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宏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 300222)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趙雅宏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 300222)
針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指出:只有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才能促進教學和科研更好更快發展。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高校的固定資產是保證教學、科研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高等教育事業特別是高職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行政部門也非常重視高校的教學設施建設,把相關指標作為國家級示范校的評估條件。在這種形勢下,如何科學、有效地搞好固定資產管理,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增強學校競爭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以提高資產管理水平,促進教學和科研活動更好更快發展。
1.1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政策性、連續性很強的工作。不僅要求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實施管理,而且要求有健全的各項規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實施科學、有序的管理。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學校都缺乏行之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表現在:一是內部多頭管理,結構不清。如在現行管理體制中,一些高校將房屋建筑物等劃歸后勤或基建部門管理,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劃歸教務處或設備處管理,圖書等資料劃歸圖書館管理,而所有設備物資的核算卻集中在財務部門。這種各管一塊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亂,學校也很難從宏觀上掌握實時數據,不利于工作的長期開展。二是購置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固定資產的采購、入庫等缺乏計劃性,隨意性較強,導致重復購置嚴重,造成浪費。如個別學校一些大型設備、高精尖儀器的購置缺乏嚴格的論證程序,購置后擺在實驗室無人使用,導致資產閑置,使用率降低。三是資產報殘報廢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有的儀器設備早已報廢多年卻仍掛在賬上,還有一些已經辦理報廢手續的設備卻因種種原因仍存放在使用部門,這些都給實際在用資產的盤點和管理帶來難度。四是缺乏管理責任制和考核機制。對儀器設備的損壞、丟失無人問津,導致資產盤點時賬實不符。
1.2 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不能真實反映其價值
高校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收付實現制,相對于固定資產而言其特點是不計提折舊,只核算原值。從購置到報廢的整個過程中,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這2個科目一直以資產的原始價值反映在賬上,并不發生變化。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固定資產雖保持原有實物形態,但其自身價值卻會發生減損,這就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資產負債表中的賬面余額不能反映客觀實際情況,從而導致資產虛增。這種核算方法既違背了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也違背了真實性原則。我們在走訪其他兄弟院校時發現,有的院校大型電子信息設備已購置多年,卻仍以購置時的價格記錄在資產賬上。由于電子產品的更新升級速度很快,這種大型電子設備的折舊速度也大大高于其他固定資產,如果每年不對這些設備計提折舊,核算其資產凈值,就會使得該設備的實際損耗不能及時反映在賬上,造成賬實差距過大,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1.3 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
目前某些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還沿襲手工記賬的方式,即便實行了計算機管理,也僅限于簡單的單機統計匯總。這種管理方式的弊端在于除了設備管理部門,其他部門很難參與管理,資產信息不能共享。此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對設備使用和維護的動態跟蹤管理,無法實時監控并掌握實際情況。
2.1 強化管理意識,提升管理水平
要切實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使學校領導到部門主管思想上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分清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和財務部門的職責權限,將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和個人。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資產購置和報殘報廢制度。在購置資產時,首先提交購買申請,對需要購置的儀器設備從經濟性、技術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論證,做到從源頭抓起,合理采購。對于大型儀器設備的購置要充分考慮教學實際需要,結合學校現有情況,有計劃、有選擇地購置,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嚴格固定資產報殘報廢程序,對于達到使用年限,并已失去使用價值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損毀的物資,要嚴格按照“先報批后處置”的原則,經有關部門鑒定后給出處理意見,處置的報廢收入轉入“修購基金”科目。
2.2 實行固定資產折舊制度
現行會計制度尚未規定對高校資產設備提取折舊,然而這種制度并不符合資產實際使用情況。要想正確核算資產的使用成本,就必須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這樣既符合實際使用情況,又能達到資產價值管理和實物形態管理的統一。計提折舊必須根據固定資產的種類和性能,考慮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通過計提折舊,可以及時掌握資產的新舊程度、原值和凈值的變化規律,使相關使用者及時了解設備的使用狀態,全面提高資產使用率。
2.3 實現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
隨著網絡的普及,利用校園網和專業的資產管理軟件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和監控已成為必然。使用專業資產管理軟件的優勢在于:首先,能夠詳盡記錄每條數據,并能實現相關數據的快速瀏覽和查詢。其次,能夠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廣,與學校各部門間的聯系密切,統計數據多,準確性要求高,稍有不慎,極易出現差錯。采用專業軟件管理,能使相關人員從繁瑣重復的手工記賬、算賬、報賬中解脫出來。此外,將資產管理軟件放到校園網上,實施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學校領導隨時掌握資產變動情況,為其作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各部門通過網上查詢,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了解資產設備有無、增減及變動情況,管理部門也可以根據各部門的實際需要,進行部門間的調撥,提高資產使用率。
2.4 定期開展資產盤點工作
學校定期進行資產盤點,可以明晰產權,摸清家底,做到賬實相符,全面掌握學校的資金使用和資產的真實情況。在清查過程中,要做到全面徹底地盤點固定資產的數量和賬務,查清固定資產的來源和去向,做到賬清物清。對于清查結果要編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表”,并查明盈虧原因,按程序向校領導及時報告后作出賬務處理[1]。資產使用部門及管理部門需相應調整賬面余額,對盤盈資產估價入賬,盤虧資產經報批后進行核銷,力爭做到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2.5 加強內部審計,發揮監督作用
由于固定資產在高校總資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審計監督,對于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2]。為此,審計部門要建立健全資產審計制度,對于在審計中發現的資產變動情況及賬務異常現象要及時報告資產管理部門及相關領導,為他們提供真實信息,以保證學校資產完整,促進各項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2.6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資產管理的效果。因此,要做好高校的資產管理工作,就需要一批堅持原則、精通業務、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高學歷人才。學校應通過各種形式經常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鼓勵他們到資產管理成功的學校參觀學習、交流經驗,也可以邀請其他學校的資產管理人員來校進行現場指導。
總之,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的長遠發展。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真正管好、用好固定資產,才能提升學校的管理和辦學水平,促進學校更好更快發展。
[1]吳翔宇.淺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J].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6:36~37.
[2]秦正英.淺析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大學報,2008,1:49.
G474
B
1671-1246(2010)03-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