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英 (邢臺金牛玻纖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邢臺 054001)
淺議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內涵與深化
○姚麗英 (邢臺金牛玻纖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邢臺 054001)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降低成本是企業管理工作中永遠的主題,而企業的成本控制主要體現在管理方法和技術革新方面,這也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本文主要對企業在成本控制與管理方面的深化和創新進行探討,以期望在實踐中對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成本控制 管理深化 管理創新
在當前的市場競爭機制下,大多數企業進入了微利潤時期,傳統的“節能降耗”以及單項成本管理等相對簡單的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環境下市場經濟的發展的需要,企業很難單純地依靠提高價格的方式來獲取凈利潤。于是,加強現場管理,提高企業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手段成為企業的首選。
本文將從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對象、目標、環節等方面對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內涵進行闡述,并結合企業現場管理的控制手段進行分析。
1、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對象
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對象是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相關的所有資金耗費,它不僅包括與財務會計計算有關的歷史成本,也包括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所需要的現在與未來成本;不僅包括企業內部價值鏈內的資金耗費,還包括在本行業價值鏈整合中所涉及的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資金耗費。
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對象最終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資金流出,而對于每個企業的成本管理系統來說,成本管理的對象是不相同的。對于傳統的簡單加工型小企業,其成本管理的對象大都限定于企業內部所發生的資金耗費。而對于自身處于激烈競爭行業的大型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企業必須關注本行業競爭對手與潛在的利益相關者,所以其成本管理對象便打破了傳統企業的界限,所有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相關的資金消耗都可以成為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范圍。
2、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目標
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基本目標按照不同層面可分為總體目標與具體目標兩方面內容。
第一,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總體目標在于為企業的整體經營目標服務,主要包括為企業相關利益者提供各種成本信息以供其決策、利用各種經濟技術和組織管理方法控制企業的成本水平。在不同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總體目標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競爭性較強的行業環境下,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總體目標是依據競爭戰略而制定的;在成本領先戰略的指導下,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總體目標是追求企業成本的絕對低水平;在企業差異化戰略思想的指導下,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總體目標是保證企業產品、服務的差異化,并且通過技術革新、改進現場管理方法來實現對產品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控制,以此實現成本的持續性降低。
第二,成本控制與管理的具體目標是為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以方便決策。企業的成本控制與管理人員利用相關的成本信息,進行成本差異分析,以此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并且促進管理人員采取相應的改善措施。
3、成本控制與管理環節
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環節主要有成本規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以及業績評價四個方面。企業的成本規劃是依據企業發展戰略以及所處的行業環境而制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企業成本管理做出的規劃;成本核算環節是成本控制與管理的信息基礎;而企業成本控制則是利用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選擇采用相應的技術手段來降低企業成本的一系列活動,如強化企業現場管理水平,注重對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的把握;企業的業績評價是對企業成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效果進行的評估,其目的在于結合企業現場管理的相關改進方法,制定更為合理的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規劃。
1、深化成本控制與管理成為企業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傳統的成本控制管理往往只注重現有產品的節能降耗,這就使得成本下降空間極為有限,造成企業成本與利潤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于是常常出現老產品虧本促銷而新產品高價難銷的局面,這也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只有加強現場管理的質量,采用科技驅動的方式不斷加強技術創新,通過企業新產品研發、產品設計優化、運用新材料、創新工藝技術、改進設備技術、提高員工素質以及采用信息化管理等措施,來實現成本管理方法的科學化,并且要與現在的生產技術進步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就會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框架體系。
2、企業科技創新成為擴大利潤空間的重要途徑
