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開始了,學生們背上漂亮的書包,迎著朝陽,開心地走向學校。時代的發展、節奏的加快,可能使得他們無暇去欣賞道路兩旁的景色,然而,對于新的一天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會學到哪些知識,他們依然充滿著好奇,充滿著渴望。
來到了學校,走進了教室,他們將要在這間教室度過整整的一天。這一天,到底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力量。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生命,他們的生命之花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光芒,更有自己成長的規律與旋律。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努力呵護這“一朵朵鮮艷的、生機飽滿的花朵”,讓教室成為學生生命的培育場。
敬畏生命,去呵護每一朵花健康成長
“任何一個學生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經常上完課后叩問自己的靈魂:這堂課對學生盡職了沒有?因為在每個孩子的成長中,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會再來一次,你的每一堂課都在影響著學生的生命成長。”于漪老師一直讓兩把尺子相伴,一把用來量自己的短處,一把量別人的長處,就這樣努力來提高每堂課的質量,因為她深知每堂課都會影響學生的生命成長。這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這是在努力呵護每一朵花的健康成長。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鮮活的生命個體,“分”只是衡量學生某個階段的學習狀況,無法去衡量學生的生命成長。每個教師都應敬畏生命,唯有如此,我們才會真正地引導學生“激發生命的潛能,捍衛生命的尊嚴,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價值。”
帶好放大鏡,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生命如花,青少年學生的生命更是一朵朵鮮艷的、生機飽滿的花朵。”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獨特的花香,同時又有自己開放的花期。教育無選擇性,無論孩子天資如何、基礎如何,都要呵護,都要公平對待。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帶好放大鏡,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長處,長善而救失。成績優秀的學生不等于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情感、意志、品性等都已十全十美;成績落后的學生不等于在其他方面也一定落后,沒有優點可尋。更何況,學生是處于成長期的個體,他們的品性、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個人經歷的豐富而發生變化。每朵花都有自己獨特的花香,我們要用心呵護培育這些花朵,讓他們的花香更加迷人。
錘煉課堂,讓每節課閃爍智慧的光芒
學生每天走進教室,要上七八節課,“他們是否學有所得、學有興趣、學有方向、學有追求,不僅影響他們的發展、成長,更影響其生命的質量。”教師唯有提高課的質量,才是真正地呵護學生的成長。精心備課、組織課堂至關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師強烈的責任心與科學的育人觀。教書育人,育人為根本目的,而育人需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唯有錘煉課堂,讓每堂課充滿了未知、充滿了張力,學生樂于去學習、樂于去參與、樂于去挑戰,這樣“即使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挑戰,他們也不以為苦,興之所至,樂在其中。”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真正地提高生命的質量。
教室,學生生命的培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