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開宇
(綏化學院漢語言文學系,黑龍江綏化152061)
“被+XX”式詞語結構模式分析
靳開宇
(綏化學院漢語言文學系,黑龍江綏化152061)
通過分析“被+XX”新舊兩種模式構成成分的組合規律,認為由于“被”的標記性使進入該結構的詞語語義增容,模式形成后由于詞語的超常搭配而凸顯了語言表情功能的實現。
被+XX;標記;結構特點;表情功能
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網絡媒體語言分中心、商務印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09”年度字詞網絡征集活動中,“被”這個新興的網絡熱字位列第一。一系列由“被”字組成的“被+ XX”式的詞語,例如“被就業”、“被自殺”、“被自愿”、“被小康”等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言語交際之中,以往人們更為熟悉使用的是“被字句”中“被”作為被動句式的標記功能,如今,由“被”字組成的一系列詞語結構模式以新的構詞形式出現,促使人們總結其中的規律性,為當前的語言事實作出理論闡釋。
“被”作為構詞語素的身份我們并不陌生,但是以往我們熟悉的“被+XX”(或被+X“)的詞語結構與現今流行模式不同。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收錄了由“被”字構成的常用詞語共有21個,分別是:被褡子、被袋、被單、被動、被動式、被服、被覆、被告、被害人、被里、被面、被難、被褥、被套、被頭、被窩兒、被臥、被罩、被子、被子植物[1]。這些由“被”構成的詞語以名詞形式居多,動詞只有“被覆”、“被難”兩例,形容詞只有“被動”一例。
在呂叔湘的《現代漢語八百詞》[2]里,總結了“被”的兩種構詞方式:
(1)跟少數單音動詞連用構成固定詞語,多指不利的事情。主要有:被迫、被捕、被圍、被殺、被囚、被控、被盜、被竊、被告(被告人)等。
(2)“被+動”跟少數名詞結合構成名詞。如:被除數、被害人、被選舉權、被剝削者、被壓迫民族等。
上例中,傳統的“被+XX(或更多成分)”結構模式構成的詞語多是名詞性的,如被害人、被除數、被動式,被選舉權、被剝削者等,其中“被”是先跟動詞語素組合,然后再與后面的名詞語素組合,最終形成的還是一個名詞性詞語。在這一詞語結構模式里,與“被”連用的兩個(或多個)構成成分的性質是不同的,但都是先有動詞性成分,最后再有名詞性成分。王振來將“被”的這一構詞功能稱為“被”的“準詞綴化”傾向[3]。
“被+X”組合能形成謂詞性詞語,例如被盜、被圍、被殺、被難、被覆、被動等,但是這類詞語在進入句子層面使用時多是不自由的,需要狀語或助詞的幫助才能組合成句。例如:
①飛機失事,乘客全部被難。
②山上被覆著蒼翠的森林。
③工作要主動,不要被動。
傳統的“被+XX”詞語結構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點,首先,構成的詞語多以名詞性成分居多;其次,結構中構成成分的語法性質不相同,所以組合的層次也是不同的,“被”先與動詞成分組合,再與名詞成分組合;只有“被+X”能構成部分謂詞性詞語,但是在句子中使用時多是不自由的,即便可以單獨使用也增添了整個句子古語的莊重色彩。
對“被+XX”詞語運用新興模式比較早進行討論的是沈懷興[4],針對“被吵架”這一看似違背常規搭配的詞語運用格式,他認為:評判一種語用行為是否規范,僅以其是否符合固有的語言規則是很不夠的,遇上違背常規形式的語用現象,應該進一步考查它所處的語言環境,看它在特定語境中的語用效果如何,然后評判它是否規范,而不能僅僅根據它是否符合固有的語言規則來評判。目前關于“被+ XX”結構的研究成果已經對該格式構成的成分[5]、詞義的形成過程[6]、詞語超常搭配體現的修辭色彩[7]這幾個方面進行了多角度探討,我們在總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新興的“被+XX”詞語結構模式的特點作出說明。
3.1 “被+XX”中“XX”的構成成分分析
通過在網絡上使用的例句和對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收集,新興的“被+XX”結構中的構成成分的特點與以往不同,分類如下:
(1)被+不及物動詞
被自殺、被就業、被自愿、被捐款、被失蹤、被增長、被結婚、被退休、被發燒、被痊愈、被覺醒、被吵架、被脫軌、被用水、被跳樓
(2)被+及物動詞
被代表、被統計、被錄取、被贊成
(3)被+形容詞
被和諧、被小康、被貧困、被開心、被腐敗、被幸福、被寂寞、被富裕、被滿意、被巧合、被高尚
(4)被+名詞
被潛規則、被心臟病、被噩夢、被全勤、被廣告、被精神病、被網癮、被艾滋、被慈善、被朋友
下面是網絡上使用“被+XX”結構的部分例句:
①2009年2月,江蘇省對南通市轄下各縣市的小康達標情況進行隨機電話民意調查。當地政府要求受訪群眾熟記事先統一下發的標準答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農村居民必須回答8500元,城鎮居民必須回答16500元。調查結果也很圓滿,南通市的居民著實“被小康”了一把。
②教育官員稱截至7月1日統計,2009年已有415萬高校畢業生落實去向,與去年同期相比就業人數增加44萬人,大學生就業率達68%。許多飽受找工作之苦的大學畢業生對這一數據提出了質疑,大呼:“被就業”了。
③單位同事結婚,往往只見一面得贏來一張請柬,去嗎,人又不太熟,且須要一筆不小的禮金,不去嗎,將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看來好多人是“被朋友”了。
④一款難產的游戲,500萬玩家“被寂寞”。目前魔獸世界游戲停服,處于審批階段。這也是目前玩家“寂寞”的來源?,F在網游養肥了,各方都想來管。我國的文化管理部門在網絡時代管理方式的轉變太慢,還是拿傳統的審批制管理新時代的新問題。