企業在產品生產與設計方面的科技進步與創新是不斷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企業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必須加快產品創新步伐,提升企業技術水平。科技驅動型成本管理成功的核心在于,企業通過產品創新可以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以此來推動創新活動的繼續投入與發展。所以,企業在實施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時候,要格外強調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市場導向,要采用科學的產品開發規劃以及相應的預算制度,通過不斷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建立起以科技驅動為企業核心的成本控制與管理體系。
3、企業生產組織形式趨于現代化,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化
現代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的重點在于將企業各種生產要素進行有機結合,勞動密集型企業向技術型轉變成為一種趨勢。企業在現場管理、物流管理等環節中更多的注重信息化管理,企業也有傳統的成本控制管理向信息化組織生產經營轉變,企業更多的是加強對營銷、開發、制造、銷售環節的現代化成本管理,并以此來實現企業資源配置的合理化。
1、企業成本管理理論與內容過于僵化
一些企業常常只注意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卻忽視了物流供應過程以及銷售過程的成本管理;只是注重企業投產后的成本管理,而忽視了企業投產前產品設計與生產要素合理組織方面的成本控制。還有一些企業的事前成本控制管理薄弱,成本決策不規范,往往造成事中以及事后成本控制管理的盲目性。
2、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方法過分依賴成本會計系統
許多企業在成本控制與管理中過分依賴成本會計系統,這樣的做法不能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控制管理的需要。傳統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統沒有采用多元化的成本控制方法,使得成本控制管理變為單純地為降低成本而進行的控制,這樣就難以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決策準確的信息,而相關的信息更難以深入反映整個企業經營過程。這種片面的成本管理方式不能提供企業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往往會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與實現。
3、相關的企業成本信息失真
許多企業的成本核算系統是基于業務量是影響成本的惟一變量這一假定而建立的,企業成本的核算過程過于簡單。對于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這種簡單的成本核算系統常常會扭曲產品成本,給企業傳遞錯誤信息。
1、精益現場生產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改進首先體現在生產制造領域的降低成本的活動,其目的在于通過徹底排除企業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各種浪費情況。精益生產成本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改進現場管理手段,改進制造技術。企業管理人員可以結合現場管理中的5S理論改進管理手段,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與此同時,企業要改進制造技術,對現有的設備、材料使用和零件等進行技術革新。
第二,依靠精益生產,消除生產中的浪費行為,進行精益生產成本管理。企業精益生產的成功實現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積極配合與支持。企業的團隊活動與全體員工的自覺化是企業精益生產方式實施的重要保證,精益現場管理不但要求生產技術的自動化、生產管理方式的現代化,而且還要求要求企業員工行為的現代化與規范化。
2、精益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占企業供應鏈成本的比重比較高,這在制造業和倉儲業中表現的更為突出。企業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運輸成本、存貨成本、倉儲成本以及相關的管理費用等。企業在保證客戶價值需求的前提下,可以追求物流成本最小化,這就是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的最終目標。精益物流成本管理要求以客戶為行為中心,從客戶的立場出發來確定自己的行為。要對物流供應鏈中的采購、產品設計、制造以及分銷環節進行細致分析,及時創造以客戶為導向的驅動價值,以此來達到物流成本的精益化管理。
3、構建高效的企業組織機構,降低管理費
企業要有效地控制管理費用,就需要構建起合理高效的組織機構,一些傳統的企業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企業自身的組織機構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實現企業組織管理體制與企業經濟行為的匹配。企業結合經濟發展而不斷進行的組織機構調整,也可以保證企業的高效的運轉。從成本控制角度分析,構建科學的組織管理體制,需要使企業的財會部門與企業供應、生產、銷售、技術等業務部門在企業目標上保持協調一致。
4、運用現代營銷手段,降低銷售費用
企業要打破傳統的營銷觀念,要善于運用以多元化消費者為導向的需求營銷手段,要思考什么樣的產品最終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現代產品的需求,不僅僅體現在功能用途上,更多的是質量、款式以及價格上的滿足。現代企業在營銷過程中需要深入細致地進行相應的市場調研,充分運用現代營銷手段,構建多元化的促銷渠道,以此降低企業的銷售費用。
5、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當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企業管理者要善于運用LOTUS、EXCEL等電子表格軟件進行表格處理、圖表統計以及數據庫的創建與管理等。這些計算機技術在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中充分體現出靈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利用這些軟件可以幫助企業成本控制管理人員更快捷地對企業成本進行預測分析。
因此,深化企業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加強企業現場管理以及不斷革新生產技術可以更為有效地降低企業成本,這些方法從本質上決定著企業競爭力的強弱,這也是現代企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1]張旭: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研究[J].商業文化(學術版),2008(10).
[2]樂艷芬:試談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變革[J].上海會計,2008(2).
[3]黃啟國:試論企業成本控制[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8(3).
[4]孫偉:淺談企業成本控制與效益[J].中國集體經濟,2010(8).
book=26,ebook=201