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軍
(天津郵政公司工會 天津市 300041)
創建學習型企業 打造高素質職工
孟憲軍
(天津郵政公司工會 天津市 300041)
創建學習型企業,打造高素質職工,是落實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新時期工會維權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和創新點。
創建;學習型企業;高素質職工
在當今知識經濟崛起的時代,創建學習型企業,打造高素質郵政職工隊伍,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新時期工會維權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和創新點,也是進一步凝聚職工、服務職工、引導職工推進郵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履行工會組織的職責,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大力推進工人階級知識化進程,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是關系到國家強盛、民族興衰的一項全局性、戰略性的任務,也是廣大職工根本利益所在。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的勞動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經并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培養一支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具備較高勞動技能的新型職工隊伍,增強職工的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是“我們黨代表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必須履行的第一要務。
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無疑應加強對職工進行思想道德、法律素養、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水平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因為這既是履行工會基本職能的內在要求,又是對職工更新知識的權利的維護。推進“職工素質工程”,就是為了增強職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就是要從源頭上、從根本上維護職工的適應權、生存權和發展權。
如果把企業比作一棵樹,那么,企業的學習力就是樹其根,學習力不存在了,也就是樹的根斷了,企業之樹怎能常青?因此,我們在實施職工素質工程與推動企業發展的結合點上作了如下工作。
(一)完善規范的管理制度
在“創建學習型企業,打造高素質職工”活動中,我們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機制,確立了行政主要負責、工會組織協調、各處部室分工協作的領導體制,對全公司職工素質工程作統一部署。各有關部門明確責任、各有側重;各基層單位也分別形成責任清晰、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此外,我們還出臺了《職工職業道德標準》、《職工禮儀服務規范》、《職工素質教育計劃》、《職工培訓計劃》、《職工文體活動計劃》,將職工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并將其作為企業實施科學管理的重要內容。
(二)積極倡導在職進修和自學成才
學習的方式有多種,可以從書本中學,可以從社會上學,最直接的途徑還是從同事、同行中學。因此,公司鼓勵職工與職工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將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凡是在職進修的,各單位盡量給予時間上的支持。根據職工的需求,投資建立了職工培訓中心,購置了現代電教化教學設備,同時為公司管理人員、二級單位及支局配備了OA系統、安裝了寬帶網等,方便了廣大職工學習。經過幾年的培養,在崗職工中研究生學歷的已有 15人,本科學歷的 720人,大專學歷的 2998人,中專學歷及高中學歷的 4827人,以上學歷占全公司總人數的89.90%;取得高級職稱的 44人,中級職稱的 163人,初級職稱的 670人。
(三)大力開展崗位技能培訓和業務練功活動
為引導職工在工作中刻苦鉆研業務,用鉆研成果指導新的實踐,我們圍繞生產經營活動的重點、難點、本著學用結合、按需施教、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堅持經常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形式與崗位相關的專業技術培訓,做到“精一、會二、學三”,培養“復合型”的職工技術人才,并每年舉辦職工技術、技能比武活動。如2006年組織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有 6390人參與,參賽率達 99%。其中 15人獲業務師資格, 105人獲高級工資格;“郵政營業員”、“郵政投遞員”兩項,還被天津市總工會列入“天津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的正式比賽項目;獲得兩個職業第一名的選手,被授予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07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舉辦第一屆全國郵政職業技能競賽,公司代表隊取得了郵政投遞職業團體第一名、郵政營業職業團體第三名和團體總分第二名以及郵政投遞個人全能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截至 2009年底,全公司各單位參加各類崗位技能培訓的職工數達到職工總數的 90%,職工每年參加培訓的累計課時為 5000小時,經過鑒定到達到高級工水平 319人,中級水平 1598人,初級水平6882人。
(四)廣開渠道拓寬學習領域
在注重內部學習的同時,我們還堅持對外開放式學習。企業每年都通過召開重點客戶座談會、社會監督員座談會、發征詢意見函、推行客戶回訪制等形式,認真聽取客戶的意見和建議,把客戶的意見作為改進服務的忠告。另外,還勇于向競爭對手學習,密切注意競爭對手在市場上的新舉措,并針鋒相對采取更勝一籌的應對措施。為此,曾先后組織大批中層骨干到黑龍江、山東、河南等地學習他們在先進經驗。
(五)積極組織崗位奪標和爭先創優活動
公司還在職工中大力開展評比競賽活動,引導大家在本職崗位上努力比技術、爭先進。將先進人物事跡刻錄成光盤,并組織事跡報告會,進行廣泛宣傳,以先進典型經驗推動各項管理工作的創新。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稱號的單位12個,職工 16人;獲得天津市級榮譽稱號的單位 42個,職工52人。
