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劉 穎,石 磊,王蔚琛,蔡虹靜,崔 勇
(1.濱州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3;2.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 濱州 256603)
談病理生理學的說課藝術
徐 芳1,劉 穎2,石 磊1,王蔚琛1,蔡虹靜1,崔 勇1
(1.濱州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3;2.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 濱州 256603)
說課,是一種進行教學研究的有效形式,是一種高層次、高境界的教學藝術。在病理生理學課堂教學中,掌握說課的核心所在,抓住說課的特點,選準說法、找準說點,注重創新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病理生理學;說課;教學行為
說課是教師用口頭語言對自己的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和理論依據等內容進行分析和說明的教學行為,是我國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一種進行教學研究的有效形式[1]。它可以是教師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及隱性的意圖等進行的必要詮釋與說明,即“課前研討型說課”。將說課作為備課的組成部分,可以避免臨陣磨槍的倉促,從而做到臨陣時游刃有余。另外它也可以是教師課后對自身教學進行科學的梳理或反思,即“課后反思型說課”。病理生理學作為一門醫學基礎理論課,一方面與基礎醫學眾多學科相互交叉;另一方面又是連接基礎與臨床各學科的橋梁學科。病理生理學的學科特點,以及很多青年教師缺乏教學技巧和充足的臨床經驗,使他們在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說課作為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一條快捷、有效的途徑,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礎醫學教師應掌握說課這項基本技能,把握說課藝術。
講課是一門藝術,說課同樣也是一門藝術。在某種意義上說,“說”比“講”要求更高。說課是最高層次、最高境界的教學藝術。要把握病理生理學說課藝術,需注意以下幾點。
說課的核心在于說理。簡單地講,說課就是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地說明這節課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有特色地說“準”教材,說“明”教法、學法,說“清”教學程序[2]。做好這3步也就把握了說課的基本脈絡。其中,關鍵是說教學程序。通過教師對教學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判斷其教學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這是說課的精華、高潮所在。說課不是宣講教案,不是濃縮課堂教學過程,切忌只談做法,不談依據。尤其是病理生理學,更要精確地說出教與學的內容,結合理論和實踐具體闡述“為什么這樣教”。
說課要突出一個“說”字。教師要緊緊圍繞“說”字,突出說課的特點,要說教材,說教法、策略,說學情及學法指導,說教學程序。說課不等于備課,教師不能照教案去讀;說課不等于背課,教師不能照教案去背誦;教案是平面的、單向的,而說課是立體的、多維的。說課稿是教案的深化與完善。說課也不等于講課,二者在對象、要求、評價標準以及場合上具有實質性區別,不能等同對待。說課是介于備課和講課之間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教師要緊緊圍繞一個“說”字做文章。
圍繞教學思路展開說法,是說課的關鍵。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沿著課堂教學思路這一主線,提高說課質量。教師要置身于評說者思維和學生思維的交匯處,站在備課與講課的臨界點,在此基礎上編寫說課稿,研究說法,找準說點。教師只要把握好語言、語氣、表情、教態的度,就能把課說得有條有理、生動有趣。
說課必須客觀真實、科學合理,不能故弄玄虛。教師說課要真實地反映自己的教學過程。即便是不太成熟的做法和想法,也可以與評說者相互切磋、共同探討,達成共識。由于病理生理學與臨床各學科間聯系密切,因此可以邀請臨床醫生作為評說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基礎理論課教師缺乏臨床經驗的不足,進而完善教學設計。說課是為課堂教學實踐服務的,說課中的每一環節都應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說課不能在教學中落實,那么就是紙上談兵,也就失去了說課的意義。
說課不同于講課,講課重感性,說課重理性。要把課說的精彩,就要精心設計,突出個人特色。要克服呆板、機械、枯燥,甚至是灌輸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合作學習,只有發揮說課藝術的創新性才有利于教師自身教學風格的形成。說課創新才能突顯說課的藝術所在。首先,創新教學設計──如何導入、展開新課,如何環環相扣體現新意;其次,創新教學結構──說課要有起伏、高潮,避免平淡;再次,創新教學方法──力求方法新穎靈活、實用有效,能啟發學生不斷思考;最后,創新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說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要充分挖掘說課的創造內涵,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在說課實踐中培養教師群體的教學智慧,并使其在精心設計說課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說課,是當今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是教學研究工作的新形式。正如著名教育家斯霞所說:“說課藝術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遵循教學規律,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創造性地組織教學,將知識與審美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愉悅中高效率地進行學習的精湛的教學技巧。”自說課產生以來,其鮮明的藝術性、較強的操作性和獨特的實用性引起人們高度關注。說課好比講課的可行性報告,相對講課是一種更為嚴密的科學準備。說課是促進廣大教師教學能力再次提高的主要途徑和有效形式。把握說課藝術可以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1]李興良,馬愛玲.教學智慧的生成與表達——說課原理與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劉淑云.說課的一般模式[J].教育理論研究,2007,(7):9~10.
G421
B
1671-1246(2010)15-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