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凝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團委,湖南 長沙 410014)
新時期團學工作新思路初探*
陳 凝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團委,湖南 長沙 410014)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都對團員青年健康成長提出了殷切希望。加強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工作,更是黨中央對共青團提出的明確要求。2006年 6月 5日,胡錦濤總書記曾做出重要批示:“重視并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訓和實踐鍛煉是一件有深遠意義的事情,要注意總結各地行之有效的經驗,引導一大批優秀學生干部健康成長”。總書記的重要批示,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學生干部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進一步指明了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方向。在新的時代,如何探索新的且行之有效的團學工作方法,值得我們深思。
團學組織;團學干部;工作效果;工作思路
實踐表明,團學工作是一項與時俱進、持之以恒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號召,對于加快教育事業發展,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抓住這個良好的機遇,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激發斗志,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干事業,促進團學工作的改革與發展。廣大青年團員作為高校最活躍、最能動的因素,在高校改革發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廣大青年團員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高校改革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保障。
先進性是黨團組織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其全部戰斗力的基礎,也是青年團員加強自身魅力的永恒主題。
作為人才培養的最高學府,高校在各個時期為我國民族復興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青年骨干。隨著當前世界進入以高科技為主導、以知識為基礎、以思想創新為根本動力的全新發展時代,團學骨干作為高校里素質相對較高的群體,他們的魅力更加彰顯,他們不僅成為新時期黨團組織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生力量。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社會轉型效應嵌入高校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發展事實的背景下,當前高校的學生團建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團學骨干在組織同學、宣傳同學、服務同學等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升,學生團組織特別是學生團支部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的主體作用還不夠突出,學生團建工作上強調“縱向到底”的同時沒有全面地兼顧“橫向到邊”。因此,促使團學骨干先進性發揮的組織合力的探求,保持團學骨干先進性長效機制的創設,高校團建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機整合路徑的謀求,以及力爭做到組織覆蓋全體學生、活動惠及全部學生,成為當前深入推進高校基層團建工作創新這一行動中重大而且緊迫的課題。
漁網式 ,即“5+2模式 ”,校級 (團委 ,學生會 )——院系級——班級——寢室——小組。構建縝密的各級團組織,貫徹各級指令,形成迅捷有效的執行力,充分體現共青團組織“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
開放式,即在繼承和保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進調整和變革。共青團組織要擔負起團結帶領青年的歷史重任,組織建設是基礎和保障。高等教育的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對高校共青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各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團的基層組織是團的所有戰斗力的基礎,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學校團的建設的重中之重,放到重要日程上來。認真貫徹落實團中央、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共青團建設的意見》,按照“一體兩翼”的格局加強對學生會、學生社團聯合會的指導,延長團的工作手臂,增強團學組織的活力。要按照“黨放心、青年滿意”的標準切實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認真做好干部培訓工作,特別是要依托各級黨校團校加強對基層團干部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切實掌握團的基本知識和工作的基本方法,鍛造出一支政治堅定、素質過硬的團學干部隊伍。要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完善團學工作網站建設,充分發揮其作為團學工作的核心信息渠道和工作平臺的作用。
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組織一直有著“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因此,廣大團學干部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關鍵是要在學習中發揮好帶頭作用,親民勤奮、開放進取,率先做到“先學一步、多學一點、學深一點”,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自己,并用掌握的理論指導學習、指導工作,努力成為廣大青年大學生學習十七大精神的先行模范和思考的模范,成為廣大青年學生解放思想和與時俱進的模范,成為廣大青年學生勇于實踐和善于創新的模范,影響和帶動廣大青年學生做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從而在更大范圍內更好地引導、激勵青年學生發奮成才,為學校改革發展做出新的貢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統籌抓好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的各級人才隊伍建設。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當代青年的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高校各級團組織在培養品德優良、素質全面、專業過硬的青年人才隊伍方面有著優良的傳統,當義不容辭地做好新形勢下團學干部的培養。要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為契機,根據學校黨委的部署,立足于和諧校園建設,著眼于學生干部的素質能力,切實抓好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加強以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的素質培養。高素質第一位的就是思想政治素質,沒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我們就會在錯綜復雜的現實中走彎路。狠抓團學干部素質培養,當首先抓思想政治素質。二是要加強能力的教育培訓。作為團學干部要訓練多種能力,至關重要的就是領導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其次是親和力和號召力。如果沒有這些能力或能力較弱,我們就很難在學生中開展工作,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三是要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實踐鍛煉。如“區校聯建”、“進社區”和“三下鄉”社會實踐以及青年志愿者行動等,對于參加的團學干部而言,就是一個個鍛造素質能力的良好平臺。同時,團學干部的崗位本身就是一種實踐鍛煉。廣大青年學生干部應珍惜機會,熱愛崗位,從細微處入手,從身邊做起,用熱心、愛心、責任心在這個來之不易的崗位上錘煉品格、提升能力、升華思想境界。四是要深入學生開展調查研究。團學干部來自于廣大青年學生,在學生中具有先天的親和力,在反映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另外,要注重狠抓落實,務求實效。我們培養團學干部,關鍵是要培養他們開拓創新、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作風,引導團學干部既胸懷理想,又腳踏實地;既有遠大的抱負,又有很強的動手能力。這樣的團學干部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受到社會的歡迎。如果能在一批批團學干部的成長道路上打上烙印、留下痕跡,那就是共青團組織為團學干部和大學生健康成長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也就是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到了實處。
共青團工作是社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也必然是新時期團工作的一個鮮明的主題。因此,團組織必須在創新共青團工作的原則指導下,在實行觀念創新、組織創新、領域創新、服務創新的同時,還要反映時代步伐、體現學校特色。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自其成立之日起,就始終圍繞著黨的工作中心開展工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改革開放不斷進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共青團的工作也應該順應時代,找準方位。“共青團工作路在何方?”這一直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團學干部所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要正確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委作為高校中的基層團組織,更應該在校園文化建設、服務同學、培養黨的優秀后備力量中,堅持思想的解放,不斷學習黨的發展中的理論知識,教育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改革創新團學的組織活動機制,讓共青團發揮應有的作用,為創建和諧校園文化生活、為推動高校的和諧發展而努力。
(責任編校:簡子)
G647
A
1008-4681(2010)06-0130-02
2010-09-06
陳凝 (1983-),男,湖南 長沙 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團委講師,博士生。研究方向: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