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會展業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建議
李 婷
(太原旅游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有人說,會展是城市面包,是會撒錢的飛機,它生動地說明了會展對地區經濟的拉動作用。近年來,我國會展業發展非常迅猛。“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的落戶對山西會展業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文章論述了會展的含義與特點,對山西會展業進行SWOT分析,提出山西發展會展業的對策。
山西會展業;SWOT分析;對策建議
會展是指會議、展覽等集體性活動的簡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間,由多個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集體性的物質、文化、信息交流活動。會展業就是為會展活動提供產品與服務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同類企業的集合。在今天,會展已經表現為一種經濟形式,成為各國經濟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新時期,應大力發展會展業,全面提升會展經濟。
1.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煤炭資源優勢,使山西會展業的發展蘊藏著巨大潛力
山西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資源大省,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都極具吸引力。“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文化給山西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古建、石雕、彩塑、壁畫藝術,五臺山古建宗教文化、黃河根祖文化、晉商大院文化等等。除此之外,山西還擁有自然風光游、紅色旅游、工農業旅游和科技旅游等方面的資源,都為山西會展業提供了素材。而山西得天獨厚的煤炭能源優勢,小雜糧、干鮮果、草食畜和反季節蔬菜等發展迅猛的特色生態農業資源也為會展活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2.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西與外界各省市的聯系異常方便快捷
山西處于中國的中心地帶,是四周各省交流的必經之地,是重要的交通樞紐。2009年4月份太原到北京、太原到鄭州高速鐵路的開通,拉近的不僅是京晉、晉豫地理上的距離,更將為山西會展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北京擁有全國大部分有實力的展覽主辦者和行業資源,其會展業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而鄭州作為中國最具潛力的會展新銳城市,近年來其會展業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隨著高速鐵路的開通,山西便利的交通區位優勢使山西會展業發展正當其時。
1.會展場館建設落后。以省會太原為例,位于晉祠路的山西省展覽館,建筑面積2.6萬平米,18個展廳、可容國標展位700個,加上1.5萬平米的室外展場,是省內規格最大的展館;位于迎澤大街的煤博展覽館,建筑面積5000平米,可容國標展位300個,室外展場3000平米,位列第二。不光是面積小,設施也落后。省展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農展館,雖在1992年底改建為省國際展覽中心,但在設計、配套等方面仍有不足。煤博館建成也已有15年,雖然展架展桌等合規,但畢竟不是專業展館,比如僅承重設計不達標一項就足已限制承接機械、汽車等大型展覽。場館落后,是限制山西會展業最一目了然的掣肘。
2.專業會展人才和公司奇缺。會展專業人才缺乏、會展人員素質偏低、名牌展覽公司匱乏,造成會展的組織和管理混亂,只重形式,不重內容,使會展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不佳。此外,我省的會展經濟還未形成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為會展提供配套服務的技術、信息等相對滯后。近兩年省內也出現了幾家會展公司,不少廣告公司也承攬組展業務。但觀念陳舊,以為搭幾個攤位、架兩架彩虹橋、拉個條幅就是辦會展。即使理念有了,服務水準也還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山西會展業的水平和知名度的提高。
3.缺乏品牌會展。品牌展會是指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和推動力、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展會。廣州有“廣交會”,深圳有“高交會”,廈門有“投洽會”,北京、上海有國際車展等等,這些展會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會展經濟的品牌。而目前山西除了國際煤炭與能源博覽會外,似乎再沒有可以讓全國知曉的會展經濟的品牌。
4.缺乏專門的會展管理機構。山西省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會展管理機構,商業化運作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和行業自律,作為主辦單位的政府和作為承辦單位的會展公司都未能完全按照市場規則運轉。
1.國內會展業強勁的擴張勢頭,必然會有力推動山西會展業蓬勃發展
會展業作為都市型服務業,已在我國一些經濟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完善、第三產業發達的城市迅速崛起,區域性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以北京、上海、廣州、大連、成都、西安、昆明等為會展中心城市的環渤海會展經濟帶、長三角會展經濟帶、珠三角會展經濟帶、東北會展經濟帶以及中西部會展經濟帶五大會展經濟產業帶框架。這些經濟產業帶通過準確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相互協調、各具特色、梯級發展的互動式會展經濟發展格局。山西既可參與環渤海會展經濟帶,更是作為中西部會展經濟帶的一員,只要措施得力,勢必會從中得到較大的益處。