⑤女星最多的是“被結婚”,周迅、趙薇、范冰冰、董卿等無一幸免。
通過對以上例詞、例句的分析,我們發現新興的“被+XX”結構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詞語的構成成分之間關系比較松散,結合并不緊密,分開來也可以獨立使用;而傳統的“被+ XX”格式的詞語在使用上多已經結合緊密,所以一般很難分開。
二是與“被”連用的往往是一個經常使用的詞語形式,例如“結婚”、“就業”“增長”等,所以不存在與“被”結合先后的問題,也就是在結合層次上與“被”是同一層級的。這與傳統的“被+XX”結構模式具有組合先后的兩層次特點不同。
三是與“被”結合的不及物動詞、名詞、形容詞使用比例很高,而及物動詞比例較少,組合以后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謂語和定語。構成成分選擇的范圍比傳統結構大,能夠進入這一組合的成員更多了,但是多以不具備自主義的詞語為主,這也使該結構賦予了更突出的非自主性,被動性的情感色彩更加明顯。
3.2 “被+XX”結構表情功能的實現
我們知道,詞語本身只是一種符號形式,形式的價值在于我們對它賦予一定的社會意義,詞語負載的意義就是詞語的交際價值,也是它得以進入交際實現自身語言功能的前提。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看到這一詞語結構模式負載的語義變遷的路徑,原來進入該模式的詞語主要負載的是詞語的概念意義,如“被告人”、“被害人”、“被選舉權”、“被圍”、“被捕”等,雖然在詞語的語義中還有“不如意”、“蒙受”等“被”的隱含語義在其中,但是整個詞語在句子中使用時在語體色彩上還是具有中性色彩的,更多陳述了一種客觀事實,或者是做出客觀的稱名活動(見第二部分用例)。
在新興的“被+XX”結構詞語的使用中,除了這一詞語所負載的概念意義之外,更多是這一結構在語用效果上凸顯的一種強烈的情感性,我們把這一特點稱為“被+XX”模式表情功能的實現。所謂語言的表情功能指的是我們在運用語言時語言幫助我們實現的情感的抒發與宣泄的功能。在“被+XX”這一結構的實際使用中這一情感功能的實現是由兩方面因素制約的。
一方面,在這一結構中“被”是整個結構強勢賦義性的先導,是它的語義為整個詞語結構奠定了基本的感情基調,這就決定了進入這一結構的詞語都普遍具有了該結構賦予的一種被動性的感情色彩。
另一方面,能夠進入這一格式的詞語形式多是不及物動詞、形容詞和名詞,這些詞語本身不具備實義動詞比較明顯的自主性、可控性的行為特點,而是具有明顯的主觀性、自愿性,所以進入“被+XX”這一格式中,詞語自身的含義就與“被+XX”格式在語義上不相容,因為“被”的傳統搭配組合的格式是要具備比較明顯的“動作性的動詞”[8]。這一看似矛盾的組合就需要使用者重新調整進入該格式詞語的語義容量,使詞語符合該結構的需要,這些具備主觀性、自愿性語義的成分由于組合的分布關系而臨時獲得了“被迫發出該動作”的語義,從而完成詞語的語義增容。也就是當原本習慣上不進入該格式的詞語卻進入了該格式,這就使詞語通過超常搭配而臨時獲得了某一方面語言功能的凸顯,在“被+XX”模式里由于主觀性、自愿性的詞語形式與“被”負載的強迫性、被動性的組合凸顯了強烈的非自愿性、非主觀性特點,從而凸顯了語言表情功能的實現。
“被+XX”新興組合方式打破了傳統構詞習慣,這種不合常規的組合方式迫使進入該結構的詞語完成語義增容,最終達到順應標記詞“被”賦予結構體感情色彩目的,從而使該模式詞語在完成表述功能的同時凸顯了語言的表情功能。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61.
[2]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68.
[3] 王振來.“被V”和“被VN”及其詞匯化分析[J].漢語學習,2008(5).
[4] 沈懷興.從“被”一特殊用例說到漢語規范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
[5] 付開平,彭吉軍.“被XX”考察[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5).
[6] 李雪,邵平和.從“被自殺”看網絡“被XX”格式[J].語文學刊,2009(19).
[7] 周衛華,蔡忠玲.熱議“被+XX”結構[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09(10).
[8] 范曉.被字句謂語動詞的語義特征[J].長江學術,2006(2).
責任編輯:柳 克
An analysis on the lexical structure model of“bei+XX”
JIN Kai-yu
(Chinese Department,Suihua University,Suihua 152061,China)
Since the markedness of“bei”makes words add new meanings,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anomalous collocation of words shows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in the new structure by analyzing the components of“bei+XX”in the new and old models.
bei+XX;sign;structure characteristic;emotive function
H141.1
A
1009-3907(2010)07-0048-03
2010-05-05
靳開宇(1972-),女,山東章丘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語言理論及語言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