導員可以在第一時間把握學生整體的思想動態、學習動態、生活動態,也可以通過學生干部和骨干了解高校教學、管理、服務各項工作的回聲和效果,通過這個媒介掌握更多高校、教師、學生的多方面信息,可以說,高校的各種制度、政策、措施和學生的各種思想、學習、生活都能在學生干部身上得到反饋,為輔導員提供第一手鮮活的素材和資料,為高校的各項決策提供支撐和依托。
3.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最佳主體。以學生干部為中介開展工作,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輔導員和學生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使得輔導員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時常常具有某種優勢地位,形成類似于灌輸和被灌輸的關系,教育效果也因此會打折扣,學生干部往往更能理解輔導員老師的意圖,以學生干部為中介去開展思想教育,會使得思想教育主體位移,增強教育效果,使得學生干部和骨干成為思想教育的又一重要力量。
4.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是學生工作的外腦。輔導員個人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須依靠學生干部輔助進行調研、決策、執行,尤其是要借助學生干部從學生中來更加了解學生情況的優勢,請他們對政策制定、把握、執行情況獻計獻策,高效、穩妥的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和大量事務性工作,為學生工作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撐。
1.功利意識強,奉獻精神弱。做學生干部的動機多種多樣,提升自我、交往朋友、擴大眼界、爭取入黨是作為學生干部的主要動機,這些動機里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完善自身的意味,最終指向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功利意識,相應的為同學奉獻、為班級奉獻、為高校奉獻而參加學生工作的動機比較弱。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干部從事工作的內驅力增強,給學生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推動力,也使部分學生干部在短時間內無法滿足個人意愿時,容易受到挫折。
2.工具意識多,培養培訓少。對學生干部使用過多,隊伍屬性中工具性更強,系統正規的培養培訓較少。學生干部和骨干承擔著較多的事務性工作,對他們的指導更多的停留在事務性工作的指導上,相應的高層次的團隊建設、領導力、組織力指導培訓較少,使得學生干部隊伍整體工作能力有所欠缺。
3.期望成就高,現實成就低。學生干部一般都有較強的自信和自尊,希望得到更多的人認可和尊重,希望能在學生工作的崗位上施展抱負,做一番大事,但是經驗不足、能力欠缺、目標過大經常導致現實成就和個人期望值之間的反差。
4.執行意識多,創新意識少。有的學生干部聽老師意見比較多,主動性稍差,工作方法簡單,按部就班,考慮問題不夠周密細致,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探索精神不足,自己思考比較少,缺乏闖勁和活力,創新意識受到局限和束縛。
5.低年級干部多,高年級干部少。干部低齡化比較明顯,從事具體學生工作的大部分是低年級的干部,他們負責工作的策劃、組織、實施等環節,給學生干部的培養、使用、指導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高年級干部急流勇退,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現老干部對新干部指導不力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1.轉變觀念,樹立以學生干部為本的意識。輔導員、班主任對學生干部要真正的去關心、愛護、尊重、培養,帶著情感做好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真心實意的為學生干部排憂解難,為他們提供全面、具體的指導和服務,使他們在做學生干部時有所得,有所思,有所獲,有所為,為他們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切實轉變以學生干部為工具的思想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
2.搭建平臺,積極開展學生干部的培訓工作。培訓著眼于端正學生干部思想,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為學生干部搭建工作平臺,使他們通過學生干部的經歷能夠得到提升和鍛煉,為成長成才打下基礎。解決學生干部定位、職責、意識問題,引入多方面培訓內容,如九段秘書、領導力、執行力、團隊建設等課程,強化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組織能力、交往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和企業培訓對接,引入職場干部培訓課程,用職業素養要求學生干部,提高工作能力,開闊眼界,拓寬思維。
3.全面考核,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績效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制訂出明晰的考核條例,從學生的德、能、勤、績等多方面進行360度立體交叉的綜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人學生干部檔案,及時向其本人反饋意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在績效考評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激勵,對他們的成績、優點及時鼓勵、肯定,對他們的不足、缺點,也要及時的分析、批評,使學生干部開展工作時能經常受到激勵,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4.抓好主體,提高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水平和能力。輔導員作為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的首要責任者,工作能力、責任心的高低強弱直接關系到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成果,提高輔導員工作能力是提高學生干部隊伍能力和素質的重要保證。建立輔導員培訓機制,實現輔導員培訓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提升輔導員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加強和改進學生干部和骨干隊伍的重要措施。
5.構建梯隊,形成新老干部傳幫帶的梯級和層次。學生干部的低年級化帶來的是學生干部的不成熟性,進而影響學生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組織對同學們的吸引力,也給整體學生工作帶來了一些困擾。在日常學生干部培養中,充分注意干部梯隊的建設,發揮好高年級干部的傳幫帶作用,培養好低年級干部,發揮兩個積極性,形成學生干部隊伍相對合理的梯級和層次,使學生干部隊伍能夠得到合理健康全面的發展。
6.專項獎勵,對優秀學生干部進行表彰。從綜合測評中把學生干部的學生工作予以單獨列出,設置專項獎勵,對那些對學生工作貢獻比較突出的學生干部進行表彰,同時也要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指導他們平衡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做到全面發展,指導他們規劃好自身成長路徑。
7.規范管理,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規范干部培養的各個環節,從甄選、培訓、考核、任用到晉升、退出、獎懲,制定規范程序和相應制度,使學生干部和骨干的培養更加規范化,將學生干部隊伍規范化建設納入到學生工作整體框架中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