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玉
(廣東藥學院黨委組織部,廣東廣州510006)
關于高校機關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
石小玉
(廣東藥學院黨委組織部,廣東廣州510006)
機關作為學校重要的黨政管理機構,機關干部的能力與素質決定著學校的管理層次與水平,本文對高校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途徑。
高校機關干部隊伍建設
機關作為學校重要的黨政管理機構,機關干部的能力與素質決定著學校的管理層次與水平。隨著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機關成為高校各方面工作的策劃者、組織者、協調者、指導者和監督者。機關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工作作風關系到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是高校干部隊伍建設中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
1.1 學習風氣不濃,業務素質不高。
一些機關干部的學習自覺性不強,不注重學習業務知識,憑經驗做事,有吃老本的現象存在,沒有專業化的素質。特別是年輕干部,從事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又缺乏教育培訓,導致對工作業務不熟悉,業務素質不高。
1.2 服務意識不牢,責任意識不高。
一些職能部門和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淡薄,責任意識不高。主要表現為:一些職能部門和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差、服務質量不高,個別機關干部有時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語言生硬,服務態度冷漠,有的部門依然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有的單位、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深入基層、方便師生、熱情服務等方面有欠缺,缺乏積極主動地為教師、學生、基層服務的責任心,缺乏為學校事業發展服務的熱情和激情。
1.3 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廣泛聽取干部群眾意見建議不夠。
一些部門的干部沒有發揮緊密聯系群眾的作風,深入基層較少,作風不夠務實,決策決議缺乏民主作風,在規章制度制定和修訂等的過程中,沒有聽取相關二級單位的意見建議,有高高在上的衙門作風現象存在。
1.4 部門職責不清,溝通協作不足。
部門職責交叉重疊、具體工作相互推諉、組織協調力度不強等問題存在。主要表現:一是有些部門與部門之間遇到職能交叉的工作時,主動溝通、主動配合和共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不夠,責任意識不強,導致在銜接環節上浪費了時間資源,影響了效益、效果;二是有些部門與基層單位之間的配合不夠默契,機關部門反映基層單位配合落實不到位,基層單位反映機關部門工作推托、辦事不力,給基層增加了工作和壓力,時常出現情緒抵觸,疲于應付;三是針對綜合性任務的多部門協調力度不強,非牽頭部門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到位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事難辦”的問題依然存在。
1.5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多校區延伸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是多校區辦學的模式,各校區距離較遠、交通不便、資源分散,機關各職能部門與校區辦、各二級學院之間在職責劃分上不清晰等原因,導致在延伸管理上不到位,管理的觸角不能完全覆蓋各個校區。同時在多校區辦學模式下,機關各部門缺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能想師生之所想,急師生之所急,解師生之所困,在管理細節上缺乏人文關懷。
1.6 缺乏對機關管理干部的激勵約束機制。
對機關干部、機關部門的考核監督不到位,做好做壞一個樣,做多做少一個樣,對專業課教師的考核監督條款很多,但是相關職能部門出現失誤卻不追究,有考核監督的制度也執行不嚴格,激勵約束獎罰力度不大,調動不起機關干部的積極性,也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不良風氣的蔓延。
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觀方面的因素。通過分析研究,我們認為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2.1 機關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缺乏責任意識。
在一些部門,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嚴重,沒有樹立起正確的管理理念,以師生為本的觀念沒有深入人心,缺乏服務意識,習慣于發號司令,導致管理方式方法生硬。在工作中,缺乏責任意識,說辦就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作風不足,執行能力不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不強,有“一拖二糊三搖頭”的辦事態度和作風存在。
2.2 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和機制存在缺陷。
在管理上,仍未擺脫傳統模式,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和干部、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跟不上學校發展的要求;校和院、條和塊、硬件與軟件的關系尚未理順。推行二級管理責、權、力下放不一致,一些舊有的規章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有些規章制度不利于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3 考核監督不到位。
對機關干部的考核監督不到位,對機關各部門執行推進工作情況缺乏督辦管理,師生監督機關的渠道不寬,領域不廣。從機關內部來看,作風建設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對干部的評價標準難以掌握,獎賞、懲戒不到位。
3.解決對策
3.1 以加強教育培訓為基礎,推進機關管理干部的職業化、專業化,建立一支適應科學發展的高素質、高水平機關干部隊伍。
突出重點,加強對機關各類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分析機關干部隊伍的現狀,從思想政治素養、管理能力、業務水平等方面對干部進行分類別、分層次,講求實效的教育培訓,努力使機關干部的整體素質有較大提升。
全面開展對機關處級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對機關處級領導干部,要繼續做好有計劃地安排干部進行脫產培訓。同時,要把選派干部到國內外學習納入干部正常培訓項目,形成制度,加以規范。加強對科級及科以下管理干部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對機關科級及科以下干部進行基本業務技能培訓,以學習相關規章制度、校內管理體制,公文寫作知識、計算機操作、辦公設備使用等為培訓內容,提高干部基本的業務技能水平,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和處理業務的能力。
3.2 以落實具體措施為突破口,狠抓機關干部作風建設。
以點帶面,突出重點,加強窗口部門作風建設。對與教學科研緊密相聯的部門,開展窗口部門“作風建設月”活動,從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機關部門入手,以點帶面,推進機關作風建設。
實施機關辦事過程公開化,便于各二級單位隨時查看提交事項的處理所到步驟、處理結果,提高辦事效率。實行限時辦結制和服務承諾制。制定機關辦理事項期限或者機關部門承諾的辦結期限。加強民主管理,實現民主決策。建立定期調研制度,特別是與教學科研緊密相聯的部門,要定期下基層聽取意見。對與群眾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重大事項的決策,要充分聽取專家和師生員工的意見,增大機關工作的透明度,實現民主決策、科學決策。
3.3 制定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辦法,建立健全監督考核評價體系,提高執行力,推進決策實施。
機關建設歸根到底還是要以制定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辦法為落腳點,提高干部執行力,推進各項決策的實施。干部考核評價辦法可以按以下幾點思路制定:首先要按照主體功能區進行考核,將機關職能部門劃分為黨務部門、行政部門、窗口部門等類型,通過劃分,對不同的類型提出不同的發展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有效引導不同部門實現科學發展。其次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將考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實績考核、民主測評和群眾滿意度三個部分,實績考核是定量考核,民主測評和群眾滿意度是定性考核。最后要在考核中引入民意調查,針對不同類型部門的服務對象,對群眾滿意的情況進行調查,而且納入整個考核體系中。以考核促執行,實現管理良性循環。
3.4 建立健全機關干部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全面推進機關內涵建設。
機關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它更重要的是要靠體制和機制的創新,逐步建立健全規范的規章制度、管理制度和監督激勵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機關建設方面的問題。
首先要在探索加強機關制度建設上下工夫,要建立健全相關的配套制度,規范機關的內部管理和干部職工的從政行為;其次要在建立制度落實監督體系上下功夫,要探索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督、督辦措施,形成監督體系,提高機關部門執行力;最后要在探索改進機關監督考核機制上下工夫,要建立健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約束機制,建立健全科學評價機制。
[1]施宙,朱慶金.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機關作風建設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2).
[2]耿麗,陳潔.加強高校機關作風建設提高高校機關人員素質[J].大學時代·B,2006,(05).
[3]張志強.高校機關干部的能力培養[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