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盛
(閩江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
試論求職技巧的訓練與指導
劉昌盛
(閩江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求職技巧是實現求職目的的重要因素,對整個求職過程在某種程度上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如果求職手段或方式運用不當,往往會造成求職失敗的嚴重后果。而如何進行求職技巧的訓練與指導,就要掌握當今職場上的面試技巧的多樣化,針對職場上的求職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求職技巧訓練與指導的措施。
就業;求職技巧;訓練;指導
在目前的中國就業形勢下,求職者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企業對求職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招聘面試的方式也多樣化,掌握必要的求職技巧,可以為求職者成功求職提供基礎條件。而科學的訓練與指導方法必須結合實際和人的行為心理特點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求職過程是求職者全面展現自身綜合素質的過程。求職技巧也是其綜合素質的一個方面,對求職能否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個人材料是打開求職大門的鑰匙
求職者投遞的書面簡歷和材料是獲取面試機會的鑰匙,所以,說材料的質量好壞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求職者在填寫個人簡歷、撰寫求職信函、準備個人材料時精心準備、講究技巧,撰寫出有說服力并能吸引讀者注意力的書面資料。
但是在推薦自我時,采用“奇”招也同樣能出奇制勝。在一場招聘會上,小李兩手空空地擠了進去,看到好的單位他就去和招聘人員聊,一直聊到對方說:“你把簡歷拿給我看看。”這時小李說:“我隨身帶了名片,給您留一張吧。”小小的卡片經過精心設計,把小李的基本情況簡要地囊括了進去,雖然招聘人員都是見過世面的老手,但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學生名片居然是愛不釋手。
所以,只要求職者有足夠的自信,有足夠的“內容”,有足夠充分的準備,大可以嘗試與眾不同而有創意的方式推薦自己。畢竟,求職者要競爭的是茫茫人海,一定要努力“閃出自己的光芒”。
2.只有出色地完成自我推薦,才能贏得對方認同
在當今職場中,無論是求職者投發的個人簡歷和材料,還是面試中雙方的相互溝通,求職者需要進行自我推薦。求職者用書面語言推薦的自我,是在用筆跡、文字、書面證明等推薦自己,以求得對方認同、獲取面試機會。而在面試中,求職者就需要通過自身衣著、談吐、表現等來展示自己,推薦自己,以實現求職成功。招聘方可以通過這個過程了解到求職者的諸多方面:儀表儀容、精神面貌、文明修養等,還可以了解求職者的知識狀況、社交意識、能力結構等。招聘方往往十分重視面試,許多用人決定就是在面試的舉手投足、一笑一顰、一問一答中做出的。所以,求職者在面試中恰當地運用求職技巧,會感染招聘人,博得招聘人的好感,獲得更多的自我展示和相互溝通的機會,從而贏得招聘人的認同。
3.有的放失,便捷地獲取成功
求職的最終目的是找到適合自身狀況的工作,招聘的最終目的是找到適合企業需要的員工,求職者無論是準備資料還是參加面試,都要充分了解自身的特長、所應聘單位的情況以及所需人員等等,并在自我推薦時加以有效地展示,才能夠又快又準地博得招聘方的賞識。此外,書面資料的準備要詳細、真實、具有針對性,包括畢業生推薦表、求職信、個人簡歷、成績單及各種證書、已發表的文章、論文、取得的成果等。因此,求職者掌握一些求職的技巧對求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琳琳大學畢業想要加盟一國際品牌飲料公司,但公司的用人標準非常苛刻,淘汰率高達90%,而且男性優先。琳琳卻沒有放棄,她在工作之余,走遍大街小巷,對該品牌飲料進行自費調研。兩個月下來,她雖瘦了一圈,但卻整理了近百頁的調查報告。在報告中,她提供了各種準確數據,分析了飲料公司的營銷模式和不同階層的口味要求,以及飲料公司的營銷模式和不同階層的口味要求,以及飲料市場的發展動態等等,更重要的是,她還發現了該公司的市場覆蓋盲點和潛在的危機,而且附上了自己的建議,當然還有求職申請。
當招聘方遇到如此能干的求職者,誰會不要呢?所以,求職不能盲目,不能以“碰運氣”的方式去投簡歷,去面試。只有讓對方清楚地認為,你能夠給他們帶來發展,了解他們的公司,這才是一次成功的求職。
1.做好求職者的思想指導工作,使求職者擺脫當前就業三大問題的干擾,清醒地從實際出發
首先是“面子就業”問題。很多人認為自己一定要做體面的、社會地位高的工作,比如說,非白領不做,把勞動分為三六九等,認為其有高低貴賤,這本身就違反了“體面就業”的宗旨。這個錯誤的觀念,不但約束了他們擇業面的拓展,而且也使自己的就業缺乏個性,就業似乎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眼光”。
其次是“圈子就業”問題。很多人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圈子”里選擇職業。他們認為,在這樣一個圈子里的人,就應該在某一個層次的用人單位進行就業選擇。一些名牌學校的學生,認為只能到某一單位就業,如果不能在這些單位就業就意味著就業失敗。這種誤區使他們忽視自己內心的需要,也不認真分析自己的能力現狀。
再一個是“舒適就業”問題。有調查表明,目前超過50%的學生,是利用自己父母的關系、朋友的關系去尋找工作的。還有很多同學,恨不得第一次去投簡歷,就獲得筆試、面試的機會,并順利簽下協議。他們希望很快就能成功,舒舒服服地就能找到一個好工作,不希望在就業中有多么的曲折。這種觀念,反映出缺乏主動出擊、吃苦耐勞、承受挫折的精神,會導致求職者在就業中因一次挫折而放棄下一次努力的機會,消極被動,怨天尤人。
2.加強對就業指導的宣傳和推廣
從學校到社會,我們都應該多些宣傳掌握好求職技巧的意義,甚至多些設立求職技巧的培訓機構,一方面可以增強人們掌握求職技巧的意識,另一方面又可以讓有需要進行求職技巧培訓的人們有培訓的場所。幾十年來都證明了中國的宣傳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如果能形成一種風氣,對成功求職和促進人們的社會行為都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我們閩江學院就設立了就業指導中心,定期和義務地幫助學生,指導學生,并開設了職業指導課程,系統地將就業指導從大學一年級起常抓不懈。這對于我院的學生,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3.對求職者展開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首先要進行心理測試或素質測試,必須以求職者自愿為原則。根據測試的結果,診斷求職者是屬于那一種心理現象,再進行科學的心理輔導。影響求職技巧正常發揮的心理常常有自卑、抑郁、焦慮、緊張等等,屬于消極方面的心理因素,我們要為他們重拾信心,積極面對,多些激勵;屬于心理素質方面的因素,我們應該向他們提出培訓建議和培訓方式,通過模擬實操,反復實習,消除焦慮、緊張的情緒,讓他們熟練掌握必要的求職技巧,最終達到順利就業的目的。
4.科學訓練求職者的求職技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們應該根據人的行為心理學特點,科學地訓練求職者的求職技巧,善于把訓練與養成結合起來,在訓練過程當中,要求他們多些自習、自視、自評和自我調整,使之轉化為平日的行為方式,令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求職技巧的現場發揮和促進成功求職有很大的幫助。
[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職業指導應用基礎[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9:150-161.
G64
A
1673-0046(2010)01-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