世界上的學習有三種,第一種是可以轉化為創造力的,第二種是無效的,第三種則會轉化為破壞力。公司從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入手,努力將職工的積極性轉化為創造力。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打破傳統的干部任用制度,建立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機制,讓真正有本領、有能力的人看到個人發展希望。對公司機關及二級單位空缺的領導崗位、二級單位的中層管理崗位及支局長崗位等,面向全局公開競聘;二是打破傳統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干部績效考核體系,全面推行領導干部任期制,讓職工參與評議領導干部。對工作業績不好、職工意見較大的領導干部,實行黃牌警告和責令辭職制。另外,還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鼓勵有潛力的年輕干部輪崗,以培養企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三是打破眾人爭擠“獨木橋”的局面,為職工設計不同的職業生涯。企業不僅需要高級管理人才,還需要高級營銷、高級技術及其它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公司制定相應序列的激勵政策,引導職工走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價值的統一。近年共提拔使用科級以上管理人員 391名、一般管理人員 350多名,并建設了一支 683人的專職營銷隊伍。
(二)深化用工制度改革
在職工使用上,我們規范了用工管理,調整了用工結構,全面推行職工持證、競爭上崗制度。生產、營銷、后勤等崗位實行全員競爭上崗,上崗條件一視同仁,不看身份看能力,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通過競爭上崗,打破身份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工機制;同時轉變職工的思想觀念,變“要我干”為“我要干”,以此來激發職工的活力。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在此方面,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對各單位及其領導的考核分配,主要與計劃認檔和分等分級掛鉤。按照每年的業務收入計劃、收支差額計劃分幾個檔次,自愿認領,檔次越高,工效掛鉤系數越大。區縣局領導、支局長的行政級別,不搞一刀切和固化,隨收入、收支差的規模而浮動,從而激勵了大家時時保持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二是對職工個人的分配,在兼顧公平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效率優先的原則。能按量計酬的崗位,一律實行按量計酬,多勞多得,盡可能縮小因為身份不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專職營銷人員、攬收員實行保底工資加業績提成分配辦法;一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后勤服務人員實行崗位工資制;對于承包經營人員,嚴格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的關系。在業務發展上,堅持只獎不罰、正向激勵、及時激勵的原則,全員都可推銷的業務,誰干的獎勵給誰;支局和班組要堅持分配政策公開透明的原則,讓每個職工心里有數。堅決打破分配上“不患多少患不均”的陳舊觀念,適當拉開收入差距,為職工搭建一個通過發展業務富裕起來的平臺。
這些制度的建立,都有效激發了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企業的輝煌和成功,有賴于讓職工感到巨大的工作價值與生命意義,要使職工能夠正確評估個人價值,并把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統一起來。
(一)創建職工小家營造和諧企業環境
為了讓職工對工作與生命意義有自覺的認識,我們把開展建家活動作為“溫暖人心、凝聚人氣、激發干勁、促進發展”的重要工作,傾力搭建員工與企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奮進之家”;搭建群管群議的“民主之家”;搭建員工長知識、強業務的“學習之家”;搭建互助友愛平臺的“溫馨之家”,初步形成了“人人愛家,人人管家,人人為家著想,人人為家獻力”的良好氛圍。
(二)開展文體活動提高職工文化品位
我們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為切入點,本著寓教于文、寓教于體、寓教于樂的原則,通過建陣地、抓隊伍、搞活動,努力使職工文體活動做到群眾化、經常化、多樣化、系列化。通過多方努力,各基層單位逐步建立了職工俱樂部,并先后組建了棋類、球類、書法、舞蹈、攝影等協會。這些都有助于廣大干部職工形成“團結、進取、健康、向上”良好精神風貌,起到了凝聚干勁、提高素質的作用。
(三)完善各項制度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企業非常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每年年初都要召開職代會,請職工代表對企業的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績效考評辦法等進行審議,并對干部進行民主測評。企業實施局務公開制度,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重要問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方面的事情以及黨風廉政建設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局務公開的主要內容。企業積極開展合理化建設征集活動,職工參與率達 90%以上,對上報的建議逐一整理,有參考價值的進行獎勵,鼓勵職工積極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
幾年來,我公司在“創建學習型企業,打造高素質職工”的素質工程實施中取得了一定成績,這些成績將激勵我們把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加富有成效。
To Construct a Learn ing Enterprise and to Forge a Team of High Quality
Xianjun M eng
(The Trade Union of Tianjin Post Corporation,Tianjin,300041)
It is the inherent request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learning enterprise and to forge a team of high quality.It is a penetrative point and a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trade union in the new age.
a learning enterprise;the team of high quality;works in the trade union
book=1,ebook=10
D412.6
B
1008-8636(2010)01-0028-04
責任編輯 趙蓮英
2010-01-05
孟憲軍(1970-)女,天津市人,天津郵政公司工會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