2.國家對會展業高度重視并采取了重要扶持舉措,山西會展業必然會得到相關政策的益處
我國會展業的發展壯大和促進經濟發展的獨特作用引起國務院的關注,2008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和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搞活流通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必須進一步完善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擴大國內消費,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隨后下發的相關文件中,明確提出整合社會資源,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消費促進活動,促進會展業發展,帶動相關的住宿、餐飲、交通、通信等消費。這是會展業發展首次列入國務院常務會議議題,足見國家對會展業的重視和期待,山西必然會得到相關支持政策的益處。
3.山西各級政府從政策和制度上都對發展會展業提供了有效的支撐,必然會大力助推會展業的快速發展
山西省政府《關于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推進現代商務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會展業;加強與全國行業協會、國際會展機構的交流合作,積極承辦全國煤炭訂貨會等國內會議;發展國際化、專業化、貿易型為主的會展,培育面向世界的會展業知名品牌,舉辦具有產業和地方特色的常設性會展;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會展中心,改造提升會展業設施水平;擴大會展經濟規模,加強會展業與交通、餐飲、旅游等相關行業的融合,延伸產業鏈。
主要來自于周邊省份的競爭威脅。目前國內各省市都已認識到會展業的潛力,紛紛重視加快會展業的發展。山西的會展業必須在競爭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服務功能,管理體制創新,培育國際知名展會等,才能形成競爭優勢,不會在競爭中逐漸被趕超。
1.立足高遠、統籌謀劃。對于我省會展業的發展,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大視角、寬領域統籌規劃會展業的格局。首先要強化省城太原會展業的中心地位,在太原市選址建設中部領先、國內一流的山西省會展中心。按照現代化、國際化的標準改造山西煤博館、山西展覽館等現有的會展場館。其次要兼顧大同、運城、長治等中心城市,將其會展業納入全省的發展規劃,建設一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聚集和輻射功能強大的現代化會展場館。積極爭取在我省設立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使太原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旅游、商務和會展中心。
2.準確定位、突出特色。對于會展業的定位,一定要緊密結合我省產業優勢和歷史文化特點,找出我省會展業的發展特色。因此,我省會展業的定位應著力在:以全國煤炭定貨會和國際煤炭博覽會為契機,大力發展煤炭、焦炭及其延伸產品的會展;以重型機械設備、不銹鋼及新材料等產業為突破點,建設全國性的新型工業產品會展中心;以高新技術區的發展為依托,設立山西新技術產品展;以太原國際面食節為依托,設立平遙牛肉、面食、汾酒、醋等傳統飲食文化產品展及核桃、紅棗、沙棘汁等土特產品展。各地要因地制宜,主辦具有特色的展會。
3.政府扶持、市場運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展業的發展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展業發展的新的運行機制。首先,政府要營造有利于會展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其次,會展業發展需要當地的經濟、社會、環境及外部條件的全方位配合。第三,健全有關會展業的法律法規,扶植會展行業協會。第四,重視發揮參展商的作用。通過抓住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參與,帶動眾多的參展商。第五,要規范展會行業主體,使展覽公司和展銷經營管理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明確各自職責和任務,不失位、不錯位,也不越位。第六,建立標準化的指標體系。制訂展會等級評定標準及指標體系,包括推動產業發展的因素、辦展城市及展覽公司總體競爭力等,一方面,使會展組織方獲得選擇城市、展覽公司和參展商的依據,另一方面,對展會進行等級評定,規范市場秩序,引導展會經濟的良性發展。第七,對辦展主體進行資質認證。
4.專業培養、引進人才。山西要發展會展業,當務之急是培養、造就一批專門從事會展活動的專業人才??梢圆扇 芭沙鋈?、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即把國內甚至國外的專業人才請進來幫助提高會展專業知識,把好的員工送到會展業發達的國家深造,從而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會展從業隊伍。與此同時,山西省一些高校應有針對性地設置會展專業,培養會展策劃、管理等相關人才,為山西省會展業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1]張紅.會展概論[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9-178.
[2]張彥.山西省會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發展策略[J].滄桑,2008,(6):39-40.
F29
A
1673-0046(2010)5-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