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晨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
淺談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的培養
潘 晨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7)
簡要論述了當下我國機械制造工藝設計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針對職業教育提出培養學生制造工藝設計能力不僅對教師、學生有一定的要求,對社會也有一定的作用。
職業教育;機械制造工藝設計;實踐能力
機械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提供裝備和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費品的產業。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技術和經濟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所采用裝備的性能、質量和成本,所以機械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和規模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而我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機械制造業已成為我國工業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技術基礎的最大的產業之一。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機械制造業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集中表現在制造技術的落后。
而機械制造工藝學研究的就是關于機械制造工程中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工藝設計就是將產品設計與實際生產制造聯系起來的紐帶。一種產品的問世不僅需要設計者經過調研、計算、設計、修改得出最終的設計圖紙,而真正生產出來還需要設計出合理的加工順序、加工方法及裝配方法等,而后者又取決于工藝設計的好壞。因此,好的工藝不僅能使產品實現其功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質量與成本達到最優設計,不僅滿足了社會的需要,同時使資源利用最大化。因此,制造工藝設計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但是并不是只有工藝設計者需要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對于相關工作人員也是必要的。例如產品的設計者只有具備了工藝設計的基本能力,才能設計出具備了更好的工藝性的產品,以免只從產品功能考慮,從而對后續的加工制造造成很大困難。所以,工藝設計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
當下職業教育的大規模發展,正是為了滿足現階段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大力需求。在此,筆者主要針對在職業教育中關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制造工藝設計能力,從教師、學生、社會三個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教師的作用就是傳道、受業、解惑。培養學生能力的直接面對者就是教師,古語有言:“嚴師出高徒”,更說明了教師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制造工藝設計的能力對于教師的道德品質、個人修養、專業素質以及教授方法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對教師的要求: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此處的專業能力不僅包括本專業的知識,還包括作為一名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在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只要能夠全面的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并能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就可以了,但其實一名教師的職業素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物質文明快速發展的現在,做好這一點至關重要。這里面包括很多,比如說熱愛學生及本職工作等,可以試想一下當你面對學生時總是帶著一種情緒又如何能把知識全面而又準確地傳授給學生,我們知道人只有在身心愉悅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狀態,面對學生講課時也是這樣;或者你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又怎么能夠全心去付出呢。
20世紀中葉,隨著計算機的發明以及普及,計算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隨后各種應用軟件的問世,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使得人們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例如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CAD/CAM)的相關軟件簡化了設計過程及制造過程的工作量,又如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適應了當前機電產品以多品種小批量及個性化為主導的生產,改善了傳統制造模式遠不能滿足快速響應市場的需要。因此,對于有關應用軟件的掌握是必要的,而市場上相關的軟件數不勝數,一定要注意軟件的選擇。
雖然相關應用軟件的使用對于現代工藝設計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關制造工藝設計基礎知識的掌握仍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生產中,由于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使得很多人以為計算機可以代替人,這也使得現今很多學生以為基礎理論知識不重要,只要有計算機就可以,這種思想是很危險的。因為這種對計算機的依賴性不僅僅會影響整個人類的進步,當下更會影響我國的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樣對于我們國家整體制造工藝水平的提高危害很大。我們必須意識到人的主體作用,計算機畢竟是物,它的應用也是建立在人的能動性上。
在這里特別提出這一點,也是由于當下我們很多教師都主張注重軟件的應用,但同時卻忽略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這造成學生一味地重視軟件,不重視教學。因此,對于計算機相關軟件的應用必須在熟練掌握制造工藝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再進行學習,不僅事半功倍,更有助于啟發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帶著想法去應用,激發學生的潛能。教師的引導作用很重要,應該盡量地指正學生的這種想法。
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求具備實踐能力,作為教授者僅憑理論上的理解是很難與實際相結合的,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吃透理論知識,也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課余之外,能夠參與到企業中,做雙師型教師。
社會在不斷進步,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我們要保證教授的知識應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世界是聯系的世界,知識同樣也是。擁有豐富的知識,不僅可以擴寬視野,還可以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
在講授課程時能夠與生活結合,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善于利用生活,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物來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激勵學生去探索。
外因固然重要,但內因才是根本,要想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必須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告訴學生自己應該做到哪些,并采用合適的方法加以引導。
自古以來我們就崇尚道德修養,但在現代卻越來越貧乏。古人云“有余力,則學文”,指的就是要先修身再學知識,這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只有具有崇高品質,才可能具有為人類社會服務的理想;反過來,一個人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就很難具有容納社會的胸懷,又怎會理解社會,從而創造出社會所需要的技術財富。放眼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為人類進步、文明作出重大貢獻的,哪個出發點僅僅是為自己,只有理想遠大,自我價值越高,才越能激勵人們向前。
作為一門專業技能,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這是最基本的。它不僅包括有關機械制造過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還有一些相關知識。這里的掌握重點是靈活,僅僅熟悉是不行的,要活學活用,不能照搬照抄,要注意適用條件,這樣才可能不斷改進。
只有熱愛生活,才能了解生活,繼而去觀察、探索生活,知道了生活所需,才能擺正自己探索的方向。我們所要求的制造工藝設計能力就是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甚至就是來自生活,然后通過我們的專業來改進,若不了解生活就可能無處著手。例如設計加工細長軸的工藝過程,若不了解它的用途及使用環境等,在制定工藝時就很難確定所需達到的要求,從而無從下手,或者再去了解從而耽誤時間,但了解不深就很難制定出更合理的。再者就是勇于探索,也就是有鉆勁,善于思索,遇到困難,勇于去嘗試。
機械專業本身就比較艱苦,而制定工藝規程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這就要求工藝人員多參與到生產中,所以一定要能夠吃苦耐勞,才能制定出更合理、完善的工藝。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教育的國度,但是兩千年的獨尊儒術,使得人們對科學技術的重視不夠,這也是造成我國科學技術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因而,培養學生的工藝設計能力同樣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
機械制造工藝能力的實踐性培養對象,重點是一些職業院校的學生。過去我們一直不重視職業教育,忽視了對技術能力的培養。現在雖然國家已開始重視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是面廣質量不高,效果并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不夠。傳統觀念認為,只有考上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才算有出息,而這些職業院校只是那些考不上理想學校迫不得已的出路,從而造成職業學校學生整體素質差,學習積極性差等問題,反過來這也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對于各方面技術能力的發展造成一些不良影響,比如說具備高技能的人才嚴重缺乏等,更進一步打擊了社會的積極性,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所以我們不僅是要大力發展,更需要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能夠正確地看待它,主動去選擇它,才能促使其積極發展。
要提高我們國家制造工藝的整體水平,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提高學生的制造工藝能力需要老師的悉心教導、學校的一些教學資源等,但這畢竟是一項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的技能,由于學校教學資源有限,所以還需要一些社會資源,尤其是企業的資源。這就要求校企合作,這本是互惠互利,但由于雙方都存在某些問題難以達成協議,因此需政府來協調,也需要整個社會的理解,但從目前狀況看不是很理想,所以還需今后不斷探索。
技術能力需要在社會中磨練、改進,但在邁入社會之前,學校的培養還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我們國家雖然對職業學校的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明顯,主要在于管理體制上,使得投資不到位,造成資金浪費,所以希望不論是國家還是一些社會企業在對學校進行投資時,能夠有一個合理的程序,既滿足了學校培養學生的需要,又能夠在社會承受范圍之內。
總之,對于人才的培養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1]徐嘉元,曾家駒.機床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2]李碩,栗新.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第 2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3]孫波,趙汝嘉.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G718.5
A
1673-0046(2010)5-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