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哲
(慶陽衛生學校,甘肅 慶陽 745000)
樹立以人為本理念 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劉志哲
(慶陽衛生學校,甘肅 慶陽 745000)
以人為本;教育理念;教育質量
如何轉變教育觀念,以人為本提高教育質量,是擺在每個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通過對中等醫學教育質量內涵的理解和把握,結合我校辦學特點,筆者認為,我校教育質量的提高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到教育的每個層面、每個環節,是全面落實以人為本思想的基礎和前提。在醫學教育中落實以人為本,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包括教育人才觀、質量觀、評價觀等。轉變的關鍵是要形成2個觀念:一是要形成“大教育”觀。以人為本,包括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個方面。以人為本,體現在我校,就是要以辦讓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為本,以謀求人的全面發展為本,以實現人的終身發展為本。從橫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從縱向看,是真正做到為學生的一生奠基、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二是要形成以人為本的觀念。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樹人、育人。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首先是人學。”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不斷滿足人的發展需求、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教育的終極目的和惟一追求,在教育過程中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成功的教育,首先應該表現在使教育對象成為一個對社會、對民族、對集體、對家庭,有積極性而無消極性、有建設性而無破壞性、有促進性而無倒逆性的人。這就要求在教育過程中,真正堅持以人為本,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對待學生,堅決克服“以分為本、以人為末”“重功利、輕人性”“重智育、輕德育”“重共性、輕個性”的應試教育傾向。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教育質量的實質就是學生發展的質量。因此,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必須遵循教育規律,遵循青少年的發展規律,使教育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堅持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和手段。要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素質教育貫穿于醫學教育的全過程。要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致力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學生的品德與學識俱增、能力與志向共長、身體與心理俱健。要堅持教育的平等與公平,致力于全體學生的發展,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成,即升學有基礎,就業有本領,發展有潛力。要著眼于人的可持續發展,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本”,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堅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第一要義,大力推進我校醫學教育事業發展,滿足全市人民群眾對醫學教育的需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為確保我校醫學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應著力研究和認真解決好4個問題。(1)學校硬件建設問題。目前,我校基礎設施建設還很薄弱,占地面積嚴重不足,實驗室設備陳舊落后,實驗經費投入較少,實習基地層次較低,館藏圖書嚴重不足,這些都是制約學校快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因此,必須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教學環境,保證實踐教學經費,加強實驗室與實習基地建設,注重優勢資源共享和校內教學資源的整合。(2)師資隊伍建設問題。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各種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首先要保證有足夠數量的教師,保證各教學環節正常運轉。目前我校師資嚴重不足,現有在校生2 311人,按照專業設置評估標準要求,師生比應為1∶8~1∶15。照此計算,我校專業教師應為155人,但目前僅有70人,與實際要求相差85人。因為教師過少,所以絕大多數教師超負荷工作(每周授課20多學時)。這樣很難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現有師資隊伍還出現青黃不接現象,不少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已經或面臨退休,新分配的大學生本應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至少帶教一年,通過考核、試講達標后方可承擔教學任務,但目前由于學校師資嚴重不足,不得不讓剛分配來的大學生直接上課,然后再指定教師指導,為此,學校必須著力解決師資匱乏這一問題,應先解決師資隊伍數量問題,再提高其教學水平。(3)內涵與外延并重發展的問題。目前我校僅注重規模擴張的粗放式發展,忽視了內涵的發展。重硬件、輕軟件,導致教學質量下滑。因此,在外延發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內涵發展,在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狠下功夫。(4)深化教育改革問題。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改革的力度決定發展的速度,改革的方向決定發展的方向。當前我校必須進一步深化醫學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從管理機制上促進醫學教育事業協調發展。
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是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的重要保證。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都必須適應新的要求。學校教育管理要堅持科學治校,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思想、理念和手段,著力于教育管理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努力以最優化的過程管理獲得最優化的終端成效。
學生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在根本上都取決于教師隊伍的發展。因此,學校必須積極為教師教學、科研創造條件,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指導,建立幫教制度,幫助剛走上講臺的青年教師過好教學關。同時,教師隊伍建設應堅持“以德為本”,持之以恒地抓好師德師風建設,使廣大教師不因清貧而改志、不逐時潮而失德,凝心聚力,傾情奉獻,努力達德于自身,達智于學生。
只有始終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求真,更加務實,才能使我校醫學教育事業持續、健康、蓬勃發展。
G420
A
1671-1246(2010)03-0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