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書權
(隴東學院教育學院,甘肅 慶陽 745000)
用心 溫情 做實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體會
燕書權
(隴東學院教育學院,甘肅 慶陽 745000)
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體會
用心就是高校輔導員明確崗位職責,更多地了解學生,對每名學生的情況做到胸中有數,以便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認真分析新生。通過檔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背景、聯系方式、特長愛好和職業理想等,對其進行分類與分析。
(2)做好學生情況記錄。應從接觸學生的第一天起做好記錄,涵蓋學生在校的一切情況,每天翻動,隨時補充,記錄瑣事,思辯問題,對學生傾注全部的心血和摯誠的愛。
(3)用心研究學生。高校輔導員應書寫工作筆記,觀察、記錄、分析學生的各種情況,在觀察中指導,在指導中觀察,深入培養和挖掘學生的道德修養、政治素質、創造能力,探尋學生成長的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借鑒、吸收其他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和經驗,不斷進行反思和研究。
(4)設計調查問卷。根據需要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調查,不僅能了解到學生的表象和動態,更能摸清學生的內心和性格,便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和教育。
(5)用心勸學勵志。學生學習成績的情況是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最好檢驗,應對學生每學期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因勢利導,勸學勵志使其不斷進步。
(6)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幫助其確立奮斗目標并根據社會和學生自身情況的變化指導其及時進行調整,促使其全面發展。
(7)鼓勵學生考研。首先是鼓勵學生盡早開始準備,要注重目的性、針對性。其次是按階段進行指導:確定是否考研→選擇志愿→獲取考試信息→復習(參加輔導班)→報名填表→考試→調劑→復試→錄取。再次是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告訴他們人的大腦的存儲量大得驚人,在平常的學習工作中只使用了極少的部分,只要有信心,就能取得成功。
(8)激發深層潛能。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學生,注意從不同側面表揚每一位學生,激發其潛能。
(9)確立整體格局。即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如在學生大一時進行“堅定信念,自信者勝”的自信教育;在大二進行“約之以禮,自律者強”的自律教育;在大三進行“鍥而不舍,力取4證”的自勵教育;大四進行“迎接挑戰,走向成功”的自強教育。總體的工作思路是:提倡、引導、鼓勵、警策。
(10)凝練工作理念。高校輔導員應關注教育前沿成果和理念,結合工作實踐,撰寫發表論文,把工作實踐升華為理論。
溫情就是高校輔導員微笑面對每位學生和每件事,做到學生工作和班級建設內容的細、新、深,用各種形式把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學生。
(1)強化記憶。要有超常的記憶力,爭取一學期內與學生見面時就能叫出其姓名,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2)時時溫情。注重從小事做起,時時體現溫情,如在學生出行前有幾句注意安全的叮囑,在其返回時致以親切的問候,季節變更時提醒學生增減衣服,學生生日時發一條祝福的短信等。
(3)互通信息。告訴學生自己的手機號碼和住宅電話,每學期登記一次學生電話號碼并帶在身邊,使學生在遇到困難、矛盾、問題時,可以隨時聯系到輔導員,時刻感到輔導員對自己的關心。
(4)拾遺補缺。發揮自身特長,對學生進行如論文寫作、講課藝術等方面的輔導,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拾遺補缺。
(5)談話藝術。要順應時代,通過自己的博客和QQ等與學生一對一交流,引導沉迷于網吧的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6)改善心智??偨Y發現學生的優點并予以表揚,讓每位學生都學會欣賞別人,以人為鏡,取長補短,寬以待人,培養其具有博大的胸懷。
(7)處處溫情。參加學生的聚餐、晚會、郊游等活動,經常深入學生宿舍、食堂、課堂以及家庭和學生實習、實踐、社會活動的圈子,在學生患病或遇到學習、生活、工作上的困難和問題時對其竭盡全力地進行幫助,使學生感受到溫情,力求消除與學生間的距離感。
(8)關注心理。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高校輔導員應研讀基礎心理學、應用心理學書籍,提高心理關懷與咨詢疏導能力。
(9)管理時間。針對個別學生缺乏責任感、緊迫感,經常逃課、上網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促使其珍惜寶貴時光,認真學習。
(10)困苦磨礪。倡導大學生利用寒暑假或周末打工掙錢,主動接受鍛煉,感受艱辛,從而感悟父母、教師的良苦用心,使其樹立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
做實就是一方面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要把服務學生的事想細、想實,做細、做實。
提出以下德育實踐活動與實施策略10條,并逐條督促落實。
(1)一個平臺。教育學生把大學4年作為進德修業的平臺,學會擔當,學會寬容,學會做人、做事、做學問,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鍛煉能力,積累資本,為就業奠定基礎。
(2)三個習慣。使學生養成早操、晨讀的習慣;養成讀經典書籍、寫日記的習慣;養成看人優點、與人和諧相處的習慣。
(3)三好討論。開展“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區做個好公民,在校園做個好學生”的討論活動,彰顯道德典范,督促學生修身養性,增長才干,超越自我。
(4)七項責任。使學生在安全教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活動中認識社會,感悟人生,明晰責任,勇于承擔自我、家庭、他人、集體、社會,人類、自然等各方面的責任。
(5)一賬一信。要求學生學會記消費賬、算成本賬;每學期為父母寫一兩封溫情的書信。
(6)年度評價?!安W于文,約之以禮?!敝朴喌掠e分方案,以積分實施評價,每學年對學生進行1~2次評價,使其達到高境界、嚴規范、好心態的要求,增強自信,對未來充滿信心。
(7)完善制度。在評優獎先、三好學生評選、獎助學金評定、黨員接納、干部選用和校園文化活動開展時,緊緊圍繞教學這個中心,把學生的學業成績以及教學實踐環節放在突出位置,鼓勵學生積極考證,為就業增加砝碼,根據學生關注的問題完善各項制度,引導學生回歸本位,進德修業,營造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
(8)做實學生黨建工作。學生黨支部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陣地之一,是學生工作的核心,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成效將對學生管理工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說輔導員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兼任班主任和學生黨支部書記。監督學生干部、黨員起帶頭示范作用,規定在校外住宿者、拖欠學費者、考試作弊者、期末成績出現1門不及格者不能入黨,2門不及格的干部自動辭職,3門不及格的不得享受大額資助。
(9)做實資助工作。部分學生因家境貧寒或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等原因,導致生活困難,各高校對這部分學生均有不同的資助措施,故高校輔導員應在資助原則、目的、方式、數額、時間、使用等方面下工夫,并把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到資助的全程中,使貧寒學生在接受資助的同時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達到落實資助工作和對其進行德育的雙重目的,收到雙重效果。
(10)進行經典教育。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建立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高校輔導員應向學生推薦經典書籍,要求其在課外閱讀,寫讀書筆記,特別強調背誦《論語》和《老子》,因為我國傳統美德蘊涵在傳統文化之中。誦讀這些經典書籍,有助于學生修身養性,使其受益終身。
G640
A
1671-1246(2010)12-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